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一回描述,石猴子识破源流,为众猴找到遮风避雨的水帘洞,高登王位。从此,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美,即美好、善良的意思;猴,代表的是思想;王,即古代君主的称号。小说用美猴王取代石猴子。告诉我们,当事人出生之后,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健康成长,其思想从一无所知,到变得美好、善良,已经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也就是说,当事人从婴幼儿逐渐成长为一个懂事的少年。王阳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从小就立志做圣人,十二岁就表现出异于同龄人的聪明智慧。
小说接着描述,美猴王率领一群猿猴、猕猴、马猴,快乐的生活着。他按照国家的礼仪,安排了君臣佐使。带领众猴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合契同情。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独自为王,不胜欢乐。
猿猴,属最古老的灵长类,是人类及其现代所有猿猴的共同先祖;猕猴,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猴。喜欢群集生活,善于攀援跳跃,会游泳和模仿人的动作,有喜怒哀乐的表现。性情躁动时爱举石掷人;马猴,体型粗壮,身上的皮毛呈现出色彩鲜艳的特殊图案,形似鬼怪。小说通过描写美猴王的团队分别由猿猴、猕猴和马猴等组成,告诉我们,即使是善良思想也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做人和做事就是不同类型的想法。
君臣佐使,指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种人。这句话在中药方剂中,指中药处方中的各味药的不同作用。小说通过君臣佐使,告诉我们,思想不仅有种类的区别,还有等级之分。例如,当人们制定了远大目标之后,所设置的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都必须服从这个大目标。
花果山,代表的是当事人的脑袋;水帘洞,代表的是当事人的眼睛。小说通过描写美猴王带领众猴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告诉我们,当事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即白天学习,晚上休息。
飞鸟,即空中飞翔的鸟儿;走兽,指陆地上行走的野兽。小说通过描写美猴王带领众猴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告诉我们,思想还有邪恶之分。既包括了像猿猴、猕猴、马猴代表的善良思想,还包括,飞鸟走兽所代表的不良思想。例如,诚信与撒谎;助人为乐与害人害己等。
小说通过猿猴、猕猴、马猴、君臣佐使、飞鸟、走兽等词句,介绍了思想的分类、等级以及善恶。告诉我们,思想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而是一个善变的概念。这种变化包括类型、大小和善恶。
小说继续描述,美猴王带领众猴享乐天真,转眼就是三五百年,真可谓乐在其中。一日,与群猴喜宴之间,忽然忧恼,堕下泪来。经众猴反复追问,猴王才说出烦恼的原因,竟是担心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枉生世界之中,竟然不得久注天人之内!
享乐,即享受快乐;天真,可引申为单纯、朴实、直率,表达了浅显的人生阅历;三五百年,表达时间过得很快的意思。小说通过描写美猴王带领众猴在山中享乐天真,转眼三五百年。告诉我们,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当事人转眼就长大成人,再也不能继续浑浑噩噩的生活下去。否则,必定是一个庸庸碌碌的平庸之人。
年老色衰,指女人因上了年纪而衰老;身亡,就是死去的意思。小说通过描写猴王担心年老色衰,被阎王钩去魂魄而亡,白白在世界上走了一遭,介绍了思想的短暂特性。告诉我们,并非什么样的思想都可以长生不老,只有那些经过实践检验,具有真理特质的思想才能长生不老。而那些庸俗的、浅显的思想会随着时间很快就消失了。
小说继续描述,众猴听了猴王的话,一个个掩面悲啼,嚎啕大哭,都担心某一天死去。此时,跳出一个通背猿猴,说:“大王若是这般远虑,真所谓道心开发也!如今五虫之内,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所管。乃是佛与仙与神圣三者,才能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但他只在阎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猴王听了以后,满心喜欢,说:“我明日就辞汝等下山,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嗨,就是这么一句话,顿教跳出轮回网,致使齐天大圣成。众猴鼓掌称扬,都说:“善哉,善哉!我等明日越岭登山,广寻些果品,大设筵宴送大王也。”
通,即通达、没有障碍的意思;背,即相反的方向;猿猴,代表的是思想。小说通过通背猿猴跳出来出主意,告诉我们,当事人的思想逐渐升华,开始认识到正确想法的重要性。
道,指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心,即思想;开发,即通达的意思。小说借通背猿猴的口,说美猴王实现了道心开发。告诉我们,此时此刻,当事人已经度过了混沌状态,开始向着探索事物规律的方向进发。
佛,即光明的思想;仙,即正确的做事方法;神圣,即高尚的道德。小说借通背猿猴的口,告诉我们,世界上只有佛与仙与神圣才能躲过轮回,长生不死。也就是说,虽然大脑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想法,但只有那些遵循做人、做事和修心原则,并且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思想,才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就像孔子、老子的思想等就是长生不老。
海角,指突出于海中狭长形的陆地,常形容极远僻的地方;天涯,指极为遥远的地方。小说通过美猴王发誓,即使云游海角,远涉天涯也要找到能够长生不老的思想。告诉我们,真正找到做人、做事和修心的正确思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付出极大地努力方可实现。
