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一个男人的故事

  ——为了曾经和她们一样遭遇的人,必须活下去,帮助那些生命中需要帮助的人,包括帮助那些生活边缘的人群。

  

  这天晚上,周愚心绪波动,怎么也睡不着觉,真正是卧不觉醒,无限思量。那小院又一次勾起她的回忆,增加了她对桦哥的思念,让她更加牵肠挂肚。

  想着现在桦哥他一个人在那古庙里一切可好……?他脆弱的身体现在是否有好转……?还有他一个人时会不会出现什么不好的事情状况……?

  哪怕是偶然一次?不不不……,不能不能,桦哥好着呢……!

  不能够有什么不好的,哪怕一次,也不能够……。她就这样自相矛盾的胡思乱想。

  今天在小院看到的一切情景,让她的思念好像在云里雾里,眼前实实在在天各一方的现状更加让她心疼。她实在按捺不下自己的这颗心,于是就到书桌前给桦哥写信了:

  “桦哥,今天我们去那个小院了,一见到那个让我们永远魂牵梦绕的小院,一下子就把我灵魂深处的那些那刻骨铭心的记忆,记忆里的所有故事都翻倒出来。那些过往,已经让你我没齿难忘。一切都没有变化,仍然是那田园的景色,永远是那飞绕着我们纯洁天真的气息,温馨可爱。

  姜安和汪函两个在那个小院玩的好开心,那无花果现在正好是落果季节,粉红色的好可爱,姜安给汪函摘了一个。姜安说无花果是天籁神物,是不可以随便食用的。可是汪函还是吃了,吃了那个香甜的天籁神物的无花果。

  呵呵,想起我们当时,总是用脏乎乎的手捧着无花果,共同分享那天籁神物,粉嘟嘟甜腻腻的无花果营养着当时食品匮乏的你我,在我们的体内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坐在葡萄藤下的石桌椅上,我觉得自己又变回为一个小姑娘。我甜蜜地想起咱们曾经度过的那些时日。桦哥,记得吗?因为我的贪玩,我好像永远都有写不完的作业,你为了我那写不完的作业,替我受罚受累的情景,好像就在昨天。见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都和以前一样,或者更加好吧。可是在我心里感受到的最真实的,却是物是人非的感觉,这个物是人非让人不得平静。

  现在夜已深,而我没有一丝睡意,我内心的那团火又燃烧起来。桦哥,你看,我都成为诗人了,呵呵,你可不要取笑你的愚妹哦,在梦里、在灵魂里,愚妹我永远是你桦哥的小女子,那曾经承载过你我最美好的记忆,是你我蒹葭值思的伊甸园。

  以往的梦想和怀念,在我灵魂的深处总是有着希望有着曙光,我现在觉得我有时候好像快成为一个柏拉图,在你我心灵里,有着我们共同的航行和港湾,我经常生活在我的精神旅程中,期盼着有一天我们能够共同抵达我们真实的港湾。

  写到这里,桦哥,我心里更加怀念你。我惦念着你,是因为我知道你永远照顾不好自己,永远只是为别人着想的多,为自己着想的少。我多么希望有一天我能够永远在你身边,就像你上次有病的时候那样,为你炖一窝汤,为你熬一锅粥……,不为其他,只为有你在我身边。我想那个时候,我将会是世界上踏踏实实最幸福的小女子。

  现在,我只能够在远方祝福我的桦哥,无论如何,为了你,为了我,桦哥你一定保重身体!一定要相信惟有那灵魂相互依托,才会让我们免受心灵的苦难。我现在心中有你,我就快乐,我就有信心,我就会不知道什么是孤独,什么是寂寞。桦哥,你也祝福我吧,祝福我睡个好觉,在梦里和你能够相见……。你的愚妹,你永远永远的愚妹……。

  周愚就这样,在对桦哥的思念中睡熟了。其实桦哥何尝不是苦苦的思念,每天晚上他也是看着天边的星星,为那遥远的天边的星星祝福祈祷。

  姜安开学了,每个周末都会来到周愚阿姨这里,他经常带汪函去公园、去展馆、去郊游、去歌舞厅……。他每一周都给汪函留有作业,语言作业。姜安下决心一定要帮助汪函过了语言这一关。汪函越来越懂事听话,很配合姜安的指导。

