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驻防赵城

  陈升到了赵城县城,只见这城墙都已经破旧不堪了,连城门都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守城门的士兵坐在板凳上晒着太阳,嘴里叼着一个麦秆子,没有一个士兵的样子。见陈升来了,赶紧站了起来,说:“我们在这里等候大人多时了。请大人到县衙休息。”这原来的赵城县令自从农民军一来,早就丢了城,跑了,后来农民军退了以后,朝廷也没有及时接管,就放置了些纪律松弛的游兵散勇在这里维持着秩序,这里大致就是个无政府状态。

  陈升入得城内,见街道两侧店铺很少开着门,行人也不多,问道:“这县城还有多少人?”

  回报说:“目前不足两千人的样子,还有人不断地在外逃。”

  陈升说:“现在开始,不准人员外出了,让百姓留下来,一起防御农民军。”士兵张贴了公告,一律人员不得随意出城。

  陈升到了县衙,就立刻升帐,周围将士整齐排列在两侧。陈升说:“当前有几件大事要立刻处理好。一是要百姓留下来,你们要去劝说、去安抚百姓;二是要修城墙、城门。三是要派出探子,掌握周边情况。”

  陈升看了下将士们,沉思了下说:“王胡子,你部负责了解周边情况,重点跟踪农民军的踪迹。”

  “张路,你部负责组织修城墙、城门。”

  部署完毕,陈升要军需官清点县衙里的物质情况。

  不一会儿,军需官汇报说:“县衙里面现在几乎没什么战略物资了,只剩下一些发霉的糯米,正由士兵搬出去扔掉。”

  陈升马上制止了这个行为说:“修城墙用得上,让士兵把糯米都搬回来。”

  军需官得令而去,将糯米运回了仓库。

  张路回来向陈升汇报城墙情况,说:“将军,城墙整体情况还不错,只有东南角有个缺口,有五六丈之宽,如果敌人来犯,必然会从这里突入的。严重的是,箭楼已经年久失修了,箭楼内部的有些观察孔、射击孔已经堵塞了,城墙北部的箭楼已经半塌了。”

  “大概需要用砖多少?来得及不?”

  “据末将估计,补东南缺口需用砖大致两万块;修箭楼用砖要一万块。三万块砖一时间难以筹齐啊。”

  陈升叫来军需官,问道:“三万块砖要多久才能筹集完毕。”

  军需官说:“卑职估计至少要一两个月。”

  “时间太长了。”陈升道,“当务之急是要把城墙缺口补齐。”

  陈升沉思了片刻,说道:“把县衙拆了吧,先将城墙补上。”

  “拆了县衙,不妥吧。”

  “没有关系,大帐就设置在城墙上,我誓与城墙共存亡。”

  “将军为朝廷之心,实在让末将佩服。不过,卑职认为大人不如驻扎这城隍庙内吧。”

  “也好。”

  张路调了一群士兵到县衙前,随着陈升一声令下,士兵们开始拆县衙,将县衙的砖头往城墙上运。士兵们也都大部分都是苦出身的,听说现在这个主帅,为了战事,能够腾出自己的住所,大家都很佩服,热情也很高涨。

  老百姓听说新来的将军要拆了县衙筑城墙,也兴高采烈地跑来看个热闹,他们从来没有看到官府拆衙门的,只有建衙门的官府。

  有些人说:“有这样子的官,才有救了。”

  有的人说:“搞不好,这就是作个秀。”

  有的人在说:“就是不作秀,看他能够这样子到几时。”

  陈升全然没有理会老百姓的议论,他想以后自然会见分晓的。陈升又让军需官在全城贴出告示,招募优秀的工匠。其中泥瓦匠来修补城墙,木匠来制作弓矢,铁匠来制作刀剑的。并且都给出了丰厚的待遇。一时间县城人议论纷纷。有不少手艺好的工匠都来应征,陈升让军需官组织人考核后,合格的工匠都给发了工饷,安排他们到合适的位置上面效力。陈升自己每天都会到各处工地去看上一看。陈升将招工匠的事情上报给了应广志,应广志回复说此举甚好,他将大力支撑陈升的举措。不过,这做的自然是表面文章。

  陈升的队伍所带的粮饷本来只能够支应十来天,这些天又招了这些工匠,粮饷消耗的更快了。于是,他召集军需官说:“你赶紧去趟太原府,请大帅调拨些粮饷。”

  军需官到了太原城,找到了总军需官赵启仁,赵启仁一听,说:“你稍等,我立刻去禀报大帅,应该不成问题。”

  赵启仁大约去了一个时辰,回来说:“你回去吧,我们尽快筹措。”

  “赵城从目前情况看,支撑不了几天了。”军需官恳切地说。

  “大帅没有批,我也爱莫能助。”赵启仁说。

  军需官在太原城留了几日,每天都到赵启仁处打探消息,得到的回复就是大帅还没有批复,而赵城这边,陈升不时派人来询问粮饷事宜。这是让军需官很是头疼,一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这天,他又来到赵启仁处,赵启仁告诉他大帅还是没有批复,陈升那边只能支撑一天了,如果这个粮饷再不拿到,估计陈升处只能断粮了,战也没有办法打了。军需官向赵启仁讨教办法,赵启仁说:“不如走走如夫人的路线?”

  “哪个如夫人?”

  “大帅在这里找的如夫人啊。”

  “哦,”军需官说:“不过这个如夫人,下官不认识啊。”

  “我这样去大帅府办事,不知你是否想同行?”赵启仁看似漫不经心地说。

  “这样最好,多谢赵大人。”

  军需官和赵启仁来到了大帅府,卫兵过来说:“大帅刚好出门了。”

  赵启仁说:“这是夫人家乡的亲眷,过来给夫人请安。”

  卫兵过去禀报了夫人,这个如夫人一听是赵启仁来找她,还带了这个话,就明白了意思,她出来后,果然看到赵启仁带着个军需官模样的人。

  如夫人请他们入了座,问道:“赵大人,有什么事情吗?”

  “夫人,我们这位兄弟有急事,想请夫人帮个忙。”赵启仁说。

  “我一个妇道人家,能帮什么忙啊。”

  “您在这里,可是能顶个千军万马啊。”

  “赵大人说笑了,你有什么事情?”

  赵启仁给军需官使了个眼色,军需官就将要军饷的事情,向这位如夫人说了下,这个夫人一定,面露了难色,说道:“这别的队伍还好说些,这陈升的队伍要军饷,怕是有些困难啊。”

  军需官拿出一张银票给了如夫人,只看见她满脸堆笑着说,“我来想想办法。”

  不出一日,陈升所需的军饷已经备齐了。由军需官押解了回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