她回来了。双方都大吃一惊。
母亲赶紧过去,想接过女儿手里的东西,一边很小心地问道:“不是……明天回来么?怎么…….”
她没有理睬她,手里的东西咣当掉在地板上,一副美丽的眼睛却死死地看着健泉,半天没有出声。
一会儿,那眼里充盈了泪水,嘴唇微微地颤动,然后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原来——你是设计好的!”说完转身,噔噔噔噔上了楼。
她母亲和健泉面面相觑。她说了声“你赶紧走吧”,便匆匆随女儿上楼。
健泉关门的一刹那,心里想:到此结束了。
以后的局面印证了健泉的这句心里话。
事情是偶发的,但偶然之中也蕴含着必然。
本来是说好第二天傍晚回家的,但那家科研单位临时有接待任务——第二天有中央领导同志来视察,于是匆匆结束学生的活动,当晚把他们送回了市区。
回到家见老师居然在自己家里,而且和母亲还有如此的亲密举动,一种被欺骗的感觉顿时涌上心头。
对于健泉,她有着无法说清的感觉,这一感觉随着她年龄的增长逐渐地弥散开来,越来越浓,越来越浓。那种感觉已不是如同两年前那对自己父亲般的飞速一吻——只要在课堂上见到他,她就会感到心头如被电流熨过一般。奇怪的念头不时在她的心中升起。
然而现在,她目睹了他和自己母亲发生的一切,她惊愕了,她震颤了,她不能接受眼前的事实,她不愿相信自己已经把他刻在心里的人是一个骗子。
健泉有口莫辩。凭良心,他在推荐她去参加这个活动时压根没想到她母亲会有这个安排。而他更没想到的,是她对他的这份朦胧情感——健泉在她进门后的眼神里彻底读懂了。
健泉没有功夫去想着如何辩解,也没有功夫去解析她的这份情感。他只是担心。他担心她会因此而影响学业和高考,还有两个月,关键的时刻。
他决定终止和她母亲的关系,为了她。
她母亲觉得在女儿面前颜面扫地。本来把健泉叫来,确实有事情要告诉他。女儿最近又盯着她问父亲的事,说是在网上看到有人揭露本市的一件大案,与父亲的局里有关。她口头上对女儿说不去管那些事,然而仍不免有点担心。她想求助健泉,又因为不想让那份担心败坏和健泉相会的心情,就把话咽了下去。
如今,女儿完全和自己冷面相向,形同陌路。她唉声叹气,不知如何收拾这个局面。
健泉的决定对她来说犹如雪上加霜,她含着泪在电话里答应了。她祈盼这样能使女儿解除心结,一门心思读书,顺利高考。
那晚,她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任凭母亲在门外苦苦地敲门。
第二天,她没有如常起来——病了三天。
母亲急坏了,忙前忙后,精心服侍,焦头烂额。
总算,第四天,她起来了,上学了。
来到学校,她没有答理健泉对她的关心,默默地坐在教室里,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两个月后,高考开始。
又一个月后,她接到通知,考入了一个二流大学。
健泉不胜痛惜,他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尽管自那以后她对他冷若冰霜,但他还是处处关心着她。她表面上一如既往,复习迎考,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和同学们正常交往,在公众场合叫他老师。而一旦单独相遇,她便沉下脸,或是转身避开,或是低头擦肩而过。健泉无奈,只得任其自然。
健泉想去她家劝慰一下,但家门紧闭。邻居告知,母女俩外出旅游去了。
健泉悻悻而回,他无法联系她们,因为他知道,她母亲的手机已经换号。她断绝了和他的一切来往。
新学期开学,健泉又接了一届新高一。家访时有一天正好路过,想去她家打听。但开门的却是一个不认识的女人。
她家搬走了。
在今天拜读,更有意义
回复 @心葵: 谢谢心葵!
今日拜读更有意义,期待
情节展开,时光穿插,主人公以课文打开学生的心灵。迟迟交来的作文搅动的是读者殷殷的期盼,而作者却戛然驻笔,好精巧的构思啊!
情节展开,时光穿插,主人公以课文打开学生的心灵。迟迟交来的作文搅动的是读者殷殷的期盼,而作者却戛然驻笔,好精巧的构思啊!
小说描写的故事和细节都是作者自己的生活体验的影子吗?好丰富啊。赞一个。
今天一口气看完九章,文采奕奕!生动感人!怪不得会被首页推荐。期待后续。
很多年不看小说。《七七级》也只看一半。这次一定看下去,看完它。期待。
很多年不看小说。《七七级》也只看一半。这次一定看下去,看完它。期待。
简练的笔法,清晰的思路。确实好文章!赞!
又看到老同学的美文!谢谢你的精神食粮!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