  在姜安大二的时候,汪函已经能够很流利地对话。汪函的绘画也需要提高,所以有一天姜安给周愚阿姨提议让汪涵入学,进行正规的学习,特别是绘画上,一定要拜师,才能够提高到一定的高度。

  周愚想起了司徒承德,他就在小城的画报出版社嘛。他们自从在一起喝了红葡萄酒后,司徒承德曾经几次和周愚碰面聊天,有时候也询问汪函的情况。现在姜安说起让汪函拜师,周愚她想起司徒承德曾经对她说过:今后不管有什么需要他帮助的事情,只管说,他尽力而为。 而且他司徒承德总是在说了那句话后,依然憨憨地补充一句:“老同学嘛!”呵,很是朴实诚恳。于是周愚给司徒承德这个老同学打电话了,想听听他的想法。果然不错,司徒承德答应周三下午一起见面聊聊。

  司徒承德准时到达约定的茶秀馆,下午这儿是很安静的。司徒承德一身西装革履,还原了以前年轻时候的干练风度,他憨憨的笑容,让人有一种信任感。

  老同学相见直切主题,周愚说出了汪函现在的状况,说想让女儿进入正规学校学习绘画,甚至有机会想拜师,提高汪函现在不前不后的绘画状态。司徒承德一口答应,说在他的工作圈里认识许多美术专业学校的老师,他对周愚说:“这样吧,我先了解一下进入学校需要具备的条件和要求。第一步先解决如何进入美术绘画专业学校,第二步寻找一个合适的绘画大师拜师。哈哈,当然,这拜师是个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有时候也是需要缘分的哦。” 司徒承德诚恳爽朗地说出了自己的计划,让周愚非常感激,也感受到男子汉果断的不拖泥带水的那种如山的沉稳坚毅。

  周愚这时候想到,总是他司徒承德关心帮助自己,怎么我从来没有关心过他呢?好像有一次自己问到过他怎么也会在这个小城工作,因为记忆中他是在省城工作的,所以周愚在谈好了汪函的事情,就顺便对司徒承德问道:“看,只是让你帮忙关心我,我都没有好好关心过你这个老同学的情况。呵呵,我就像是无心无肺的人一样。”

  司徒承德坦然地笑笑回答道:“是的,你问过我怎么也会在这个小城工作,当时咱们刚刚再次相聚,不想打破难得的好心情,还有那么好的气氛。其实,我,很简单,现在独身一人,两袖清风一身轻……。”周愚没有想到会是这么一个干脆利落的结果,当时一愣就脱口而出:“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你怎么是一个人?那爱人呢?孩子呢?……好像听说你曾经是咱们班最早结婚的。怎么,现在,一个人……?”

  司徒承德沉默着没有及时回答,看来好像是非常沉重的回忆。以司徒承德的性格,能够感到这么为难,想必是有过非常沉重的故事。周愚不知如何是好,乖巧的不敢再言语,她给司徒承德的咖啡杯里再续满咖啡。司徒承德突然头歪了歪,轻轻地摇了摇,嘴巴似笑非笑地咧了咧,然后直面对着周愚说道:“确实,不知从何谈起,过去了很久很久了,我平日是不敢轻易的去揭开它……。”

  他喝了一口咖啡,好像是要振作一下精神,可是又皱了皱眉,于是,他给周愚讲述了一个男人的故事:

  “是的,你说的对,记得那时候,我是咱们班结婚最早的一个。就在那次给你践行聚会后,你去了西部一个大草原,我随后也和咱们班两个同学去了甘南山区下乡。那里除了咱们学校还有其他几个学校的学生,刚刚到那山区里,同学们经常串队,不分从什么学校来到这里,只要是一起下乡的就互相串队,你来我往的很是热闹。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和她相识,她是省城三中的学生,比我们低一届是初二学生,叫苏秀文。

