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的时间

  据说,一首歌的平均时间只有三分钟。

  然而,有些歌,我们听着听着就笑了,而又有些歌,我们听着听着,就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一首歌的时间十分短暂,短暂到随时与你失之交臂,但它留给人的回味却是漫长的,漫长到氤氲进每一个日与夜,令你魂牵梦萦无法自拔。成长就像一首歌,时光荏苒,每当回想起那些平凡的往事,在笑叹此去今年的同时,它总让我忍不住地想要流泪。

  在我短暂的初中生涯里,我曾有幸邂逅可爱的小芳老师与令我时常“无语凝咽”的同桌泥鳅同学。话说泥鳅同学为何要叫“泥鳅”,他在刚开学的第一天就没有上交布置的作业,且在今后的四年中,一旦老师不追着他要,他就能逃则逃,因而荣获“泥鳅”的称号,是为“滑得捉也捉不住的家伙”。当然,他能获此名,还是小芳老师的首开先河,不过至于小芳老师为何名曰“小芳”,那就又是一段别样的故事了。

  小芳老师教我们语文,她的名字里既没有“小”也没有“芳”,但适逢我们提起她,便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一种百花争鸣的奇景。开学的第一课,她就浩浩荡荡地提着一只大茶壶和一包不知名的黑色粉末走进了教室。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她用极具南方口音的普通话向我们普及听出老茧的陈词滥调。

  “而你们的老师,也就是我,就是你们伟大的园丁!”她大手一挥,下巴一扬,神采奕奕的好像刚从月球回来的阿姆斯特丹。

  就在全班陷入一片沸腾的时候,小芳老师做了一件足以让整个教学楼鸦雀无声的事。

  只见,她提起茶壶,向坐在第一排的我的头顶轻轻地浇了下去……

  “作为园丁,我所要做的呢就是灌溉滋润你们这些花朵,让你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就像我刚才对这位同学做的一样,我把知识传授给你们,而你们呢也要学会吸收。”彼时,一旁的泥鳅对着我掩嘴而笑。

  不过好景不长,须臾,那包黑色的不明粉末就也鱼贯而出地全部堆砌到了他的脑袋上。

  “同学们,我们知道,一味地给花浇水,只会淹死它们,因此,我们同样需要泥土对水份的吸取与储存。一如我刚才做的那样,作为园丁,在我给你们传授知识的同时,我也不会忘记帮助你们巩固、复习,不让你们被知识埋没。”

  这就是小芳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课,我至今对之记忆犹新,她生动的教学方式,虽然让我和泥鳅一度成为大家的笑柄,但当我们回首往事,它却成了记忆中最不可磨灭的片段。

  一转眼,冬天到了。一到冬天,我的老毛病就犯了,年复一年,可谓生生不息。

  是的,我喜欢赖床,且一赖就是半个多小时,以至冬天一到我就开始习惯性地迟到。不过这或许就是缘分,用小芳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孽缘”,我喜欢,泥鳅更喜欢,而且可以说是有过之而不及。那时我们的底线是七点三刻,一打铃,小芳老师便会准时伫立在教学楼的门口等候。忘了说明,小芳老师在教我们语文的同时又是教务处的主任,因此对于纪律问题,她是既敏感又严苛,幸好第一节不是语文课,才给了她每天监督学生的机会,也幸好有了她的伫立守望,才让我有故事可以说。

  一到冬天,我和泥鳅就像是约好似的,天天在七点五十分于学校门口会面,有时是巧遇,遇习惯了也就发展成了一个人等一个人。泥鳅一般会比我晚一点,也就两三分钟的光景,因此,我俩几乎天天同进同出。

  “啧,又是你们俩,怎么总是你们俩!快给我去上课!对了,你们每人给我写一份五百字的检讨明天交给我。”起先我和泥鳅都规规矩矩地束手就擒,不过随着次数的增多,我俩习惯性的迟到,她也就“既往不咎”,不计小人过了。

  直到有一天,她看了我们一眼,一言不发,只是摇了摇头,我才确信,她大概真的是被我们“折服”了,为此,我和泥鳅一连开心了好多天。直到去年暑假的聚餐,她才向我们抖露了事情的原委。

  “你们这些可爱的小东西哟!知道我为什么从那之后就对你们只字不言了吗?”

