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个人情大国,凡事讲究变通,仿佛那些规则不是普适性的,为了个人都可网开一面,做个“特例”。“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嘛!”不管有没有特权,上行下效,办事时都会边做小动作,边嬉皮笑脸地来这句话。于是,同样是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规则便无奈开起了后门。
那么究竟是规则不够人性化,还是有人故意无视规则而图方便呢?只要在正常情况下(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时代只是短暂的插曲),制定的规则一般都符合实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同时规避风险和保障安全、效率。不遵守规则,会付出代价。中国人向来秉持实用主义,符合自己利益的不妨接受,不符合或者妨碍他获取利益的,甚至延缓获利的规则,他就爱理不理,最好别人遵守,他做例外。看看那些乱穿马路,乱插队的,公共场合不遵守各种规定的,只要他自信可以避免危险,提前占便宜,一概以要“人性化”来回应质疑。他所谓的人性化又是什么呢?不过是人性中贪婪,偷奸耍滑的缺陷罢了。一旦得逞,还要反过来嘲笑遵守规则的人。这就是人性。
但另一方面,如果规则本身不合理,那么人们也就有了无视的理由。规则的本质就是普适性和相对的稳定性。不是什么人不经过经验总结,实践证明,一拍脑袋想出来的。否则就丧失它的合理合法性。而且一旦随意更改,就开始遭受信任的崩溃。如某市在一段特定时间内实施公共交通安检的规定,言明是临时管制措施,活动一过就取消。但不知为何,活动结束了,这临时措施还是照样继续。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个措施没了公信力,开始产生抵触的情绪和行为。制定规则的人没有远见,又拉不下面子承认短视,最后导致此规则形同虚设,不了了之。还有一些工作单位,只凭头头脑脑随意想象,不经过科学实践论证,就胡乱制定一堆规章制度,甚至朝令夕改,令员工晕头转向、无所适从。
往大了说,国家的法律法规,如果不随时代变迁而更改修正甚至废止,就会造成社会动荡。如中东某国,由于经济不济,各阶层矛盾尖锐,外国势力趁机介入,失业的年轻人在外游荡,犯罪率飙升。为了恢复秩序,执政者用军队进驻城市实行紧急宵禁。本来这只是紧急的、暂时的措施,时局平稳后就该取消。但不管执政者出于既得利益要维持,还是权利的欲望膨胀,这个宵禁禁了十余年。后果可想而知。再一次经济大萧条来临时,人们维持不了生计,迁怒于此不守信用的规定,继而不信任执政当局,终于揭竿而起。这个国家就是埃及。墨守不合时宜的陈规,等于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然而,大多数人遵守的规则就是合理的吗?之前说过必须要将之置于正常的和平环境下,这是普适性的、长期的,例如:不可剥夺他人生命和财产。其余是特定时期的非常措施,如前所述紧急状态下的宵禁。但人类历史上争斗战乱占了大部分,这些时期的人还是要生活,于是也产生了一些看似合情合理、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实则反人道的规则,最突出的就是二战时法西斯政府(也是民选上台的合法政府)施行的种族灭绝政策以及南非实行几十年的种族隔离政策,还有我国十年浩劫倒行逆施的种种不人道、无法无天的政策法规。无论何时何地,这都是该受到谴责的。可是身处当时逆流的人们为了生存,本能地选择性盲视,在强权面前可耻沉默。
希望人类的智慧和良知能制定符合人道的规则,而人性中对权力和利益的贪欲能被关入制度的牢笼;开化的民智有能力甄别制度的合理与否,推己及人,遵守普适性规则,建立有活力、开放的,又不失严谨的秩序,带着人类走得更远,更有尊严。
支持!力顶!好看!已赞,欢迎回访我的作品《命运的樱花树》和《随笔★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