  三年后,我们同时从山区被招到省城一个器械厂工作。进厂后不久我们就结婚了。所以在当时我是咱们班第一个结婚的,但是我们约定暂时不要孩子,先好好工作几年。我在车间很快就被提升为工段长,同时入了党。第二年我顺利被厂里推荐上了工农兵大学,更加幸运的,是北京的一个工农兵大学。我就这样一步登天到了咱们首都,毕业后也就在北京工作,落户在北京。我在北京上学的第三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把我爱人苏秀文也调到北京工作。那时因为两地分居我们一直还没有孩子,我们约定等到我大学毕业,工作安定后再生孩子。

  我学的是文科,一九七五年毕业后就被招聘到北京画报社当新闻记者。同时那年,我们也孕育了一个我们可爱的宝贝,一个胖乎乎的儿子进入我们的家,使这个家更加充满了欢乐。

  ——命运对我真是太关照了,我当时觉得我是一个幸运儿。

  没有想到,一九七六年,就在我刚刚工作的第一年,中国发生了世界震惊的天安门四五运动,我的灾难就此开始。四五运动是源于全国人民对尊敬的周恩来总理的悼念。但是四人帮压制广大人民群众悼念周总理,加紧他们窜党夺权的预谋活动,激起人民群众的强烈抗议。

  一九七六年四月四日,从一大早开始,人们就陆陆续续从北京城的四面八方涌来,人们自发积聚在天安门广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献花圈、贴传单、作诗词等等,悼念周总理,声讨四人帮。

  那天,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北京有上百万人自觉来到这里,只见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四周摆满了鲜花。有的人来天安门广场仅仅是给周总理送一朵鲜花、有的人来仅仅是写一首小诗献给周总理。前一天我们出版社领导组织全体员工专题开会,说这两天在天安门广场前有一些坏分子捣乱,现在情况不明要求大家不要去参与。

  四月四日那天我因为之前和一个印刷厂约了有关图书印刷的业务事情,一大早我坐公交车路过天安门,看到已经有许多人集聚在那里,长安大街上有许多步行的人正在往天安门广场走去,广场上已经摆放有花圈等等。

  到了下午我办完事情往出版社回去的时候,公交车在行驶到天安门广场时已经过不去了。于是我下车,随着人流在天安门广场看起诗歌词赋等等。也许是职业病吧,看到这个纪念周总理的场面很激动很兴奋。人越来越多,人流把我拥挤到天安门城门楼下的金水桥边,当时人多的已经走不动了,于是我就靠在桥栏杆上歇歇脚,想着一会人流松动我就可以走人离开这里。不一会儿天就开始慢慢暗下来,那时我们刚刚有了一个半岁的儿子,每天我爱人下班把儿子接回家,我要帮忙做晚饭,所以急得想走出去,可是还是动不了。

  既然出不去,我就仍然和大家一样,激动在那个气氛中,拿出记者平日就随身带着的照相机拍了几张激动人心的照片,和左右不相识的人搭几句话。殊不知当时已经有便衣警察进入混在这人群中,对于我这种记者形象的人,又是刚刚从学校毕业激情高涨的人,自然就被盯上了。可是我并不知道,仍然一边拍照一边和左右的人一起高谈阔论,也就是悼念总理反对四人帮之类的话。

  晚上十点左右,人群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周围积聚的越来越多,金水桥这边稍微好一些,我惦记儿子,于是努力的往外挤,感觉也有几个人像我一样的随我往外挤。我家在天安门西边,我就奋力往西边挤去,可是不知道怎么我总是被人流不自觉的朝东边挤去。拥挤到东边文化宫路口,突然,我被身边两个男人架起,飞快地窜进文化宫那条街,然后把我塞进停在街边的一辆汽车里。这之间一分钟都不到,一开始我当是人流拥挤造成的,等到我意识到什么的时候,已经被塞进车里。车子启动,就往那条街里面开去。我马上强辩起来说:你们搞错了吧,我是画报出版社的,并且拿出我的记者证给他们看。

