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健泉接了一届新高一班级,担任班主任。
开学前,如同以往一样,家访,谈话,熟悉学生情况。
一见面,她就给他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大凡考进这所中学的学生,都会为自己的幸运高兴、得意、陶醉。于是健泉第一次的家访谈话总是千篇一律地告诫,不要骄傲,继续努力,进了这所学校,竞争激烈,不进则退,诸如此类。老师谆谆,学生诺诺,如此而已。
到了她家,第一落入他眼帘并让他吃惊的是,她的左袖上缠着黑纱。
健泉记得她的学籍卡上记载的是,父亲,某局机关的办公室主任;母亲,某公司的销售。蛮不错的家庭。
进了门,只有她一人。健泉注意到了墙上镶着黑框的中年男子的遗像。难道,是她的父亲?
她注意到他的惊讶,但似乎有意不予理会。她给他倒了一杯茶,很有礼节但并不谦恭地请他入座。她的表现使健泉更加暗暗吃惊,一个才将进入高中的孩子,第一次见到老师表露得如此淡定,还没见过。何况应该是又刚刚经历了一场重大的家庭变故。
健泉谨慎地问了两句,确定了墙上的遗像是她刚刚去世半个月的父亲。
去世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个疑问很正常地在健泉的脑子转了好久,但他还是采取了很委婉的提问:
“你爸爸……他身体不大好?”
“没有。”回答十分简练。
这使健泉更加疑惑,车祸?还是什么突发事故?
抑或是她看出了健泉的疑惑,抑或是她不愿意再多说什么,没等健泉开口,便先说道:“老师,谢谢您的家访,我知道我们学校竞争激烈,我不会骄傲,我会继续努力的。”
健泉哑口无言,她的这番话把他家访的中心思想提前概括了,而且又隐含了明显的送客令。
第一次见面,健泉感觉她的眼睛里有一种不可名状的东西,平静里夹杂着忧伤,忧伤里透出冷淡,冷淡里有一股火热的勾摄力,如果是成年女子,足以征服任何一个男人。
健泉失败地离开了她家,但心想,还得找她母亲了解一下情况。
她母亲工作十分繁忙。联系了好几次,才约定了时间。
这天她来到学校。
清秀、淡雅,得体的服饰,得体的谈吐。母女俩长得很像,或者说,母亲就是二十年后的女儿。健泉觉得唯一不同的是,母亲的眼睛里没有那种定力,取代的是一泓清水般的柔和。
从母亲的口里,得知了她的一些情况。母亲说她从小聪慧好学,在学校里一直是学生干部,得奖无数;可就是性格强硬,自有主张,且那张嘴犀利不饶人,一点都不像他们夫妻两人。
至于健泉极想了解的她父亲去世的原因,她始终语焉不详,似乎讳莫如深。
在今天拜读,更有意义
回复 @心葵: 谢谢心葵!
今日拜读更有意义,期待
情节展开,时光穿插,主人公以课文打开学生的心灵。迟迟交来的作文搅动的是读者殷殷的期盼,而作者却戛然驻笔,好精巧的构思啊!
情节展开,时光穿插,主人公以课文打开学生的心灵。迟迟交来的作文搅动的是读者殷殷的期盼,而作者却戛然驻笔,好精巧的构思啊!
小说描写的故事和细节都是作者自己的生活体验的影子吗?好丰富啊。赞一个。
今天一口气看完九章,文采奕奕!生动感人!怪不得会被首页推荐。期待后续。
很多年不看小说。《七七级》也只看一半。这次一定看下去,看完它。期待。
很多年不看小说。《七七级》也只看一半。这次一定看下去,看完它。期待。
简练的笔法,清晰的思路。确实好文章!赞!
又看到老同学的美文!谢谢你的精神食粮!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