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华生传 第一部 铜锁记第1章第1节

  第1章

   1

  凌华生从小就是一个很不幸的人,他出生在一个山区农民的家里,他的家,在湖南省西南雪峰县城的西端,离县城约五十多里路远的穷山区一个名叫溪坳冲的村落里。站在山坡上远眺,湾湾的梯田沿着山坡一块一块地叠砌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就从对面的幽谷里静悄悄地夹在梯田的中间,流向凌华生家门外的溪沟,又往远处流去。小溪丈余宽,溪流源源不断地,累年累月流淌着,溪水清澈见底,水底的卵石形态各异,花纹清晰可辨,尤其是水底的一条条小鱼悠悠地游来游去,自由自在,满山满岭的树木一眼望不到边,风一吹,起伏摇摆,发出涛涛的声音。凌华生的母亲结婚五年不曾开怀,山里的风俗习惯,娶女人就是为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母亲被父亲娶进家时是一个丰满结实,美丽漂亮,活泼爱笑十八岁的女孩,整天像只蝴蝶,欢快地飞上飞下,无忧无愁。进门二年,肚子一直没有起色,左邻右舍,大叔大婶,沉不住气了,私下议论:怎么不见动静呢?是不是触犯什么神灵。母亲进门那年,凌华生的爷爷就不在了,公公还在,但耳聋眼瞎,管不了事。又过了两年,华生的母亲瘦得皮包骨头,但肚子还没有鼓起来。公公把凌华生的父亲喊到家里,公公拄着一根红漆榆木拐杖,眼角里结着眼屎,嘴角流着涎口水,努力用嘴唇关着风停停顿顿地劝说:凌家就靠你这根独苗了,你父母去得早,我也顾不了这许多,传宗接代是大事,万一不行,把媳妇休了,再娶一房吧。凌华生的父亲恭敬地答应着,嘴上挂着笑。老人说:听爷爷的没错,把媳妇休了,再娶一房吧。他说:好的,爷爷,过两年再说吧。

  又一年过去了,公公去世了,把两把刻有‘吉祥、如意’字样的铜锁留给了父亲。这时,凌华生的母亲瘦得更厉害,走路也开始摇晃。家里的亲戚关心的不是母亲的病,而是生儿养女的传统观念,他们对母亲热情毫无理会,把父亲喊到一边反复劝说:把媳妇休了吧,再娶一房亲吧,要不怎么对得起己经作古的父母。父亲舍不得母亲‘嗡嗡’地像苍蝇一样说:再等两年吧。亲戚说:再等下去,恐怕就黄汤了,没有孩子,以后你怎么办呢?父亲的声音更细小了,他喃喃说:再等等。母亲做好饭菜,谦卑地上酒上菜,挤出笑容面对这些亲戚们,可是又有谁去理会她的笑,她侧身退回厨房独自暗暗流泪,失神地望着灶火,灶火里的干柴棍燃烧着,火焰跳跃得正欢。她祈祷着灶神,都无机于事,谁也帮不了她,只有父亲才是她的救命草。父亲陪着酒,小声地陪不是。她不敢正面看人,低着头任其发落。

  母亲后来笑着对凌华生说:那时候,你父亲稍微松懈,说一句话,现在就没有你了。那时候的凌华生不懂,睁大眼睛问:父亲真厉害,一句话就能断我的生死。母亲笑而不说。

  第六个年头,吃了几年药后,终于有了反应,先头几天,不停地呕吐,折磨得她没有一丝力气,手臂软软的瘫在床上,父亲以为她病了,喊来几个亲戚抬着送进镇医院,才知道是怀孕了。当天,家境并不宽裕的父亲从镇上买了一条四斤重的大草鱼,几斤猪肉回家后,把左邻右舍大嫂大婶请来宴请一番。希望以后多多关照。

  晚上,父亲搂住母亲,母亲过早爬上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父亲的嘴在她的脸上雨点般啄起来,母亲用手推开他说:我受不了了,你放了我吧。父亲马上用手伸到她的身上抚摸着,母亲舒服极了,忍不住‘咯咯’地笑了,很开心。近六年里,这屋里没有欢乐的笑声,只有沉重的空气。如今屋子里又欣起了一片欢快的笑声。

  凌华生生于六月。六月的天气热得煞人,连续两个来月没落一滴雨水,池塘干涸,田洼龟裂,小溪见底,庄稼枯死,天空没有一丝云,地面没有一丝风,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强烈的光线辐射出强烈的热量,就连那些鸡鸭狗也躲到屋檐下,闭着眼喘气或懒觉。村里的乡民们躲到屋子里吹着风扇,四个一堆,三五成群,打扑克的打扑克,闲谈的闲谈,一天的时间就这样度过。