  我身边左右两个人,其中一个拿了我的记者证看看,然后交给前面座位上的一个人。那个人看看,就把我的记者证夹在他的一个公文包里。任凭我怎么解释,他们就是不搭理我。有半个小时吧,车子开进一个院子,挺大的一个院子,后来才知道是公安局的一个分局处。我被带进办公楼二楼的一间房子,一个大办公桌后面坐着两个人,其中一个问话,另一个记录。常规的问询:姓名、年龄、什么单位、职业等等。问完这些以后,那个人又问我今天去天安门广场干什么……?我就回答说是“路过”,下来又问及我做什么事情要路过天安门等等,还没有等待我回答完毕,就被站在我后面的一个人制止住了,说:行了,今天就说到这里。

  我解释说你们一定弄错了,我要赶回家做饭,家里有一个半岁的儿子在等我回家……。可是他们根本不搭理我,接着我身后的那个人把我照相机、打火机、钱包等等身上的所有东西拿出来放在一个塑料脸盆里,然后听见桌前刚刚讯问我话的那个人说道:送307房。我挣脱拉着我胳膊的那个人继续在强辩,这时听见外面脚步声,又有一个和我一样状况的人被带进来,我被推搡着出了门。就这样,我莫名其妙的被逮扑了,第二天就送到拘留所,开始正式讯问,开始了我的监狱生活。嘿,这只是我苦难的开始。”

  司徒承德他沉默了一会,喝了一口咖啡又说起来:“我做梦都想不到我这个幸运儿竟然会深陷囹圄,而且是莫名其妙地不知道自己的罪名。仅仅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我的所谓证据,——我拍摄了四五天安门广场的照片,因为这些个该死的照片,我竟然被判十年徒刑。

  我在拘留所里天天想着,我现在要坐牢了,苏秀文会怎么样?儿子会怎么样了?他们现在都怎么样了?

  我的心,绞的那个痛……,彻骨的那种痛……,绝望的无奈……,让我一下子老了十岁。

  等到我反革命分子的判决书下来后她苏秀文才见到我。她整个人儿瘦了一圈,没有责怪我,只是落泪,说她尽力了,仍然无法帮助我出去……。我听了泪流满面,失声痛哭,对她说:我是冤枉的;你们母子两个今后怎么办呐?

  后来我才知道,四五运动被中央定性为反革命事件,全国上下各单位学校机关企业每天学习开会讨论批判。整个中国被笼罩在黑色恐怖中。像我们这些反革命分子的家属天天是提心吊胆,在夹缝中低着头工作生活。

  苏文秀长的漂亮,在甘南下乡,知情们都叫她青花,之前在学校是校花,在单位叫厂花。这个厂花苏秀文当时在她们单位是行政部工作人员,以往行政部主任就对她有不善之心,总是在没有人的时候对她言语不尊,骚扰她。她有几次回家给我委屈的诉说,我总是大道理一套,让她自己一定摆正位置,好好工作。其实暗地里我已经在想方设法想把她调离这个单位。

  得知苏秀文现在是反革命分子的家属,那个主任就更加明目张胆千方百计地接触她,经常虚伪地给她打饭送水。有一次刚刚下班,天就下起暴雨,苏秀文刚巧没有带伞,又急于接儿子,站立在单位门口想避过这阵子大雨再走。主任刚巧出来,马上提她撑伞,非要一起接孩子,苏秀文无奈也不好意思伤了主任的好心,就这样接了孩子又送到了家门口。苏秀文说了许多感激的话,主任却拿过来苏秀文的包,说:你抱着孩子不方便拿包,我帮你拿着,送你到楼上。就这样,他们一起进入家里。

  那天主任想住下来,最后遭到苏秀文一记响亮的耳光,并且用一把小凳子把他摔打出了屋门。那段时间由于四五事件全国上下反右,各个单位员工天天学习开会发言表态,她们单位也是天天的会议。在一次讨论会上,主任在做总结的时候,说苏秀文是反革命家属,同流合污,言论反动,让大家批判她。

  苏秀文一下子愣住了,她知道是什么原因,于是就看着主任的眼睛说:我没有反动,我爱人也是冤枉的……。话没有说完就被主任打断说:看这个反革命分子气焰嚣张,今天晚上就召开全厂大会,就地批判。又说,决不能够姑息这个反革命分子家属的反动言论和她的嚣张气焰。

