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超限战》
《孙子兵法》人皆知之,而继此之后又一次赢得国内外军界叫好的中国兵书,便是这本由空军大校乔良、王湘穗合著的《超限战》了。这本书初版于1999年2月,再版于2005年9月。我读的是再版第3次印刷精装本。该书第一版在一年内就连续印刷10次,并且美国也出现了盗版,这是不同寻常的。现在这本书已经有了日文、法文、英文、意大利文等多种文字版本,意大利陆军上将米尼在《超限战:第四“福音书”》一文中称之为“名著”。美国的一些军校,如海军学院,将该书列为课外必读书。
作者在日文版序中承认,本.拉登“基地”恐怖组织对美国的“9.11”袭击被该书不幸言中。因为这本书中明确指出:新恐怖主义将成为21世纪初叶人类社会安全的主要威胁,任何国家力量,无论其多么强大,都难以在一场无规则的游戏中占上风。这本书所谓的超限战是指:非职业军人,使用非常规武器,针对无辜平民,在非军事意义的战场,打一场超越军事领域和界限的战争。而新恐怖主义实施的便是超限战,例如袭击美国的“9.11”事件。
这本书中认为:战争已经被改变了。传统战争有三个基本要素:军队、武器、战场。在上世纪的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中,战争已经渗入了新的因素。而金融大鳄索罗斯对东南亚的金融攻击、邪教奥姆真理教在东京地铁施发沙林毒气、本.拉登“基地”组织对美国的“9.11”恐怖袭击,已经让人们感受到新的超限战的威力。而更多的政治暴力、经济暴力、技术暴力,正以复杂、隐蔽、微妙的方式入侵,事实上成为超越传统军事界线和限度的战争,即超限战,强迫敌方接受自己的利益。
与传统战争要素相比较,超限战有根本性不同:一是非职业军人成为主角,呈现平民化特点,譬如脸谱网的电脑操作者,金融大鳄索罗斯。二是武器概念向广义发展,出现“慈化”倾向,譬如精杀武器、非杀武器,并且任何能够达成目的之手段,譬如制造股灾、电脑病毒、抖露丑闻,都可以成为超限战的武器。三是战场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的地理空间,而向技术空间拓展,譬如网络空间、纳米空间,只要在任何地方使用任何手段向任何目标发动攻击,战场便无处不在。
传统意义的战争形态尽管有了新的发展,譬如产生了信息战、精确战、联合作战、非战争军事行动等,但超限战却提出了更加广谱、宽频的战争理念,即非军事战争行动。其中包括了贸易战、金融战、新恐怖战、生态战、心理战、走私战、媒体战、毒品战、网络战、技术战、资源战、文化战、经援战、虚拟战等25种以上新的战法。该书作者认为:正是手段的多样化,放大了战争概念,并进而放大了战争活动的领域。
该书认为:最强大的国家往往敌人最多,所受威胁也最多。并且认为:现代国家的安全,远非一支军队可拱卫,需要将军事和非军事两大领域间所有维度、所有手段组合起来,采取战争的“大战法”。这种战法与传统战法的不同在于,具有超国家、超领域、超手段的方式。该书作者认为:对付无规则的敌人,最佳战法肯定只能是突破规则。譬如美国运用黑客寻找查封本.拉登的银行帐户,切断其资金来源。
该书分析了传统战争的胜律,认为是黄金律和偏正律。指出与传统战争胜律不同的超限战的胜律应当是:超限组合。其中包括了超国家组合、超领域组合、超手段组合、超台阶组合。前三种组合好理解,后一种组合需要略加解说。传统战争规模包括三级:战争、战役、战斗。与之相适应的战法为战略、战艺、战术。而该书作者指出,在超限战中,战争规模可分为四级:大战、战争、战役、战斗。与之相适应的战法为战策、战略、战艺、战术。并且在超限战中,往往会出现跨台阶的广谱性、隐蔽性的攻击,使用战术级手段,也极有可能达成战略级威胁,譬如本拉登袭击美国的“9.11”恐怖行动。
该书为超限战提出了若干原则,包括:全向度、共时性、有限目标、无限手段、非均衡、最小耗费、多维协作、全程调控。这些原则显然与传统战争原则不同,譬如法国富勒在《战争指导》一书中提出的传统战争原则:进攻、机动、奇袭、集中、保护。作者引用美国的乔治.凯南的的话:原则是行为准则,但不是绝对准则。并进一步引伸为:没有必胜的原则,只有必要的原则。
本.拉登“基地”组织对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使得世界对这本书的认识发生了新的转变。此前,一些评论认为,这本书是针对美国,表达出一种恐美与仇美情绪,是向不发达国家传授对美国展开全面战争的方法,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部求助于使用金融、计算机、经济、生物、化学以及恐怖主义等工具的战争手册。此后,评论意见发生逆转,认为此书可以令人获得反思和革新启迪,可以有助于人类冲破传统的对抗游戏。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美欧发达国家的军界最先认识到这本书的价值,譬如第一本该书的英文版是在美国中情局资助下由美国的汉学家完成翻译的。而美国海军学院在请求印刷该书的信中明确表示:我们认为,这些资料对我国军人与非军人的军事专业学习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美国是一个善于创新战法的国度,许多新的战争理念,譬如不对称作战、超视距战法、空地一体战等,都是由美国创立并率先适用于战争接受检验的。一个注重创新的头脑,肯定会注意相关的创新,这是铁定的规律。反之,亦然。
这本书使用的资料大量是西方的出版物,尤其是美国的出版物,但却创新了许多概念,书后附有概念创新表,有82个之多。尽管该书使用的出版物并不新鲜,但却能从这些资料中得出新的观点,并以这些出版物的资料作为观点的支撑,能够让世界军界为之震动,这绝非易事。这也说明:一个善于思索的头脑,也善于创新观点。在我看来,观点创新十分重要,能够启迪人们换个视角看问题,从而更新观念。这本书中有关超限战的新观点,其影响力不可小觑。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