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旮旯

  三十多平米宽敞而明亮的房间,只是我住所面积的十分之一。它是我现在的书房,于此间读书、写字、上网……然而,却总是觉得于此耕耘不出自己喜欢的文字。

  

  旮旯,那个曾经与一盏台灯陪伴我笔耕不辍的旮旯呢?

  那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一个人人热盼可以在单位分到福利房的岁月,我领到了单位分给的新居的四把钥匙,一样的金亮,一样的沉重,一样的让我骄傲自豪。我窃喜,虽然新居总面积才四十余平且是厢房;妻亦高兴,虽然新居只是一室一厅且是顶层。

  终于结束了生炉子取暖的日子,总算告别了四世同堂的小屋,老邻居羡慕,近亲戚祝贺,父母庆幸我分到了一个好的单位。

  

  妻像一只勤劳的蜜蜂,空前地忙碌,望着她来回闪动的婆娑身姿,看着她两条腿频繁地挪动,我的心窗豁然开朗。安排吧,娇妻贱内孩子娘。此处应该放彩电,行,俺没意见;这里应该放冰箱,中,随你心情!那边还可以立个电风扇,没问题,我的老婆,只要你喜欢……华灯初上时,应该放的都有了自己的归宿,唯独我那窄小破旧的写字台,确切地说那张小桌子,却无栖身之处。

  

  我的目光停在妻的流淌热汗的面庞之上:陪我说话的莎士比亚坐在哪里?助我文兴的李白杜甫站在何处?始终伴随我在文学之路上徜徉的——心,放哪?

  妻笑笑,苦笑、无奈的笑、歉意的笑。她纤指一扬,喏,那个旮旯——小厅内仅可以挤下小桌子的一爿天地。 或许我应该称其为角落或者一隅,方显得文雅吧,但那些词汇太矫情远不如旮旯叫起来亲切随性。

  旮旯就旮旯吧,我的小桌实在是朴素的可以笨拙的有格:没有家电们彰显的现代气息,没有小女布娃娃们的寓所清新。它换不来啤酒饮料的清凉,也挥发不出化妆品的沁脾芬芳。

  坐下,按下台灯的开关,伞盖状的光束,明亮了我的文心。哦,旮旯,我的旮旯竟然如此独到而丰厚。

  成语有向隅而泣,能“泣”便说明可以倾诉,可以倾诉便说明你的对面其实是可以交流的世界。既然可以交流,又何妨向旮旯而“乐”呢?不是吗?当我俯首之时,可见杨玉环轻歌曼舞,可见岳武穆驰马挥戈;当我执笔之余,可见顾炎武踽踽走来,可见唐玄奘跋涉而去……

  一支拙笔,一杯清茶,一盏台灯,面向旮旯,常常忘却往日的不快,常常忘却班上的欢欣。

  但也有想忘却忘却不了的,这几天,每到妻与娇娃就寝的晚上,我便呆坐于旮旯凝想——小桌上静躺着一封信,信封上的字迹稔熟,再度开启,将内容在灯光下晾晒。这是女性文友的来信,她,江南人士,文字极美像江南的景色;性格极柔如习习之春风。我们是在一次笔会上认识的,心有灵犀,惺惺相惜。那时没有网络没有微信,有少数人才拿得起的大哥大,但也不可以发信息。我们的交流便只能靠鸿雁传书鱼传尺素。

  

  几天前她又寄信给我,且附了一张倩影靓照,模样较之笔会时更迷人,笑靥盈盈似玫瑰绽开。我决定复信,可写些什么呢,燃着一支极便宜的烟卷,思绪随烟雾升腾……“咳”一声咳嗽从身后传来,亭亭玉立是形式,愤愤而树是内容。妻,出现在我的身后。

  我登时不知所措,为妻美目中的眼泪,为小桌上脉脉含情的玉人。可以解释,但实在没有必要,揣上烟带着火慢慢走下楼去,春月皎皎,树影依依。漫无目的走着,路灯向后退去,树丛向后退去,灯影下树丛中情侣们肆无忌惮地相拥相吻。我很喜爱的吵闹声传入耳畔,却依然没能阻止了我的脚步——马路牙子边上的对弈者正跃马出车,围观者正呐喊助威。

  眼前突然出现的情景,吸引了我的脚步。

  在两幢高楼交错而产生的的角落——一个很大的犄角旮旯里。由于两座楼里的灯光映射,旮旯呈现出一角暗影,暗影中有八九个身姿在扭动。看清了,是几位老人,男女都有,在声音不大的音乐声里,他们在尽情地舞蹈,如醉如痴。

  我驻足纳罕:载歌载舞本是光明磊落之事,老人们为何选择在旮旯中癫狂?

  许是跳累了,许是我的不约而至打扰了他们的舞趣,五十多岁的阿姨,自嘲道:“我儿子知道我在这跳舞,还不得气死!”六十来岁的大叔,吧嗒一口烟接茬:“我闺女知道,也得把我拽回去!”

  几位老者都笑了起来,这笑声夹带着无奈也夹带着渴望,更说明他们是打游击来此老有所乐的。见事悟里,我猛然转身大步回走,迎着清风,踏着月影,月亮在空中一闪一闪,汽笛在身旁一声一声……

  我回家要拥抱妻要亲吻妻,要告诉她两座高楼间旮旯的故事。

  我祈望她允许我的心室像我的斗室一样有一角属于自己的旮旯,而且我还要说,请允许人们在思维空间和生活空间留下一旮旯的自由吧,因为任何人的心中,都有一隅自己的天地,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因为任何人的身旁,都需要有一角独处的旮旯,不管你给予不给予。

  我时常想起我曾经的旮旯,台灯亮时是磊落,台灯闭时是隐私,磊落可以示人,隐私却不愿意被别人触摸。

  

  

  

  

  

评论
  • 文采真好,已拜读好评点赞,希望有空回访《写给时间的有效信》。


  • 佳作!已赞!我的《同行》,欢迎支持!


  • 加油,希望支持我


  • 加油!


  • 共鸣,加油!!


  • 牵手八月 作者

    60后男人身边的故事,心中的记忆。它不繁华,因为它的作者已经走出乱花飞眼的年纪;它不沉远,因为它的作者的脚步依然行进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