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在内容表述上忠于史实和抑恶扬善,是我国人物传记写作的优良传统,一直持续到了今天,这是各种形式的人物传记的共同的特点。但是,各种传记在表述方法上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首先,与纪传的不同。一是“纪传”注重在文采方面,特别是在“词藻”上下功夫。有大量的形容词和修饰语,以增强传记的文学性;二是“纪传”在撰写人物时虽然也以事实为根据,同时它又偏重于文学形象的刻划,使历史传记同文学传记合为一体,这就不能不使人物历史的真实性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三是在“纪传”文章的最后都要加上一段评语,如“太史公曰”、“赞曰”等等,作者公开站出来对人物进行评价。以上三点在“传记”中(除了评传)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其次,与史传不同。有专家从“志属史体”出发,进一步指出传记与历史传记是一样的,属于同一种体裁——史体,但史传可以史论结合,有史有论,传记不能议论,是“寓褒贬于记述之中”。史传手法多样,可以夹叙夹议,也可以先议论、后记事,或者先叙述后议论;而传记只能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功过,人物的善、恶、美、丑则需要通过叙述反映出来。应该说传记别于史传,因此在记传的写作中,文字运用就要仔细地斟酌,对传主的是非不能明断,但又要让读者从字行间看得出来。
一本十分系统的传记书籍。非常实用!
回复 @翼书网编辑部: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