  自从母亲有了身孕,来这里闲谈的人多了,母亲腆着大肚子,忙碌着给人搬椅搬凳,炎热的夏季,给母亲带来的不是欢乐,而是灾难。母亲下肢肿胀,皮肤溃烂。她依然乐哈哈的,像啥事也没发生过。

  父亲是村落唯一上过小学的读书人,他去镇上买抽水机,被镇政府点名参加半年机械培训学习,村里准备安装抽水机,替代古老的水筒车。村落里的老人商讨,向各家各户筹钱,凑钱请一个道士前来念经施法,求神降雨。

  这天,村里来了一个道士,是凌华生的远房舅爷,家里和他很少往来,他头顶戒疤,身着俗装。他一脚踏进门来,母亲不认识,来者都是客。母亲倒茶让坐,笑脸相迎。舅爷慈祥的目光望着母亲的大肚子问几个月了,去医院查过没有,什么时候临产等等之类的话,然后又和在坐的村民拉家话,大家都和舅爷挂点亲,都喊舅爷,显得亲热。舅爷被喊得眼睛眯成一条线,高兴得不得了。一会,村落里的老人们全都来了,见到舅爷格外亲热。母亲忙不停地搬凳搬椅,舅爷按住她的手,意示他们自已动手,老人们意识到屋主人有身孕的人,各自找凳,谦让一番才坐下。舅爷曾上峨嵋山学道,后又上南岳拜师,当过主持,能来到小山村,也是村民的福音,在这与外界隔开的小山村,消息闭塞。无疑像一颗小炸弹轰地一声在村里炸开了。道士不请而来,简直是天上掉下的大福音,老人们那能放过,他们问候完直奔主题,请做一次道场,施法求神施雨。舅爷不肯应承,这次下山,听说母亲怀孕特来看看,不想做别的事,他经不住村里老人们跪下苦苦相求,勉强答应,离开时,他对母亲说:作完法事,我来你家吃中午饭。说完随老人们来到早就没人住的古庙里,村里的老人们早就按排人在庙前高挂旗幡,青烟缭绕,舅爷走到神龛前,站在书案边挥笔写祭文,门外钟鸣钹忉,乐声悠扬,善男信女们手拿纸烛朝神龛上的玉皇大帝、雷神、风神顶礼膜拜,村里所有的人差不多都来到古庙来求神,乞求上天下雨。舅爷在青藤纸上奋笔疾书,顷刻间纸上就出现了笔力雄健、气势磅礴的一排排的黑体字。写完,他朱笔一放,天色突然暗淡,乌云密布,行雷闪电,顷刻狂风骤起,大雨滂沱。

  舅爷走后,母亲早早地淘米做饭,肚子里的孩子总是不甘落后绞动着,阵阵疼痛扭歪了母亲的脸,阵痛过去后,她又忙于洗菜做饭,并做好孩子出生用的包裹放在床上的枕头旁,她做好饭菜,放在锅里,阵阵疼痛更是难忍,她想可能是要小解的缘故。她坐在小便桶上,又是一阵疼痛,没有过生孩子经验的母亲这时知道是孩子要出生了,身边又没有人,她咬着牙,双手压着下腹,‘嘶’的一声,羊水破了,一股浓重的气味扑鼻而来,母亲本领地大喊一声:快来人。一阵眩晕,差点从小便桶上栽倒。邻居的大婶大嫂听到喊声迅速赶去,连忙把母亲扶到床上躺着。这时正是中午,天空本来是晴朗朗的,太阳高照,突然乌云遮天,狂风四起,顷刻一道闪电闪过,一声炸雷骤起,母亲身子一颤,孩子出生了,‘哇’地一声大哭起来,突然而至的暴雨敲打着屋上的瓦片,周边的树叶,如天外之籁趁机伴奏着这人间喜剧。雨息了,太阳又探出了身子,经过一阵暴雨的洗礼,天气凉爽多了,大山显得清新,树叶翠绿欲滴,一切干涸龟裂得到滋润,焦灼得到缓解,舅爷做完法事回来,母亲头上搁着一块毛巾,静静地躺在床上,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旁边躺着的婴儿闭着眼睡觉了。舅爷跨到床边,从里侧抱起婴儿,婴儿突然睁开眼睛,叽哩咕噜看着舅爷。母亲说:他舅爷,饭菜都在锅里,你去吃饭吧。舅爷说:不急。母亲又说:你给孩子取个名吧。舅爷抱着婴儿看了又看,说:午时出生,子午女亥,好时辰,六月初四,依照算命八字看,命里多波折,但聪明好学,取名华生,好好培养,将来定有出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