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的药(9)

  我演讲的题目只有一个字《药》。我出生在中药世家,从小就闻着药香长大,我对中药情有独钟。我喜欢药,喜欢它或淡或浓,或甜或苦,或暖或寒的药性。人间之药,人生百味。

  演讲稿是我花两个晚自习课写的。我记得鲁迅先生也曾写过一篇《药》的文章。我从我的童年父亲教我记中药名开始入题,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直写到中国古代四大中医名著,从宋朝词人辛弃疾的《满庭芳·静夜思》一直写到到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桂枝儿》,再到吴承恩的《西江月》。药是人生百味,药是人间烟火,药是尘世冷暖,药可以祛病,亦是使人改过迁善有益身心的东西;药是中国文化传承,药是修行,药是崇德,药是一场经过洗礼干净的人生。

  可以说我发挥了我所有的文学能量,才完成这篇《药》的演讲稿,但我对自己的演讲稿并没有多大信心,因为我真正擅长的不是文学,而是中医。于是在演讲比赛之前,我特意找到跟我一个院的李朝阳,想听听他的意见。李朝阳从小偏爱唐诗宋词,挚爱文学,他对文字的见解远远超越于我。在看完我写的演讲稿的那刻,李朝阳甚是惊讶,不怎么相信我能写出这么有分量和文学水准的文章。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抄的吧?”我立马说:“抄的?怎么就抄的?我可是花了两个晚自习课写的。”李朝阳半信半疑地看我一眼,再看看演讲稿:“看不出来,你李言什么时候会写文章了,初中那时,你可连情书都不会写。”我说:“别啰嗦,你就说说这演讲稿行还是不行。”李朝阳说:“内容还行,就标题不好。”我说:“说说你的理由,哪里不好?”李朝阳就说:“一个字的标题太简单了,分量不够。”所以他建议我改个标题,并帮我想了好几个,叫什么《一个人的药》,还有《我的人生叫药》,但我坚持了自己的想法,没有按他的建议更改标题。李朝阳似乎很受“打击”,说:“不改你还来问我,你吃错药了吧,满脑子药。”我倒是有些得意,笑话他:“你好好的一个文科生苗子,改行学医,那才是吃错哪门子药了。”李朝阳被我说到了他的痛处,好丑不出声。

  我很好奇李朝阳为什么没有报名参加这次的演讲比赛,后来他告诉我说:“因为人,才有了人间,因为人间,才有了病,因为病,才有了药。”我很是疑惑:“哪来那么多因为。”李朝阳说:“世间万事,有因就有果。懂了吧?”我并没有懂,可也不再问。

  人间缺少的不是药,缺少的只是信仰!

  这是我演讲稿的结尾。我用富有力量的声调,将每一个字情真意切地演讲到最后。我听到台下顿时掌声雷动。我感觉自己成功了。但我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去关注评委们给我演讲的评分,我只想看见台下的廖漫雪,是不是也在为我鼓掌,为我点赞。没错,我看到了廖漫雪为我鼓掌的姿势十分优美,而又动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