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散文繁荣的原因。
1、经济原因:周平王东迁后,由于生产工具的进步,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商业的发达。各诸候国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兵强国富。
2、政治方面:东迁之后,内忧外患,王朝日益衰微,天子已逐渐失去对诸候的控制,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3、文化方面:“天子失宫,学在四夷”。一直为贵族王官所垄断的文化,此时下移,与“官学”对立的“私学”纷纷而起。
一些有责任心的读书人,纷纷游说,著述,“百家争鸣”的文化环境,促成了诸子散文的繁荣。
二、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文集是《尚书》,是以记言为主的古史。今文《尚书》二十九篇,古文《尚书》在汉武帝时出现。伪《古文尚书》《逸周书》向来被视为《尚书》的余篇或逸篇。
三、《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孔子修订,始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
四、《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古文春秋左氏传》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比《春秋》多出十三年。相传作者是左丘明。
《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为古文,《公》《谷》为今文。
五、《左传》的文学特色。
1、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
2、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
3、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4、善于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
六、《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全书二十一卷,分别记载周王朝及鲁、齐、晋、郑、楚、吴、越各国的史实。起于周穆王,止于鲁悼公。以记言为主,故称《国语》。相传作者也是左丘明,后人称《左传》为春秋内传,称《国语》为春秋外传。
七、《战国策》杂记东周、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经西汉刘向整理编订,成三十三篇,定为现名。
八、《战国策》的文学特色:
1、铺张辨丽、夸饰恣肆的风格。
2、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如《触龙说赵太后》。
3、摹绘人物,形貌毕肖。
4、引譬设喻,善用寓言。比喻如“狡兔三窟”“唇亡齿寒”“抱薪救火”,寓言如“狐假虎威”“画蛇添足”“南辕北辙”。
九、先秦诸子散文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1、春秋末至战国初,有《老子》《论语》和《墨子》。《老子》简篇短幅,《论语》也多为简短的语录,但都辞约义富。《墨子》始有论说文的基本规模,但质朴无文。
2、战国中期,有《孟子》《庄子》。往往是长篇大论,说理畅达,文辞富赡,很多篇章形象生动,比喻、寓言叠出,有较浓厚的文学色彩。
3、战国后期,有《荀子》和《韩非子》。它们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彻,是先秦说理文的高峰。
总起来看,先秦散文的发展趋向,是由简而繁,由疏而密,理发和逻辑不断增强。
十、老子及《老子》简况。
老子比孔子同时而稍早。
《老子》是道家学派开山的理论著作,篇幅简短,文学价值不高,有两点可介绍:(1)形象化的说理。(2)语句上的韵散结合。
十一、孔子及《论语》简况。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主“仁”倡“礼”,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论语》主要记录了孔子的言行,兼记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论集。《论语》编篡成书最早也在春秋战国之际。在汉代,《论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本子:《齐论语》《鲁论语》和《古论语》。我们今天看到的是《鲁论语》。
十二、墨子及《墨子》简况
墨子名翟,是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家在先秦时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子大约生于孔子之后,孟子之前,《汉书·艺文志》著录《墨子》七十一篇,今存五十三篇。兼爱和非攻是墨子思想的核心。
《墨子》文章的特点:
(1)由小及大,连类比臂,逐层推理。如《非攻》上篇。
(2)质朴无华,造句遣辞口语化。如《兼爱》。
十三、孟子生产及思想:
孟子,名轲,邹人。作《孟子》七篇,而《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所多之四篇,被称为《外书》。孟子主张行“王道”,施“仁政”。后世往往以孔子为“圣人”,以孟子为“亚圣”,“孔孟”并称。
十四、孟子文章的特点:
1、它的雄辩色彩。
一是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引导对方不知不觉地投入到自己设置的机彀中来,便对方心悦诚服。二是气势平沛,是非鲜明,一旦对方被纳入机彀,便铺张扬厉,纵横恣肆,步步紧逼,不给对方辨驳的机会。如《滕文公上》
2、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
(1)典型事例,如《齐桓晋文之事章》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实。
(2)比喻的例子更多,如《齐桓晋文之事章》中“为长者折枝”。
(3)寓言故事,如“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楚人学齐语”。
十五、庄子生平及思想。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人。庄子“崇尚自然,但否定一切事物的存在,齐同万物的差别。”
十六、《庄子》简况。
《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现在通行的《庄子》是郭象注本,包括《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自作,《外篇》和《杂篇》则基本是其弟子和后学所作。《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
十七、《庄子》的文学特色,即《庄子》的寓言特色。
1、奇幻谲诡的想象。如鲲可以自由变幻体貌,由鱼而鸟。
2、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画。《庄子》塑造了众多形形色色的艺术形象,往往能用很少笔墨写出人物鲜明的形神特征。
3、细腻逼真的描写。《庄子》在阐释义理时,虚构了许多光怪陆离的艺术形象,又有非常细腻逼真的“工笔”。
4、谐趣和讥刺横生。如:“ 得腐鼠”讥刺惠施怕人与他争夺相位的俗态。
十八、荀子生平及《荀子》简况。
荀子,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是先秦最后一位儒家大师。荀子隆礼重法。
《汉书·艺文志》著录《孙卿子》(即《荀子》)三十三篇,今存三十二篇,多为荀子自著。
十九、《荀子》说理文特色。
1、先秦说理文发展到荀子,已经成熟。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辟。如《劝学》。
2、从文学观点看,荀子说理文值得注意的则是它长于比喻而少用寓言的特点。
二十、《荀子·赋篇》存有礼、知、云、蚕、针五篇赋作。汉代人即把荀、屈当作赋的始祖。
二十一、韩非生平及《韩非子》简况。
韩非,战国末期韩国公子,《汉书·艺文志》著录《韩子》五十五篇。
二十二、韩非子说理文的特色:明切犀利、冷峻峭拔而极善分析,条理严密,议论透彻。
二十三、韩非子寓言的特点:
1、韩非散文最具文学色彩的是它的寓言。《韩非子》是先秦诸子著作中使用寓言最多的,共有三百多则。
2、韩非的寓言,往往是彩历史故事的形式,阐明道理,表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