  那天晚上批斗会后,苏秀文很晚才接儿子回家,当她拖着疲倦的身体抱着儿子走近家门口时,看到那里站立着那个猥琐的主任。看见了苏秀文那主任呵呵一笑说:“我今天也是出于无奈,秀,你不要放心上,你今天只要留宿我,我,我明天就帮助你平凡。”苏秀文当时气的就狠狠地对着他的脸吐了一口唾沫,嘴里狠狠地骂道:“无耻,无耻至极。”主任恼羞成怒,抬起胳膊用衣袖揩拭了脸上的唾沫,恶狠狠地说:“你等着瞧。”说完转身离开。

  三天后单位贴出文告,开除苏秀文党籍,免除行政职务,暂时回家反省自律。苏秀文愕然,她哑口无言,回到家里一夜未眠,气愤的悲痛欲绝。第二天一整天,她像瘫痪了一样,她觉得自己像被剥光在光天化日之下,耻辱让她绝望,浑身的血往上冲,窒息让她喘不过气来。那一整天她滴水不进,耻辱、愤恨缠绕着她的灵魂。

  晚上,一阵敲门声,苏秀文从猫眼里看到是主任。她猛然想起在阳台杂物箱子里有一把三棱锉刀,一把长长的三棱锉刀。她踮起脚尖轻轻走到阳台拿出锉刀,一只手紧紧握住那把锉刀藏在背后,然后过去打开屋门让进主任。

  待她关上门,转身使出洪荒之力就向主任狠狠一刀刺去,直达心脏,顿时血如喷泉,那主任没有一点反抗当即倒在地上。苏秀文蒙住了,眼前一片昏暗,看着那喷涌的灰色血液从胸口往上冒,落在身上又流在地上蔓延开来。她苏秀文这时才清醒过来,知道闯大祸了。她睁着大大的眼睛,嘴巴大张,呆呆地站立在那一堆黑色的血流前不知所措。她浑身发抖,一身冷汗,站立在那里摇摇晃晃几乎晕倒……。

  后来,她听见儿子的哭声,她颤抖着跑到五斗柜前从抽屉里拿出仅有的一张一千元存折和贰佰元现金,那是我们当时的所有家当,然后她扑到床上抱起儿子跌跌撞撞地走出屋去。她关闭好屋门,直奔火车站,买了回省城娘家的火车票。

  第二天到了自己的家,看到了自己的妈自己的爸。她对爸妈说她自己要出差,把儿子送回来,望娘亲帮忙照看一下。娘亲看见女儿带着外孙子回来,喜出望外,高兴都来不及,哪有不答应的。

  苏秀文本来想放下儿子就立即走,现在看着熟睡的儿子,她的心被割裂着。况且感到自己很累很累,就想着在家里休息一天吧。这一生的最后一天,她沉溺在母亲对她的爱和她对自己儿子的爱的享受中,享受了她一生的最后一次人间的天伦之乐。

  夜晚,迷迷糊糊朦胧中,她好像觉得自己在一个清澈见底蓝色美丽的湖水里,自由自在地和鱼儿一起嬉戏,她轻松地含笑和鱼儿一起继续往前游去。

  她一夜未眠,想好了自己的归宿。

  到了黎明,她轻手轻脚地把自己洗漱打扮好,在饭厅的桌子上留下了那个存折和身上所有现金,悄悄打开家门又轻轻关闭了家门。她离开了家,刚刚枴出巷子口,两个民警拷住了她的双手。

  她没有实现在湖里自由自在的梦想,让她受到了许许多多非人的皮肉之苦。听说她临刑前,身上多处筋骨都被打折打断,已经站立不起来;为了怕她呼喊,竟然残酷地被割去了她的舌头。最后,她五花大绑,在两个刑警的夹持下,在京都大街小巷游街后被枪决。

  一个反革命分子的家属,一个杀害了革命领导干部的反动分子,肯定是要受到法律严厉的惩罚。”

  司徒承德他扬起头,巴喳着溢满泪水的眼睛,喉头像是卡住了什么,吼喽吼喽地喘息,最后深深地喘了一口气。

  周愚憋着大气,默默地流泪,不敢动,也不敢出声,怕惊扰了他。稍后,她给他递了一杯新沏的热茶,他点点头表示感谢,有点歉意地抬起泪眼看了一眼满面泪水的周愚,好像这些故事让周愚她难过是他的过错似的。

