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节 粉丝汤店老板娘

  杨鸥走着走着,侧过头来和佳萌说,“这时间回去,会不会太早?他们俩应该还在客厅。咱们要不要吃点东西,刚才看到一家鸭血粉丝汤店,去吃一碗。”

  “我没问题,大小姐您怎么决定吃晚餐了?”

  “喝一碗汤,没有太多脂肪,还好了。”

  两个人推门进店,非常小的店铺,正对着门是料理间,老板娘是个年轻女性,正一手拿着捞粉丝的笊篱,一手哗啦着手机屏幕,看见她们俩进来,赶紧问,“欢迎光临,二位吃点什么?”

  两个人并排走到老板娘面前,抬头看着从屋顶垂下来的布幔上的菜品,种类很少,只有三种汤,除了鸭血粉丝汤,另两款分别是鱼丸粉丝汤和豆腐粉丝汤,两人各自点了一碗鸭血粉丝汤,用手机各自付了十三元钱。

  屋子里的座位是绕着三面墙壁安装的,为的是充分利用室内原本不大的空间,两人向后退了几步,做在高脚凳上看老板娘亲自煮食。只见她熟练的将一样一样的食材装在笊篱里放进一只冒着热气的不锈钢大锅内,然后一一将它们倒入碗内,最后一道工序是加汤,一边加一边问有什么忌口,两个人回答没有忌口,只见老板娘将汤倒入碗内后,又麻利的向碗内加入小葱、香菜、韭菜段,最后放了一小勺花生碎。

  两个人端着汤碗回到位子上,老板娘在柜台里说,“每个人还附送一只烧饼。”

  她俩顺着老板娘的声音往过去,柜台的桌面上放着两只黑色的小碟子,各自盛放了一只酥饼,咬一口,是椒盐味,与传统意义上的烧饼相去甚远,望着这只文艺范十足的烧饼,俩人相视一笑。

  刚做好的粉丝汤很烫,两人一边等汤凉,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这时间里陆续有几个女客人进店来吃,也和她们一样,点了一碗汤,被赠送了一只文艺范的烧饼,坐在高脚凳上一边看手机一边慢悠悠的吃。

  突然,门大开,一阵冷风卷进来,俩人转头定睛一看是一个送外卖装扮的年轻小伙子急匆匆的走进来。老板娘提高声音道,“怎么这么慢了,你可是来了,外面堵车吗?”

  小伙子回答道,“天晚了,又到年下,很多人都不接单了,回家过年了,人少了,活反而多了起来。”

  老板娘道,“这才几号,就开始回家过年了?身上不带钱,怎么回家过年啊?”

  小伙子说,“要不是看是你家的单子,我也不想接呢。外面堵车堵的很,一趟跑下来很费时间。”

  老板娘甩个带有几丝风骚的眼神过去,“我们家给的费用不算低呢,保证让你多赚钱好回家过年。”

  小伙子道,“不是这个意思,实在是太堵车了。现在有人家送一趟给八元的,还有给十元的,反正都是顾客出。”

  老板娘手里忙着做汤,“我这是小本生意,一份汤才卖十三元,如果快递费给到八元,都过半了。”

  小伙子可能觉得自己刚才说的话有些不对,没再说什么。放下手里抱着的头盔,侧着身子斜靠在柜台上,看老板娘做汤。

  老板娘熟练得很,将做好的汤装在外卖专用的一次性塑料碗中,盖好盖子,又将一只文艺烧饼装进透明的小袋子中,贴好开口处的玻璃粘条,用一只大塑料袋装好,扎好,推到小伙子的面前。

  小伙子拿着装着汤的袋子,刚要转身离去,被老板娘喊住,将一包牛皮纸裹着的东西递给他,并没有说话,小伙子接着,掂了一下,扬扬手,没有说话,转身出门去了。

  听着屋外摩托车启动的声音,杨鸥和佳萌心里猜,老板娘最后给的那包东西会是什么呢?

  此时店里没有新进来的食客,老板娘暂时将手里的笊篱搭在热水锅锅沿上,动手切着葱花和香菜,一刻也不闲着。

  两个人将目光收回到面前的粉丝汤碗中,看着鸭肝、鸭血、鸭胗、鸭肠、粉丝、青菜,满满一大碗,料可真足。

  “佳萌,赵岚和沈砚勋吵架吗?”杨鸥开启聊天模式。

  “好像是吵架的,你怎么知道?”

