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吃”节

  3. “吃”节

  

  有位来自乡下的朋友把“过节”说成是“吃节”,我觉得好奇怪,朋友却说他家乡那一带都这么说的。可仔细一想,这个“吃”字真是一语破的,屈指数数中国的节日,几乎哪个节日都离不开吃,仿佛少了吃就无所谓节日了。

  一年伊始,头一个节日——春节就少不了吃,且吃的时间长短和吃的数量品种当属所有节日之冠。少小时最向往的就是这个节日了,因为这个时候除了得到大人们赏给的压岁钱之外,主要是吃的东西特别多。就是一些生活较为拮据的人家,尽管平日里得勒紧裤带、清茶淡饭,可到节日这几天就万万马虎不得,宰鸡杀鸭,包粽子爆米花,一应俱全,在人们心目中唯有吃得多且剩饭剩菜,才能预兆着来年丰衣足食。有句歇后语说“三十年晚借砧板——找不到”,说的就是这会儿家家户户都在忙活吃事。

  至于其他节日呢,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或“熟食节”,吃义自明;端午节起源有多种说法,有说纪念屈子投江的,有说纪念越王勾践打败吴国的,但不管是何种缘由,民间都有端午吃粽子的风俗;中秋节则是眼望圆圆的月亮,嘴嚼甜甜的月饼,近年来还出现了可入吉尼斯大全的巨型月饼王,真让人无从下嘴……

  如此看来,中国人似乎是一个善吃的民族,难怪自古以来就崇尚“民以食为天”,这是不是与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家有关呢?

  平日里人们相见时就喜欢问“吃了没有?”,甚至不顾对方刚刚从茅厕里出来。的确,吃的问题是不得不让人关注的,而且得首先解决,否则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据说文革时有一农家贴了这样一副春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此联的上联缺“一(衣)”,下联少“十(食)”,暗讽十年浩劫使老多了。人们节日里欢聚一堂,举杯庆贺,往往只流于吃的形式,真正的目的在于亲人朋友的团聚。百姓陷入了缺衣少食的生活困境,这样的春节吃穿都无法解决,又如何过得快活呢?

  眼下人们的生活好起来了,但过节喜欢吃上一顿的传统习俗没有多大改变。就拿春节来说,在它的起始阶段人们就喜欢过节时大吃大喝一番,宋代王安石曾有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苏东坡亦写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这说明古人喜欢畅饮屠苏酒,辞旧岁迎新年。到如今,人们过年不一定再喝屠苏酒,可人们依然沿袭着吃年宴的习惯。

  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们的生活没有改变。比如说,新年放鞭炮,在我们玉林等许多城市就不再放了。又如今年的中秋节,据报载一些地方的年轻人过节不再吃月饼,而以其他方式替代。其实,现代人过节的方式要比以往丰富得多啦,但与“吃”就日益疏远了。

  尤其是新时期设定的节日,诸如每年3月12日的植树节、9月10日的教师节等等,离“吃”就相去甚远了,教师节是为了倡导尊师重教,植树节是为了强化绿化意识。可以预见, 将来人们过节也许不再拘泥于物质享受,更多的是出于精神上的追求了。至于某些人还是“吃”心不改,打着庆祝教师节等等节日的幌子,挥霍公款大吃大喝,则又另当别论了,在这且打住不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