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熊孩子的困境与梦想

  郭益明的父亲郭九贵是附城一个集体工厂的老技工,母亲张火娣既没什么文化和技能,没什么主见,生活能力比较低,平时东一锄西一掘的找点活干,钟点工、临时工、月嫂什么都做,为人自私、目光短浅,性格乖戾智商又低。一家三口不知怎的就越过越差,别人都慢慢把家当添置房子整好,自己还是五十年不变的样子,加上又没怎么打理,整个家就这么寒碜:家徒四壁、乌烟瘴气。

  要说张火娣怎么个自私乖戾?这是有科学根据的。

  坊间都有这样的传闻,说两夫妇回娘家过节,带回来的腊肉和菜干,都不能算作夫妻共同财产,那张火娣也做得出,把那些私人固定资产------老妈腊肉藏起来慢慢吃。

  当然这都是传闻未必当真。

  但是有一件事却是千真万确:从村里面分得一箩甜柑,那女人就瞒着父母偷藏起来,也不知怎么化整为零瞒天过海的手段,带回了家藏了起来,父母和丈夫都没察觉,后来父母知道有村里甜柑分,去村里面追讨才知道女儿拿了。那时候一箩筐水果的珍贵程度,不亚于现在一台最新款水果手机。所以两老就怒气冲天连夜杀了过来,张火娣一口否认,郭九贵大声作证。两老也不多话,直接叫孙子过来问话,郭益明那时才三四岁的样子,听到外公外婆说“讲出来有甜柑吃”,当即就把挂在阁楼半空的一个纸箱给指证出来,一边哭的哗啦哗啦:“妈妈收起来自己吃,不给我吃”。

  打开一看,都剩没多少了,还有些烂了的。

  这可不是编的,当时两老呼天抢地,郭九贵暴跳如雷,张火娣则恼羞成怒抄起扫把把儿子狠打,吵得天翻地覆,房子又窄小,厂宿舍区很多邻居都有在场看热闹,都可以作证。

  至于郭九贵,他的智商和个人能力其实不差,又爱琢磨,什么技术活难不倒他,早早就成了厂里的老骨干,干活绝对是一把好手。

  错,就错在一张嘴上。

  一是嗜酒如命无酒不欢。无论在家里、酒楼、大排档,没钱时候路边小摊弄包花生米蹲着也能喝一宿。为人又豪迈仗义,往往弄得家里有上顿没下顿。没饭开、欠费停电停水,都已经是常态。

  更麻烦的是那郭九贵除了能喝还非常能说,天马行空嘴无遮拦经常得罪人,酒喝多了更是惊天地泣鬼神地骂人,偏偏一身侠气又感觉怀才不遇,极端蔑视权贵,造成的恶果就是身边的朋友、同学和单位中什么稍微得力的人马都被他得罪光了。听了他的声音,李逵和程咬金之类的人物,做土匪时候是好兄弟,做了官都要绕道走,要不然一定被郭大侠骂死。

  单位见他技术过硬又有一定能力,也曾有“变害为宝”、提拔他做管理层的打算,可是他在下面呆惯了,平时见到干部过来车间,都带头和大伙明嘲暗讽,“狗来了”、“周扒皮今天挺神气哦”诸如此类的起哄惯了,骤然叫他转换角色做管理,一时拐不过弯,很霸气、很鄙视的地把人家骂了一顿,还以此作为谈资,绘声绘色、神气十足的炫耀了大半辈子。

  同期一起入职、甚至后来进厂的,渐渐都有好些成了中层甚至高层的领导。别人独当一面呼风唤雨时候,郭九贵还在为一毛几分的加班费和别人争得面红耳赤。

  过些年,单位不景气要裁员。但凡一个单位要裁员,首先要裁的永远不是那些蠢的懒的,而是平时爱瞎闹喜欢唱对台戏的那些角色,所以,讨论开除辞退名单中第一名就是郭九贵。

  郭九贵听到风声跑过去厂办质问,一句话就被打败了:屡次喝醉酒硬闯厂区,弄坏了劳动工具,报废了多少多少原材料……

  不思进取、与社会主流对立,落到这样情形也是情理之中。

  摆在面前是两条路:要么拍拍胸口,义无反顾的走人,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要么低声下气委曲求全看看有没机会扭转局面。

  郭九贵几天没睡好,一番挣扎之后,终于想通了,一摔酒杯站起来一声吼叫: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要有志气,要有骨气……

  这句话怎么听着感觉有点迷糊,不知道郭大侠葫芦里面装什么药,到底是要闹哪样嘛!?

