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君还可下渝州

  我最喜欢的季节是每年的七月,我还记得2013年的七月,我分成两座城市来度过,一座是蜀国的丝绸古城,一座是巴州的山城小镇。一座城市用来提笔写信,写信的时候思念都随着音乐飘了好远,一座城市用来坐在窗前写黄昏,头发已经长成比齐腰还长的模样,可是应该遇见的人还没有入了眉黛进了心扉。爱一座城原来并不需要里面住一个爱的人,对于山城重庆,我是那打马而过的路人甲,只是不小心存了留下来的心思,是因为什么呢——

  是深夜带我而来的火车笛鸣吗;是稻田间的青石板吗;是画满记号的试卷作业;还是操场上我的学生奔跑的脚步?

  

  我人生当中的第一次讲课,就是在重庆,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我负责三年级到初一的语文课。要知道,在那样酷热的城市,如果一堂课没有凉意,学生是会闹腾的。因而,我让他们在书下乘凉,在诗句里纳阴,不信你看:“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刘禹锡的荒凉;“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不就是李商隐的冰凉;“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不是李白的清凉又是什么呢!那个夏天,有闹腾的学生,有连片的荷花,有每天醒来短信里的“早安”,有每天黄昏里散步的影子。我离开的时候,有学生抱着我哭喊:“老师,你不要走,你走了,以后谁带我们在书下乘凉啊......”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我想,老师不就是学生的摆渡人吗,是上完一课就应该离开的人!

  

  当我是中学生的时候,我已经去过重庆了,只是我不是一个好学生 ,因为我去山城是逃课去的。逃的是那种离高考很近的课。我和另外三个小伙伴买了火车票去流浪,之所以叫流浪,是因为这次旅行没有任何关于路线关于住宿的安排,没有想过什么时候买票,更没有想过什么时候返程,下火车已经是凌晨,在善良阿姨收留的旅舍三楼看山城的夜景时,我的思绪回到了小时候,犹记得,在老医生的家里,他说道“重庆”这个名字和一个皇帝有关,我不信,后来去查证,发现确有其事:1189年,宋光宗在此封王后再登基,他自诩“双喜重庆”,从此这两个字便和这座城联系在一起。历史绵长,可惜当时的我无心梳理,清晨醒来之后,一行人在朝天门、在解放碑、在洋人街晃悠了一圈之后又老老实实回去当个高三的书生。我很多年以后才知道,我喜欢那里的巴山,喜欢那里的长江水,喜欢那里的街道和人群,并不是他们有多么特别,而是因为当我任性地逃课流浪到这些风景里时,有一个人在电话里叮嘱我:比风景更好的是奋斗的自己,回去好好准备高考,我相信你。

  

  后来我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第二次回到山城,便是为了感激他当时的叮嘱。和他一边吃着西瓜一边踩着铁轨前行,星空璀璨下的铁路,似乎连脚步都是诗意的,我们说着从前的打打闹闹的日子,说着彼此生活的圈子,安慰着对方的伤痛.......在以后的时光里,我慢慢明白,当我们长大,如果身边还能有一个知道你所有的缺点但是依然觉得你惊艳绝伦的人是多么的难得。“友达以上,恋人未满”也许,在清风月朗的那一段铁路上,就已经注定了这样的关系。就如我和我的学生,就如他和我,有的人出现在我们的生命里,就是为了给我们上一课然后转身离开。

  

  后面又因为比赛和工作去了山城,在朝天门、在解放碑、洋人街还如高三夏天看到的那样,歌乐山也还是那么秀丽,重庆火锅也还是那么霸道,走在同样的街角上,不由得想起了陈奕迅的一句歌词:你会不会突然的出现,在街角的咖啡店......不会了吧,因为当年那个叮嘱我的人已经了无音讯呀,那个和我一起在铁路上吃西瓜的人也即将走进婚姻殿堂,那些在我的课堂上漫不经心的学生都已经学会熬夜学习。真好,万物生长,一切都在变动。

  幸好,思君还可下渝州!

评论
  • 好评,支持你,欢迎回访我的两部作品


  •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


  • 迁客骚人,笔尖泼墨,必成大作,文笔很好,作者还很谦虚,挺你,希望你走的更远,已为你点赞,期待更新,会一直关注,也希望你能回访《抽象战争》


  • 文笔细腻,是一部好作品,我已点赞,望支持一下我写的《如果没有遇见你》,一起交流!


  • 好评我,棒棒哒~


  • 嘿嘿 新年快乐


  • 很厉害的女孩子,文笔很细腻,加油咯


  • 很厉害的一个女孩子,文笔很细腻,加油


  • 已好评,望回复,谢谢


  • 无枝已经阅读并点赞,欢迎回访支持我的话剧《这是散步的年代》……


    木子雨 作者

    回复 @李良鹃: 《这是散步的年代》,很有诗意的名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