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朱姐
时间:2016.05.24 下午15:00
地点:方糖小镇
朱姐,台湾人,41岁。离异但和前夫关系保持得很好。育有两个子女,姐姐17岁,弟弟15岁。目前职业:成都某农场员工,话题:离异家庭如何处理好关系
认识朱姐是在5月初的一场泰国房产推介会上。那次的活动,他的前夫是组织方之一,会议以后,大家去安琪的泰式餐厅吃饭。朱姐就坐在我身边,礼貌地打了招呼,闲聊了几句之后,她突然文质彬彬地对我说,抱歉,我不是故意隐瞒的,其实,我和大师兄以前是夫妻。我愣住,哦了一声。为什么要和我说这个?
边吃边聊,两张长形桌子坐满了参加推介会的人。客户、工作人员。推介会不是很成功,来得人不多,好像也没有成交。不过旁边是一个离异的单身女性,对面也坐了一个,旁边还有两个。这个世界,流行起单身大聚会。走到哪里,都是单身女人。要么是离异,要么是独身。
越吃越熟悉,聊的话题也渐渐放开。
吃完,对面的那位邀请我一起去唱歌。
这位朱姐,和前夫离婚十几年,现在处得像是朋友,不但活动到场,微信上更是互动积极,说起其中的奥秘,她说,我们很幸运,做的功课比较好。
饭后,要去参加卡拉OK的步行前往。朱姐的女儿,欢快地跟随着我们一起。路上和大师兄亲密无间。
看上去,少有离异夫妻的那种戾气,孩子也健康可爱。
看着这一幕,我又相信,人间真的有真善美。虽然不多。
走着走着,瘦高个清纯的女儿和我并肩走着,说笑着她的梦想,喜欢摄影,喜欢看一片树叶在阳光下飘落的样子。
一整天的疲惫,在这个阳光可爱的小女生面前一扫而光。
如果不是父母养育得当,孩子又怎么会这样无忧无虑?
这对父母,真是了不起。
去到火车站旁边的米乐星,点了一个小包间。大师兄却没有在会场时的热情开朗,而是端了一杯酒在沙发旁边的吧台默默喝着。朱姐回去给儿子洗衣服,不一会儿也出现在包间里。
母女俩开始唱歌,嬉笑。
看着她们这样甜蜜的场面,我有点伤感起来。这样的场景,我和我母亲之间,居然没有过。
我的青春期,快乐很少。
所以,眼前的这一家三口让我着迷,我贪婪地看着他们,感受着流淌在他们之间无声的爱。
又约了朱姐一次,约在今天下午见面再聊一聊。
我其实并不清楚要和她聊什么。对于写作的主题,还是在摇摆不定中。上午在学习群里和导师聊了一下,对现在写作的并不满意。得知完成的功课合格的会制作成电子书在网络上销售,然后根据销量再决定要不要出纸质书。
这让我感到一阵失落。自己都不满意的写作,恐怕是不能获得好的销量。
如果,是在3年前、5年前、甚至10年前写作的话,有现在这样的传播途径的话,应该会更好看一些。光是经历的那些爱恨纠缠,也可以写出一部吸引人的作品,或者,那些做过的傻事。
而现在趋向于平静。也不大愿意把心里那些曾经波澜壮阔,至少自己认为是这样的那些故事添油加醋地渲染出来。
独立经营的状态,也少了创作的素材。
想着也只能借由别人的故事来增强内容。但是,做什么样的内容,依然是一个问题。
反正做好了打算,用一年的时间来创作,争取写出让人喜欢看的文字。这样想来,也就安心一些了。
19:30
我和朱姐在世纪城地铁C口告别。
从下午3点,到7点,我听,她说,然后,我们一起去了天府三街的一家台湾餐厅吃饭,还有她帅气稚嫩的15岁的儿子。饭后,我们一起走回来。
为什么女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开始讨论和学习身心灵?
前几天,张佳佳还在和我聊,她去参加过的一个课程。教一群女人怎么更好地做爱,1万多的课程。人超多。
“都是小三、二奶”张佳佳瘪瘪嘴说。
“怎么样,你学了有用吗?”我斜着眼看着她笑。
“还不是教你怎么用姿势啦,性感啦”她用鼻子哼了哼又说,“我们应该从内在提升和改变,而不是这些”
“不过人家可以招到生,说明有市场啊”我沉思着说
又想到朱姐和我说的,大爱。
我内心是矛盾的。女人用各种信仰、身心灵来提升内在的力量,把受过的伤,吃过的苦,自己转化掉,继续坚强地活着。虽然年华已逝,但她们却多了一份朴素和淡然。
这是一条正确的路吗?
为什么女人不能一直性感,到了60岁还能爱,还能有性高潮?
为什么就只能清心寡欲,修身养性,在这个疯狂的世界做一个围观者?
为什么只能照顾好孩子,继续燃烧自己?
你曾想过的冒险呢?迷乱呢?暧昧呢?去野呢?
我看着朱姐苍白的素颜,还有夕阳下素白的衣裳,一时无语。
“来,拥抱一个”倒是她笑着张开了双臂,我轻轻环住她瘦弱的肩膀,拍了拍她的后背。
“加油”她用力地说。
在我发表了一大篇爱的言论之后。
但,我真的是要做一件大爱的事情吗?就像我说的,写书,出书,是为了分享价值,给更多人力量?是为了有朝一日,帮助更多的,单亲家庭?