  有时候高人的思维凡人是很难理解的。

  第二天,下班回家,郭九贵沐浴更衣,从经典名牌蓝白走私袋里面翻出西裤、衬衣和领带,虽然皱巴巴还有一股中世纪古董的尘土的味道,郭九贵也毫不介意:最重要人够帅!

  出门在路边买了几只萝岗橙,走到一半,发现苹果更耐看,就又买了四只。一面念念叨叨“四平八稳,四平八稳”一面将先前买的橙子化整为零分散放到几个口袋,整理一下,虽然鼓鼓囊囊,倒也不是很碍眼。

  走了几步,觉得苹果貌似有点不够分量,就又加了两只,凑成六只,然后酝酿感情熟习台词,勉强堆起一丝媚笑,磨磨蹭蹭来到了他昔日的徒弟,今日的副厂长------金成贵的家门口。

  门没有关,却黑魆魆的。 郭九贵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就一时犹豫、进退两难。

  因为他一直纠结于怎么称呼对方,就打算见了人,打几个呵呵熟悉一下再说。喊“金厂”嘛,又缺乏铺垫没有习惯;喊名太生分了不利于开展话题,以前做师徒时候互相喊阿贵喊得够亲热的,后来徒弟换岗换位,越来越有“背叛”阶级感情的倾向,郭九贵就处处冷眼相对,甚至有时候故意丢难贬损,没有想过自己竟然沦落至此,要来求徒弟来了。

  这时候金成贵刚吃过面,黑着灯在竹躺椅上想着股灾的惨痛心事,见到门口有个影子在东张西望,也不讶异,做领导的就这样,经常有人怀着各种目的登门造访,都习惯了。遂起身开了灯。看到来人便知郭九贵无事不登三宝殿, 让了进来,坐回去躺椅上,一摇一晃一边发问:“郭大师傅什么风给吹来了?”

  “这个……金……金厂,我的情况您也知道,我在厂也好多年了……”,郭九贵吞吞吐吐语无伦次。

  “郭师傅是元老了,技术又是最过硬的,不用担心,厂里面会认真考虑的!”金厂倒是爽脆,一句话就让郭九贵的心放了下来。

  倒是金厂长夫人,在郭九贵一走就一五一十数落郭九贵的种种不是。

  金成贵叹了一口气,也懒得理会,打开电视看他的战争剧。

  一则顾念着师徒情谊,二则看到郭九贵头发已经斑白的样子,显得那样潦倒,金成贵还是动了恻隐之心,而且他不止一次听郭九贵在哪里吹:他儿子和海刚、郑素英的女儿是同学如何如何,金成贵就忘了之前种种不快,就算看在海刚和郑素英的面子上也要帮他一把,金成贵并不是与海刚夫妇有什么交情,而是一直非常仰慕这一对传奇夫妇,仅此而已。

  在会务讨论的时候,替郭九贵说过几句公道话,分析了好多优缺点,突出了他技术好、爱厂如家的特点,又保证郭师傅以后一定会服从领导如何如何。

  大家见到有人出面,也就不好再说什么。

  金成贵一片好意,结果事情还是毁在自己手里。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金成贵答应帮忙,却忘记要和郭九贵彻底洗脑,约法三章。

  那郭九贵也没想到自己有什么不对,只是觉得是被小人陷害而已。

  依旧大大咧咧我行我素保持着他强悍的“英雄本色”。

  于是在一晚宿醉之后,在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候,竟然就旷工了,组长找上门来,一言不合打起架来。

  其实那组长一直被郭九贵各种冷嘲热讽从中作梗,早已怀恨在心,这下是秉公办事顺带找茬的,反映到厂部,金成贵就再也没吭声了。

  所以郭九贵在英雄榜上,“选秀状元”的宝座,从此稳如泰山,即使蓝翔学校的挖掘机再怎么牛,开过来都绝对挖不动。

  郭九贵只好拿了一笔补偿款,灰溜溜地卷铺盖走人。

  金成贵无力回天,有点惭愧,就叫郭九贵平常比较亲近些的徒弟,约了吃顿饭,算是告别过去,迎接新生活。

  郭九贵带着一肚子晦气来到酒楼,坐下就开始骂人,金成贵一边听着听着,发现那郭九贵骂半天拐弯抹角就骂到自己头上了,气愤得说不出话,起身摔门而去。

  其它人看到金厂都跑了,这郭酒鬼喝醉了哪个管?与其坐以待骂,不如回去车珠子!稀稀落落走着走着就剩下郭九贵一个!

