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那点事儿(一)

  汽车那点事儿(一)

  从机场出来,一路向南开去,西面是大海,一片湛蓝,波光粼粼,远处是星星点点的白色船帆,几只海鸟在近海低空飞翔。阳光朗朗地照耀着,通透明亮;天是蔚蓝色的,水洗一般,几朵白云点缀其间。路两旁是高大的桉树和一些不知名的热带植物,与不远处的低矮建筑形成奇妙的对比。摇下车窗,大口大口呼吸着新鲜空气,一吐在飞机上和入关大厅的郁闷之气,精神为之一振。

  这条路是郊外公路,我注意了一下沿途的限速标志,最高80,最低50。公路随山坡就地势修建,有一些起伏,但感觉还比较平坦。公路最宽处双向八车道,最窄处双向两车道,在十字路口、丁字路口和转盘处车道会增加一两道。中间的隔离带,有的四五米,种有植物;有的仅一米,只有路沿石和沙石;有的还不到一米,只有两条或一条白线。进入居民区,街道中间没有隔离线。街道就是一条宽六米左右的路。一路上除了限速标志之外最多的就是“Keep Left”(保持左行),这是为了提醒在澳自驾游的外国旅客。由于澳洲交通是左行,所以在转盘处右拐弯要转圈,这里的红绿灯不多,郊外公路的转弯处大部分是转盘。

  在有些地段行车要注意,因为车道会随时间变换,由架在公路上空的信号灯指挥。有条路的一段是双向三条道,在上午上班时段是两条进城一条出城,之后就变成了一条进城两条出城。就是说,两边的道始终跑自己的一个方向,而中间那条道,一段时间朝一个方向,一段时间又反过来,朝相反方向,像一个繁忙的人,走过来,走过去。同时,它又是最幸福的,因为它领略了两边不同的风景。

  市区的路有专门的公交通道,地面写着“巴士专用上午7点至下午7点”。还有,人行横道的斑马线就是两条白虚线,与我们这儿一样的斑马线只在停车场可以看见。这里的公路标准也不统一,有的很复杂,有的则很简洁,我们经过的一条限速70公里的郊区公路,有的地段连路沿石都没有。

  在公路上另一个奇观是日本车,放眼望去,十辆中有五六辆是日本车,以丰田、本田最多。我问为什么会这样,女儿回答,价格不高、性能好、省油。她说,她这辆马自达3是2014年买的新车,日本原装进口,价格3万澳元。上班路程一个小时,每天一个来回,每月的油钱才100多澳元。

  在这里,特别要说一下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在市区和较大的郊外公路上有自行车道,宽约一米,在最外道,该道上画了一个自行车。女儿告诉我们,有自行车道的,自行车必须骑在道内;没有自行车道的,自行车要骑在汽车道内,如同汽车。你若要超,必须在另一个车道超,自行车相当于汽车。所以,如果只有一个车道,前面又有一个自行车,你只能开着汽车跟在后面慢慢走。当然,骑自行车的人必须戴头盔,小孩骑小自行车在游乐场玩耍也一样。

  在郊外的大公路旁基本没有人行道,也没有见徒步的人,我想,那些背包客到了澳洲怎么办?

评论
  • 澳洲对于我们来说,有点神秘,作者的笔下真实再现,栩栩如生,让我们领略了异国风情,并激发了我们的思考,读起来趣味盎然。


  • 语言朴素,引人入胜,问好罗主席!


    左岸桑榆 作者

    回复 @睡醒的月光: 谢谢!祝安顺!


  • 眨眼之间,表达的都是内心的真实感受!作者通过文字的世界让我们了解了澳洲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细节,也很让人神往去向那里。 同时也看出作者内心的善良,通过数次的足迹道出了真挚感悟,将一切记录下来,分享旅途的风景,让我们有与他一样的惊喜与感动!


    左岸桑榆 作者

    回复 @精馏段: 谢谢!祝开心快乐!


  • 眨眼之间,表达的都是内心的真实感受!作者通过文字的世界让我们了解了澳洲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细节,也很让人神往去向那里。 同时也看出作者内心的善良,通过数次的足迹道出了真挚感悟,将一切记录下来,分享旅途的风景,让我们有与他一样的惊喜与感动!


  • 潺潺流水的思绪介绍了花园般城市的点点滴滴,撩拨着没有出过国门的我的心。从自己住厌烦了的地方到别人住厌烦了的地方去感受不同的人生😜


    左岸桑榆 作者

    回复 @王宝宝: 谢谢!看了一遍,是不是有点收获,有点意外,有点不一样的感觉?世界那么大,你要出去看一看。


    回复 @左岸桑榆: 嗯嗯,世界这么大,我要去看看😂


  • 我赞赏澳洲医生的做法。其实像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是可以调动自身的免疫力抗过去的。在我们这里,只要你进了门诊医院,多小的病都给你输液,原因只有一个输液收的钱多,哪有什么人性化啊。人家澳州医生才是注重医德。


    左岸桑榆 作者

    回复 @凡尘一棵草: 谢谢!是的,人有天生的抵御病菌功能,过度的医疗会让人的机能退化。顺其自然是王道。


  • 我赞赏澳洲医生的做法。其实像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是可以调动自身的免疫力抗过去的。在我们这里,只要你进了门诊医院,多小的病都给你输液,原因只有一个输液收的钱多,哪有什么人性化啊。人家澳州医生才是注重医德。


    左岸桑榆 作者

    回复 @凡尘一棵草: 谢谢!


  • 我赞赏欧洲一生的做法,比如感冒发烧之类的病调动自身的免疫力多喝水多休息其实过几天就会好的。在我们这里,只要你一进门诊、医院,无论病情大小都给你输液,原因只有一个输液收的钱多,哪有什么医德得可言!所以澳州医生的做法才是比较人性化的。


  • 好文章,值得一读,


    左岸桑榆 作者

    回复 @慧子: 谢谢您的鼓励!


  • 读完此书,使我零距离地更加了解澳州的国情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及细腻的观察,向我们展示了一篇又一篇很的的散记,使我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希望以后能更多地看到这样的文章。


    左岸桑榆 作者

    回复 @慧子: 谢谢!愿您不虚此行,有所收获。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