我不知道。
“其实就是一种感觉。很多人活着但没有了感觉,有感觉地活着,就会有更多的可能性。只有帮助别人,才会是真正的喜悦和快乐”我回想着自己刚刚说的最后一句话,这么有爱有哲理的话,把自己也感动了。
关于立题,我曾想过要写一个“单亲家庭”的主题。
这里面,一定有着各种不快乐。痛苦,是最大的能量,一定可以影响和感动更多的人。
这两周,不断地听着各种故事。
“和你聊天很开心”他们最后都说。
是啊,我是一个好的倾听者。不知不觉,别人就会把心里话向我倾诉出来,而我,也擅长给出一些看似有道理的建议。
就是一种感觉。我能设身处地地感觉到他/她的感觉,悲喜感同身受。
这是一种本能?还是一种惯性?
“我从小吃百家饭长大,所以,学会了察言观色吧”下午聊完天,从方糖出来,走到大喜川菜的时候,朱姐很认真地问我说,那天晚上是怎么从她唱歌这件事,看出她的内心是有很强势的一面的?我也托盘而出。刚刚听完她的故事,我也应该分享一些自己的经历。
的确,一个人的外表,有时候是多么能欺骗别人啊。柔弱文雅礼貌的朱姐,她的内心一定有着一个点,是和她的外表截然不同的。这并不是因为我的阅历,或者是学习过心理学,或者特殊的才能,而是,我自己就是这样的。
谁又不是这样的呢?打开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有的东西,甚至他/她自己都不了解。那些让他/她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东西,有可能是一个重大的事件,一个人,一个梦,一句话,或者一种感觉。人性的复杂,又岂能是寥寥数语可以解释。
说起我的故事,大概可以写成一本书吧。想必有很多人在仔细梳理自己过往时,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吧。
“我只是至今不理解,那天在车里,是什么让我母亲对着我的父亲嘶喊,你不得好死这样的话,那时候她的精神问题已经很严重了”打开一个人的内心,就是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盒子。那些漩涡依然存在,一不小心就会把你卷进去。
我听着,提着问,我们走在阳光明媚的5月下旬的天府大道上。我们点头认同,又对某些观点指正辩驳。
她谈到了她现在正在做的农场项目,“我们很希望能有像你这样既懂得亲子教育,从内心把它当成事业,又有相同价值观的人”她再次提到想要让我考虑加入他们的话题。
我支支吾吾起来,答应有时间去看看。
我的外表,何尝不是可以欺骗别人呢?
我可以让别人感受到我的专业、热诚、真诚,就像巨海的小美女组长说的,你就是个销售高手。是的,只要我想,我可以把自己成功地销售出去。同时我也知道,我内心的悲观绝望和不安定。我不愿意再次轻易承诺,负责任,无论是对人、工作还是什么事。
就是现在,我也不知道明天之后,我该去向哪里。
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遇到一个完美的伴侣
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有一双完美的儿女
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成功一件事
我不知道
这样的无力,是无法承担别人的任何希望的。
我再次感到人生的无常。3个小时,就能身临其境地听完一个40岁女人前半辈子的故事。
在方糖小小的,洁白如新的会议室里,我们手捧一杯热茶,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们已经打开了心扉。尽管今天只是我们第二次见面。
“假如,你正在做的这件事情,做到了最好,会是什么样呢?”开始聊了不久,她一脸严肃地问我。
约她来,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满足我对他们良好的家庭关系的好奇心,一个是,为单亲家庭主题的写作收集素材。
我反应过来,她可能是误会,我找她来是为了让她给我赞助。不过这也正常,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啊,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中,很多的美好背后不都是为了索取利益吗?
但我一时不知该怎样回答。
上午和写作导师简短聊了两句后,信心有点受到打击。我有一丝怀疑,是否能完成写作,是否能写出一部可以制作成电子书的作品,更不要说是出版纸质书,成为畅销书作家了。
“这个嘛,呃,其实,我想、、、、、、”我身体前倾,右手肘撑在桌面上,头不由得轻轻靠在手上,眼睛看着桌面,思考着怎么回答。做到最好的话会怎样?会怎样呢?
“你是不是缺钱?”她突然很直接地问,“我看了你昨天发的众筹信息,写着你父亲要给你钱”
我深吸一口气,接过话题说,“确实缺钱,我现在是自由职业者,也算创业,而且,筹款能力是每个领导者必备的能力,中欧商学院就规定,学员要靠众筹筹得学费。”我忽悠道,“至于说父亲那段,是因为想用这一个细节反应我和父亲的关系。你知道,我也是单亲家庭,我父亲没怎么管我,一直都是向我要钱多,所以,昨天下着大雨,他打电话突然这样说,你知道,亲情就是这样,再怎样,这种温暖的感受,还是会让你感动,所以,就把它写进去了”
这一段,倒是实话。
缺钱,有什么丢脸的呢?至少,我在努力,没有跳楼啊。我还能感动,没有跳楼啊。
我坐直腰杆,平静地看着她。
我始终相信,人与人之间,是一种能量的流动,你的真,会是一种强有力的能量,可以说服任何人。
现在,我想把这种能量转化成文字。
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挑战。
配乐的。
回复 @葛红兵: 原本是配文字录音
加油!加油!
回复 @晨小旭: 感谢
加油!今日上特荐!she
回复 @翼书网编辑部: 感谢
洗一丹,大一点的荣槐来辣,你的作品看着像品着一杯香茗,文笔比我们成熟多了,而且更新也挺快的。加油!!
回复 @荣槐: 还以为是一杯烈酒。
回复 @冼一丹: 哈哈,蓝色瓶子的伏特加。
我的作品《海东青之翼》已全新集录发布,希望得到各位前辈的回访支持,多谢!已赞
跟踪你。
最好前十章免费。音频非常棒。
回复 @翼书网编辑部: 初次到访,十分生疏,多谢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