  郭九贵已经够苦了,这下就忍不住心酸,一边哭一边开啤酒瓶,人倒霉起来,连开酒瓶都能伤到手,一下子满手鲜血,也不管,也不让服务员管,顾自痛哭畅饮。

  喝完那几瓶啤酒,再上白酒,也不点菜不点饭,净喝了!一边喝酒一边骂一边哭,服务员劝了几次也被骂走。

  喝着喝着,就喝出事来了。

  那酒楼包厢,只是彩色磨砂玻璃间隔,隔音非常差,这一哭一闹就把隔壁的一伙人惹恼了。

  把玻璃门一阵乱拍,也不等回话就硬闯了进去,看到郭九贵满手是血,倒也楞住了,几个人问明缘由,也不多计较,劝勉一番,碰了几杯酒,又回隔壁拿了一瓶老茅台半盆酱肉过来。

  郭九贵号称酒鬼,却从来没喝过如此甘纯的美酒,一入口就知道是好货,再看看瓶子就不知说什么好。

  忽然就觉得人生原来如此美好!

  再看看自己,一直喝着劣质酒,抽着劣质烟,过着劣质的生活,根本不成人样了!

  以后不能这样下去了!

  觉悟了那么几分钟,又埋下头,继续叫酒喝!

  小地方就业机会本来就不多,郭九贵年龄有一把,又是驰名商标,失业后,一直没找到稍微稳定的工作,眼看补偿金都快花完了,才放下老脸,做了一份值班门卫的工作,经常住在单位值班。

  他老婆火娣依然四处谋生,多半时间住人家里面做长工。家,对于这一家三口来说,已经是似有似无的一个概念了。

  生存在这样环境的家庭,郭益明小小年纪就形成了独立大胆、自私自利的性格,具有超强的生存能的力,而且小家伙承袭了乃父的逻辑思维能力,看问题有独到的眼光,这是很多人都极其缺乏的。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郭益明小小年纪就要为饿肚子发愁。别人孩子买奶茶可乐喝一半扔一半的时候,他只有看的份,自己的父亲有可能在哪一处角落烂醉如泥,母亲又不知在哪个村镇做散工,不挨打已经是万幸。

  郭益明早就习惯自己照顾自己,家里有米有水电还好说,自己电饭锅煮了饭胡乱伴点腐乳酱油什么的;要不然就只能东一家西一家的蹭点吃。

  这不,这一天又断炊了,小家伙饿的头晕眼花,四处晃荡,最终鼓起勇气来到叔叔家。没见到叔叔,只有婶婶刚好和弟弟妹妹在吃饭。吃完了,乒乒乓乓收拾饭桌。婶婶始终没有一句话,也不拿正眼看他。

  总算等到婶婶忙完了,从厨房端了一个大盘子,郭益明看到白花花香喷喷的米饭和几根骨头,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对婶婶的怨恨就变成了忏愧和感激:婶婶真好,刚才还错怪婶婶了!

  哪晓得婶婶来到郭益明身边,伸出腿向板凳下面踢出来两只塑料盘,饭食往里分开一倒,郭益明还没反应过来,叔叔家的两只狗旺财和波比,就已经抢在郭益明之先,抱着吃饭家伙狼吞虎咽起来……

  郭益明只好讪讪的起身走人。

  出得门口,非常想念奶奶,不由得悲从中来。奶奶死的时候,只知道难过不晓得苦,这下才懂了。

  漫无目的地走了一阵,靠着半截破墙席地而坐,又累又饿,倍感屈辱和凄凉,终于哭了出来。

  想起奶奶的各种疼爱,想起父母的各种不靠谱,想起在叔叔家委屈的情形,最后想起了婶婶的一句话。

  那一回邻居大妈过来劝婶婶信仰神马神仙,婶婶丢下活计,一字一句地对大妈咆哮:“信什么都没有用,什么都只能信十姑娘!”,然后把双手摊得直直的对着大婶:“你试一试,这十只手指头,今天不干活,明天就得饿死!”

  “今天不干活,明天就得饿死!”

  “今天不干活,明天就得饿死!”