  “当然是老师您对我们束手无策啦!”

  “哎!果然你们那时候太小太嫩了。”小芳老师一脸的得意,让我和泥鳅面面相觑。

  “因为,从那天起,你们来的已经算早的了。”她一如那年那天一般摇了摇头,只不过至此并非因为无奈。

  事到如今,小芳老师也已坦然,而我们也已成长,变得明理而知性,不过在那时,她可并不宽容,而我和泥鳅也并不懂得什么叫做“听话”与“服从”。

  那天下午,我和泥鳅就被叫到了她的办公室。

  “……总之,你俩不能做朋友,什么叫狼狈为奸,你们就是最好的实例!”于是翌日,我和泥鳅就安定地各占教室南北一角,被调换到了最后一排,我想也就是那时我才最能感受到柳宗元、欧阳修等人的“贬官之痛”。

  不过这无论如何也无法打破我和泥鳅的友情,他依然是一幅大大咧咧的样子,而我虽有悔改之心却仍旧我行我素,小芳老师越想拆散,我们就越是要粘给她看。譬如上课时,他公然向我丢来纸团,而我也用纸飞机与他“礼尚往来”,譬如放学后,我们经常勾肩搭背称兄道弟地一起走出教室,徒留她一人在那儿火冒三丈。我们依然一起上学一起迟到,一起用餐一起游戏,我们讨论最爱的球星,交流近期的新番连载,但凡老师不在就与周围的同学互换座位,我们互相分担痛苦,也从不吝惜于共享快乐。我想那才是最真实的我们,那样的友谊才更纯真、牢固,或许我们并不懂得“近朱者赤”的道理,也并不想懂得何谓“近墨者黑”,道理人竟皆知,可真正能遵守的又有几条,世间本无“损友”与“益友”的差别,今天的“益友”随时可能在明天往你背后猛捅一刀,而明天的“益友”又或许是有当下的“损友”演化而来,谁知道呢,我只知道,何为“地久”,何为“天长”。

  “是的,我和他绝交了。”我平静地回答着小芳老师的提问,我毫不质疑她的讶异,毕竟,我和泥鳅已经三天没有说过话了。

  就在当晚,小芳老师与我和泥鳅的家长开起了三方会谈。

  “看来你们家长的工作做得很到位啊!终于顺利拆散了这俩难兄难弟!”

  “是呀是呀,都是为了孩子好,应该的应该的。”

  “这下我们都省心了。”

  门外,我和泥鳅露着半张脸偷偷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

  “你丫真会装!”泥鳅捶了我一拳,“我好几次都忍不住要来和你讲话。”

  “这样他们就彻底放松紧惕了!咱俩终于能自由自在地无法无天了!”

  “哈哈,那我们永远不要好起来!”这样的话听着很堕落很绝望,但在当时,又觉得很温暖啊。

  成长就像是一首歌,一首短暂而漫长、只能播放一遍的歌,我们总在不知不觉中突然长大,然后拿一辈子来怀念这短短的三分钟时光,当一切已成往事,我们的爱与恨、疼与痛都不重要了,它留下的唯有无尽的爱与快乐,而我们最终学会的也并不是黑板上的排列组合与课本里的阅读理解,而是如何宽容那些过去的点滴,被曾今的天真、质朴、纯情与勇气所感动。所以,无论如何,都务必珍惜那些最美好的日子,因为成长的长度,真的只有一首歌的时间。

  

评论
  • 这样的写法,我好喜欢,赞一个,嘻嘻。


  • 做你的宝贝 一定是阳光下最幸福的^_^


  • 好文!


  • 我是责编宋碧珺,会帮助你完成作品日更或结稿,帮助你上特荐榜并发行电子书单行本,有事跟我联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