  “记得咱们第一次见面吗?为了辣椒酱的事,赵岚都没让沈砚勋插话。”

  佳萌回想着。

  “感觉他们俩三观不是特吻合啊,怎么就走到一起了?”杨鸥继续问。

  “你都不知道,我更不知道了,我的智商,也就配吃这碗鸭血粉丝汤。”

  “我不在公寓住啊,可是你在啊,发生了什么没看见?”

  “啊,我想起来了,沈砚勋把工作辞了。”

  “他也辞职了?”杨鸥大大吃了一惊,扭头看着佳萌。

  “确切说不是辞职,是压根没去上班,说什么他擅长的和那工作不太一样,赵岚知道了,大吵了一架。”

  “这么说,他现在不上班,和你一起在家?”

  “你别多想啊,我和他不一样,再说了我在厨房做馒头,他在客厅编程序,离的老远了。”

  “你在学习做馒头?”杨鸥的眼睛瞪得圆圆的。

  “也是刚开始学,他做督导,做的还行,什么时候你回去住了,做给你吃,也让你见识下我的新手艺。”

  “两天没见,学会蒸馒头了,现在会这手艺的女孩可没几个。”

  “是啊,其实很容易,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我想着开家馒头包子店,或者面包烘焙店应该也非常不错。”

  “你真有这打算?在国外,开家烘焙店,真的就可以让自己过的非常好了,我也寻思过。”

  “那咱们得买个电烤箱,现在差了烤箱。”

  “你真打算开面点店?”

  “我想开家书店或者咖啡厅,楼上居住,一层营业,这样,书、咖啡、面包、点心都有了,人生就可以过下去了。”

  “想法很好,但是不容易赚钱。”

  “够自己吃的就行。像这家店一样,虽然很小,也还好了,这些顾客够成本就差不多了。”

  “你没看老板娘多辛苦。”杨鸥压低嗓音说道。

  “是,看到了,手就没闲着。我想也许我吃不了这种苦吧。”

  佳萌说到这里,转头想看看老板娘在做什么,这一看,才发现老板娘也正看着她们。齐耳的短发,被汗水浸湿了的刘海贴在前额上,让发型略微有些乱。涂着眼影与口红的双眼和嘴唇,在灯光下微微闪着亮光,身上套着一件厨房工作衣,遮住了里面的服饰。

  从她们进门到此刻,柜台里都是她一个人,并没有看到第二个人,是压根就她一个人操持这家店呢,还是赶上她们换班,其他人没在店里呢?不得而知。

  繁华都市里,每一位女性都过得不会太容易,虽然外表光鲜亮丽。

  两个人吃完,和老板娘告别,推门往外走。

  这次,外面的天真是黑透了,街道上没有几个行人。两个人把肩上的围巾裹了裹,加紧往公寓走去。

  天一黑,路灯就显得格外亮,那些光线画着一根根的光柱,照射在地面上,反射着冰冷的光。

  走近了,俩人才看到一个路灯下一位老妇人还在买着小百货,地上铺着的塑料布上不外乎是鞋垫、手套、帽子、各种皮筋、发卡,老人坐在一只塑料小板凳上,看样子还在坚持等着购买的客人。

  佳萌停下脚步,伸手去拿一只发卡,杨鸥栏住她的手,说道:“这样的东西不好戴的。我的发卡你随便挑就是了。”

  佳萌推开杨鸥栏她的手,一边问价格,一边拿到了发卡。

  “这个五块钱。”老妇人发出苍老的声音,需要伸长了耳朵才能听清楚。

  佳萌从钱包里拿出五元纸钞,递给老妇人,“天这么冷,应该不会再有客人了,您赶紧收拾回家吧。”

  老妇人接过钱,并没有说回家还是不回家。

  佳萌再度说,“我们应该是回来晚的了,十点了,您赶紧回吧。”

  这句话佳萌说了好几遍,老妇人才幽幽地说,“我就住对过儿的楼里,穿的多,不冷,不碍事,不碍事的。”

  每当佳萌看到街边卖菜的卖小东西的老头和老妇人,就随便买一样,不为着用,只想着让老人们觉得把东西卖出去了,早点卖完,他们就可以回家了。也或许,他们原本是为了不回家,才弄点什么东西来卖,不为了卖,只为了有个理由呆一会儿。

  佳萌总是想,如果她没有上学,没有念书,坐在集市上看摊的妇人会不会就是她?她老了,会不会就是这样一位老妇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