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节 诗词的清晨

  赵岚熬夜一宿,临近清晨才隐约睡去,被闹钟吵醒时发现砚勋已经在厨房里忙活上了。

  “老婆大人,早上好。早上咱们吃面。”

  原来砚勋不发呆的时候是活泼可爱的。他身上围着围裙,脸上挂着殷切的笑容,如同瘦版大熊猫。

  赵岚并没有特别高兴,说,“早上要吃面包,记得和你说过。”

  “面包的,明天吃。今天的,吃这个。”砚勋模仿着日本人的说话方式,想逗乐她。

  “我吃不了这个。早晨吃太多汤水的东西,衣服该穿不下了,记得和你说过的。”

  妻子没能领情。

  砚勋已经知道赵岚有很多用餐习惯,比如中午不能多吃,吃多了,穿着套装坐不下,为了让穿着合适的不能再合适的衣服,能顺利坐在电脑前渡过下午时光,中午即便吃,也是有限选取西餐,量小在胃里不占地方。妻子这个习惯他已经有点不能接受,现在来了个早上也不能吃饭的习惯,真的是让他发愁她的每一天是靠什么支持下去的。

  他就不明白,赵岚为什么不能买大一码的衣服,好给吃饱的胃留出一个纽扣的距离。

  “老婆大人,那我给你朗诵一首诗歌吧,是昨天晚上看到的,而你一直在写邮件。”

  砚勋跟在洗漱的妻子身边,用播音员一般的音质朗诵着: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赵岚笑道,“不用再朗诵了,听着耳熟。”

  “听出来了?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元夕》。”

  她记起来了,辛弃疾是砚勋最喜欢的词人之一,除了诗词写的好,流传度广外,词人还是一名边关将领,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在文学创作方面,他不像陆游喜欢写作诗歌尤其是格式严整的七律,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词这一种表现题材上,以表达出更多激荡变化的情绪。

  她记得他们曾经共同念过辛弃疾的诗词,还有一首著名的《破阵子》。

  想到这里,她说,“还应该有一首,开篇第一句是醉里挑灯看剑。”

  对于诗词,她只记得这些断断续续的句子,不太能记得整首整首的诗句。他看她念了一句便停在那里,便接着念到。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听着他的朗诵,赵岚回忆起之前的日子。

  “作为奖励,老婆大人,把早饭吃了吧?”

  “还是不可以。”

  “看在我这么早起的份上,把早餐吃了吧?”

  “你吃吧,而且明天不用这么早起床好了,批准你多睡一会儿。”

  砚勋还要说话,被赵岚的一个飞吻截住。

  他拿过手机,用手机自带的扩音喇叭播放着他们共同喜爱的歌曲。

  赵岚觉得消失的日子随着这些流动的音乐,回来了。屋子里有人真好,空气会是循环流动而不僵硬的。

  她想到僵硬这两个字,她浑身上下都是僵硬的,从衣服到内心,无一例外。现在,随着砚勋的到来,这些僵硬的外壳开始消融,但是她有点害怕,怕硬壳消融了,但是她的新的羽翼却还没有长成。

  没有新的羽翼,她会掉在地上。只要能让她飞翔在空中,她不在乎是盔甲的外壳还是生动的翅膀。

  她如同一只鸟,要将每一分钟的时间用来飞翔,向着更高的方向,保证自己不从空中坠落下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