  小小年纪根本没想过死是什么样子,但是和这个字关联的那些阴暗、恐惧、压抑、苍凉,死死压住了郭益明幼小的心灵,久久不得释怀。

  就这么坐着想着,夜就沉了。

  眼前走过了很多车:汽车、摩托车、人力车、自行车。

  也走过了好多人:情侣、搬运工人、大人、小孩、捡废品的流浪汉。

  郭益明跳了起来,擦擦眼泪,从此开始了他的事业:捡废品。

  矿泉水瓶,一毛。

  500毫升大炮,两毛半。

  报纸,五毛。

  铁,五毛。

  铜,两块五毛。

  ……

  三年级小学生数学不及格,但是一笔账可算得清清楚楚。

  捡废品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郭益明眼光锐利、动作麻利,还得益于他良好的观察与预判能力,所以没多久,他就养成的快准狠的职业习惯。如果他在他的捡垃圾事业中能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必定可以大放异彩,成为破烂界的一颗明星。

  而且,捡废品有时带来的乐趣,一般人根本没办法感受:旧鞋子合穿还是名牌,废纸堆里很多零钱和文具,甚至有一次捡到月饼盒子,里面竟然有一整只的独立包装的月饼。于是几天后,也就是中秋节一个多月之后的一个美丽的夜晚,小家伙很诗意地坐在月亮河岸,抱着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月饼,享受自己的人生。

  一只小狗费力地跳了上来,挪几步,看一看,又挪几步,蹭了过来,充满渴望地盯着郭益明。

  郭锦益摸了摸小狗,忽然之间涌起一阵暖流。

  咬了一小块月饼,吐给小狗。

  一块,又一块,最后一块……真的最后一块了哦……

  多么温情的一幕!

  谁曾想,这么卑微稚嫩有爱的小人物,日后竟然变成一名杀害少女的凶手。

  造化真是弄人。

  郭益明捡废品越捡越欢,不想却捡着捡着捡歪了:他越来越大胆,有意无意就把人家丢在墙角门边窗沿各处的东西给“顺”了走。

  这边顺一块铁锹,那边顺一双鞋,四顾无人,拿了就跑。

  这下就出了个状况:在一家正在装修的商店门口拎了一堆旧电线,被人揪住。

  这是不止第一次在这里拿人家的东西,所以被守株待兔等了好久,终于候了个正着。

  那男主人一把抓住郭益明,反剪了手按低了头用力扭着转,郭益明痛得只好弓着身子跟着团团转,足足转了半个时辰。那男人累了,放开手,一脚把小家伙踹倒在地,踏上一只脚,然后抄起一根竹竿乱打一通。再后来干脆把人给绑在门口电线杆上,一边打一边骂,竹竿都打裂了,发出骇人的打击爆裂声,事实上,这样打法主要是要想发泄和震慑一下,很多都是主打在旁边,声音够大够吓人就是,要真是要打,这么个小孩子能经多少打嘛?

  郭益明一直没有哭,一阵惊慌之后是痛楚,然后就恢复了冷静。

  顽固地斜着眼,灵魂仿佛已经出窍,冷静地俯视着这可恨的、冷漠无情的人间。

  这小城人口本来就不多,过路人中也有认得的,指指点点议论纷纷,郭益明还认出一个和父亲同厂的,也不好求助,赶紧低下头怕被认出来,哪知道那人受过郭九贵欺负,趁机学着他爹的语气说风凉话:“你爹爹神功盖世天下无敌,很快会来打救你的,哎呦,只是没想到郭大英雄养了个小贼”。

  这时候郭益明一生最重要的两个女人出现了。

  与其说是两个女人,倒不如说是两个孩子。

  因为当时的海若雪和海若雨还只是小学生。

  看到郭益明被打惨状,若雨吓得哇哇大哭:“不要打了,打死人了!犯法的啊!”冲上去拦阻。

  海若雪是姐姐,当然要听妈妈话,这下子吓得连忙扯了妹妹就跑,人多混乱的地方一定要躲得远远的!

  遭遇暴打,无人援手,反倒是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为之落泪为之求情,郭益明的心头种下了对这个女娃娃的无限深情和对全世界深深的痛恨和绝望。那店里面的人认得这两个小妞,是城中一等人物海刚、郑英夫妇的孩子,加上事情也闹半天了,也就趁势收了手。

  那一年是2005年,郭益明十三岁,海若雪、海若雨十一岁。

  在此之前,他们之间除了在同一个学校念书,其它什么交集都没有,没想到后来会发生那么多惊心动魄的恩怨情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