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喜欢写儿歌的人,觉得所谓的灵感来了,拿起笔就写。但创作了很多的作品,不但都称不上经典,有些作品中的人物甚至没有生命……
前些日子看到一首题为《煮汤圆》的儿歌,作者以元宵夜为背景,表达了孩子孝敬长辈的一点一滴。请看:
月儿圆,挂树尖,
妈妈给我煮汤圆。
我盛一碗给奶奶,
又热又大多新鲜。
妈妈乐得眯起眼,
长辈先吃第一碗。
乍看这首作品还真的不错。歌颂了孩子尊老的的传统美德。然而,这样的作品中的人物却是死的,没有生命。原因有二。开头两句作为“起兴”,“起”是指开头,“兴”是先言他物,以引出所咏之物。没有一点毛病。第三句也完全说得过去。到了第四句就显得牵强了。煮汤圆的人是妈妈,乐得眯起眼也是妈妈。这里的“奶奶”岂不成了一个摆设?我尝试着做了一些修改,请看:
月儿圆,挂树尖,
妈妈给我煮汤圆。
我盛一碗给奶奶,
让她尝尝甜不甜。
奶奶乐得眯起眼,
亲亲我的小脸蛋。
经过这么一改,儿歌中的“奶奶”就活了起来。妈妈煮好了汤圆,“我”先盛一碗端给奶奶,你看儿歌中的“奶奶”,她没有说汤圆的口感如何,而是微笑着亲了亲可爱的孙子。尽管奶奶没有夸妈妈的辛劳和汤圆的味道,却非常含蓄地把一家人相亲相爱、尊老爱幼的和谐气氛表现的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不仅仅是让儿歌中的“奶奶”活了起来……
再看这首《荡秋千》,作者是这么写的:
花蝴蝶,真好看,
柳条上面荡秋千;
风宝宝,嘴张圆,
秋千荡得高又远。
其实作者已经把他所要表达的东西完全表达出来了。只是思路不够开阔,表达受到了约束而已。第三句“风宝宝,嘴张圆”一句让人很难揣摩,风,是没有形状的,怎么张圆嘴呢?读起来不但别扭,也不符合逻辑呀!第四句“秋千荡得高又远”也是如此,一根柳条能荡出多高、多远呢?尽管是作者的夸张和想象,还是足以说明了作者的创作手法不够老道。
夏天的主题除了石榴、荷叶、池塘和火辣辣的太阳以外,应该属于吵人的知了和柔美的柳枝了。前者的“花蝴蝶,真好看”不是很现实。谁见过柳条上落着一只花蝴蝶呀?蝴蝶落在花朵上才比较现实。在美术或影视作品中,柳枝上落得应该是知了。如果儿歌朝这个方向稍加改动,如:
知了宝宝叫得欢,
拽着柳枝荡秋千;
风儿一旁使劲推,
你瞧他们多悠闲。
知了本身的重量坠在柳枝上,能使得柳枝荡得更远。而原作的“花蝴蝶,真好看”一句似乎和后面没有什么联系。你想,好看的蝴蝶落在柳枝上的形象和夏天有什么必要的关系呢?修改后的“知了宝宝叫得欢”显得就更合理了。还有,原作的“柳条上面荡秋千”一句中只有一个“荡”字,表现的只是柳枝上有一只很好看的花蝴蝶而已。缺少了动词,没有交代清楚蝴蝶是死的还是活的。
修改后的“拽着柳枝荡秋千”中的一个“拽”字,就使整首儿歌显得更合理,更传神了。同时也让这首儿歌也有了艺术生命。炎热的夏天,一丝凉风会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快意。别忘了,悠闲自在的生活更是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中的人们的向往和追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