小说通过描写通背猿猴告诉美猴王,只有到人世间找到儒道佛,才能实现真正的长生不老。告诉我们,一个正确思想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乃至一生的学习和努力的过程。
小说继续描述,美猴王下定决心走出花果山,到阎浮世界中去寻找儒道佛。众猴大摆宴席给猴王送行。然后折些枯松,编作筏子,再取个竹竿作篙,收拾些果品之类,供猴王路上食用。美猴王告别了众猴,独自登筏,尽力撑开,飘飘荡荡,径向大海波中,趁天风来到南赡部洲地界。
阎浮,泛指人间世界,即善良和邪恶并存的地方。小说介绍,美猴王只有到阎浮世界中,方可找到儒道佛。告诉我们,要想真正找到做人、做事和修心的道理,就不能只是躲在家里闭门造车,必须投身到广阔的社会里面,接受社会上各种思想的洗礼。
天,即地面以上的空间;风,即空气流动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合在一起,天风表达了当事人求学的欲望。小说通过介绍美猴王趁着天风漂洋过海,来到南赡部洲。告诉我们,当事人的求知欲望,使得其历尽千难万险,从社会这座大课堂不断的汲取知识的养分。
南,指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赡,供给人财物的意思;部,指全体中的一部分;洲,本意是指水中的陆地,引申为地球上陆地的划区。合在一起,南赡部洲表达的意思是:这是一个对思想产生影响的地方。小说通过描写美猴王漂洋过海,来到南赡部洲,告诉我们,当事人从家庭走入了社会,将从社会大家庭中汲取知识的养分,学习各种生存的技能。也就是说,小说通过南赡部洲,引出了社会对当事人思想的影响。
小说通过阎浮世界、天风、南赡部洲等词句,介绍了当事人已经从家庭踏入社会,到社会这所大熔炉中学习和成长。告诉我们,社会环境也是人们思想形成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有诗为证:
天产仙猴道行隆,离山驾筏趁天风。飘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
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意思是,具有智慧之根的思想独自离开家乡闯荡社会。他从小就立下远大的理想,他遍游世界,寻找能够长生不老的秘诀。在闯荡社会的过程中每一次的所见所闻都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在这种无忧无虑的学习环境中逐渐成长起来。只要坚持不懈,料想必定会遇到能够教育他的人,开发他的聪明才智,帮助他悟出人生真谛,为人生的成功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
猴王代表的是当事人的思想,表面上看猴王是因为恐惧死亡而离开花果山。其实思想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为日后的成功打下基础。用通俗的话说,社会也是思想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人不仅是生物的,更是社会的。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文化的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说的就是社会环境对思想的影响。
小说继续描述,猴王来到南赡部洲,穿州过府,学人礼,学人话。他朝餐夜宿,一心寻访佛仙神圣之道,定要觅个长生不老之方。但所见之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没有看到一个能够长生不老的人。
州,即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府,旧时官吏办理公务的地方。合在一起,州府表达的意思就是各种不同的知识。小说通过描写猴王来到南赡部洲,穿州过府,不停学习。告诉我们,思想的形成离不开社会这个环境。
学人礼,学人话:即学习基本的礼节和语言。小说通过描写猴王在南赡部洲穿州过府,学习人的基本礼节和语言,告诉我们,社会就像一个大染缸。不仅能够让人们学会各种生存的技能,还会将其思想染出不同的颜色。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就会形成不同的思想。
名利,即名声与利益。小说通过描写猴王在南赡部洲所见之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告诉我们,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争名夺利。有的人为了名利,可以出卖国家,出卖肉体和人格。这些都是社会上存在的不良思想。这些不良思想对当事人思想的形成必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小说通过穿州过府、学人礼,学人话、为名为利之徒等词句,告诉我们,社会上不仅有善良思想,还存在着各种邪恶、丑陋的思想。这些不良思想不知不觉在当事人的思想形成过程中打下烙印,成为当事人日后成功的绊脚石。有诗为证:
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意思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着看重名利的现象。人们为了名利而忙忙碌碌,认为活着的意义就是为名为利,对名利的追求犹如骑着驴骡想着骏马,欲壑难填;已经官居丞相了还在想着称王称侯。君子爱财取自有道,如果赚钱仅仅是为了生活之需,根本不需要每天担惊受怕。虽然人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现实中却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做到,因为都想拼尽全力为子孙留下一份丰厚的家产。
小说用南赡部洲来代表现实社会,为我们描述了一幅社会环境对思想的影响。告诉我们: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同样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能让人锻炼成长,也能让人沾染上一些不良的习气。既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训条,也有信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现实表现。思想形成的过程,不能离开社会而孤立的存在。思想形成过程是其内在因素同其生活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社会不良现象从四面八方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小说通过美猴王来到南赡部洲,寻找儒道佛的过程,将社会环境对思想的影响表现的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