  他喝了几口热茶,低着头,低沉着嗓子又开始说:“本来故事到这里就够惨的了,可是,可是,就在我平反前半年,也就是我在狱中呆了两年后,我的儿子在他的姥姥、姥爷家附近的一个幼儿园里食物中毒,不治身亡。”

  他痛苦地扭曲了脸,沉重的头深深地埋入他大大的手中。

  周愚惊吓的直接出声的哭了起来,而后她稍微能够控制住自己的眼泪就带着哭腔脱口而出的说到:“造化弄人……。”

  司徒承德抬起头,他使劲地摇摇头,好像要赶走那心中的恶魔,从齿缝里挤出了一句:“时代捉弄人……!”

  好长时间,他们都无法对视或者说话。后来司徒承德挺了挺腰,用双手使劲揉搓自己的脸,然后强颜面对周愚抱歉似地笑了一下,周愚看见了吓一跳,因为那个笑比哭都难堪。

  司徒承德悲泣地说道:“哎,过去十几年了,当人民日报向全中国宣布四五运动是革命运动,我们这些无辜者才得以平反。我从监狱出来,北京对我来说,已经是痛苦的不堪忍受的一场噩梦。物是人非,满目疮痍,所以我就毅然地回到我的故乡,回到这个小城。”

  “对不起,让我引起你这么多的痛苦……,”周愚抽泣着用哭腔对司徒承德说到。

  他则憨憨地扭曲着伤痛的脸一笑,似笑非笑,更加像是魔鬼的笑。他说:“憋了十几年,说出来也痛快点。其实,有些记忆说不说永远在心里,是永远抹不去、甩不掉的。”

  司徒承德喝了一口茶又说:“苏文秀因为我连生命都没有了,最后连我们唯一的儿子也失去了,我的生命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可是我还是苟且偷生。想着苏文秀她一定不愿意看到我的颓废,所以我痛定思痛,为了她们母子两个,为了曾经和她们一样遭遇的人,我必须活下去。去帮助那些生命中需要帮助的人,包括帮助那些生活边缘的人群……。我想,这就是我和苏文秀共同的愿望吧。我必须努力加倍工作,工作到筋疲力尽,心里才能够痛快点,才有机会去完成我们约定好的人神两界的愿望,——为了那曾经扭曲的遭遇不再有。”

评论
  • @秉舟前行,对不起,那天发错了,此文章确实写的很好,值得分享。


    乗舟前行 作者

    回复 @雷霆万钧: 哦!朋友您好!没有关系,谢谢支持鼓励。一起努力加油! 


  • 烂!


  • 此文章写的很好,值得分享。


    乗舟前行 作者

    回复 @滴水观音: 谢谢支持鼓励。


  • 文笔很好,学习了!希望有空的时候能帮忙指点一下《天赋者》中的不足之处😊


    乗舟前行 作者

    回复 @九月方寻: 谢谢啊!互相学习努力。我会去欣赏您的《天赋者》,互相学习鼓励!


  • 记录下我们和上一辈历史的文字,都是有心有情人的精神永恒!谢谢作者!!


    乗舟前行 作者

    回复 @kailin: 非常感谢您的共鸣,还有鼓励!!


  • 写的真实朴素,是有思想有爱的人


    乗舟前行 作者

    回复 @丽人: 谢谢支持,共同努力。


  • 看到上一辈人那个时代的情结,很感动,会细细的去品尝。赞一个!


    乗舟前行 作者

    回复 @应答: 感谢理解,感谢鼓励!共勉哦!


  • 写的真好。。


    乗舟前行 作者

    回复 @日月: 谢谢鼓励啦。共勉!


    回复 @日月: 泪眼朦胧地读完最后几章。作者用满怀深情的笔,象匕首一样剥开了那个疯狂的时代,生活在最底层那些无奈的人生。希望更多新作问世,我在乞盼!


  • 写的好呀。喜欢❤️,


    乗舟前行 作者

    回复 @人在他乡: 有共鸣,一起前行。


  • 一有社会气息。好。


    乗舟前行 作者

    回复 @淑香: 谢谢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