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还清在上海为珊珊买房子贷的房款,静文把岚山的房子卖掉了,但自己的户口却没有地方放了。静文打电话到宁波,想和母亲商量,能不能把户口迁回到宁波,放到南宁小区里来?
自从去兵团后,静文梦中都想把户口早日迁回宁波,这梦已做了三、四十年了,现在退休了,户口总可以回家了吧。可是母亲已老了,她让丽文处理静文户口的事,把静文打来的电话话筒交给了丽文。
丽文接过母亲递过来的电话,回答说:“外地户口现在不知道可不可以迁进宁波来,我先去打听一下”。
“我们这些知青都是从宁波出去的,当然可以迁回来的,只要有地方落实就行了。”静文对丽文说。
“现在宁波对“知青”这事早已处理完了,再也没有“知青”的说法了,所以我还是要去问问清楚才能答复你。你户口回宁波,还要和宏阳、宏波商量一下,看看他们同不同意你迁进来?”
“ 啊?......”
静文曾看到过母亲家里的户口本,除了母亲的名字外,上面有宏阳一家三口的名字和丽文一家三口的名字。 现在静文户口没地方放,要回宁波来,却要经过弟妹的同意?
为了能在母亲新买的房子里占上一额份,宏阳一家以女儿读书路太远为名,把全家三口人的户口都放进了母亲的房子里了,宏波离母亲家里近,没有借口挤不进来苦。丽文离婚后,把自己和女儿玲玲的户口全放到母亲的房子里来了,后来又把刚新婚的丈夫新伟的户口也迁进了母亲的房子,这房子的户口已有七人之多了。而静文要把户口迁回宁波,才是最迫切最正当的理由,却有这么高的难度。
丽文想:如果不同意静文的户口迁到母亲家来,这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宏阳和宏波处也不好交待。 她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新伟的姐姐在宁波拆迁办工作,丽文想把静文的户口落到父亲的老房子里去。然后再托新伟的姐姐,在南郊路拆迁安置时,把静文也算成拆迁户人口,父亲就多了一个人的户口了,二代人同住,就可以分到二室一厅的房子了。最主要的是可以打发静文,到父亲的房子去住了,以后就不会再来南宁小区和她“抢房子”了。
所以丽文对静文的户口问题就这样拖着,暂时没有了下文。
户口回宁波要进母亲的家里有这么难,但岚山这边的房子已卖出,催着静文快一点迁出户口。静文只得去和父亲商量,父亲说:“我已把鲁家原来的住房全部交出了,现在南郊路的房子和你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静文说:“爹爹,我不是要你的房子,我是户口没地方放了,只能迁回宁波来。”父亲说:“我房子太小, 已加不进任何人的户口了。”
什么歪理呀?就是不想让你静文占名额,因为房子快要拆迁了,怕静文占了自己的利益。
静文根本就没想过迁户口和住房有什么关系,她感到退休了要回宁波,岚山的房子卖掉了,户口只能迁出。迁到哪里去呢?也只有迁回到宁波呗,因为宁波的政策是允许老知青们,退休后户口回迁返城的。
可是现在这户口就是没地方放,至爱亲人之间就是这么势利。说实话,静文对父亲一直以来是很照顾的,为了父亲,她牺牲了很多,包括母亲对她有意见。但在这紧要关头,家里所谓的“亲人”就是这样的不近情理。
户口呀户口,当年知青们响应国家号召,每人还化了一分钱,就从宁波城里迁到了上山下乡最需要的地方去了,可现在,知青的户口却是这样的难以返回故乡。
无奈之下,静文只得和岚山原工作单位的头儿去商量,单位里的领导还算好说话,他让静文以集体户的身份把户口暂放在单位里。这样总算卖掉了房子,还清了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