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离娄上》云:“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中华民族的仁闻就是释道儒中慈悲、友爱、和仁义礼智信。当释道儒传统文化被压制被约束,这个社会能精神文明?究竟当权者是要国泰民安还是仅仅要维护自己的政权?如果是前者就该亲民养民,如果是后者,那就等待灭亡并被历史钉在耻辱柱上吧!《元史·仁宗纪三》写到:“仁宗天性慈孝,聪明恭俭,通达儒术,妙悟释典,尝曰:‘明心见性,佛教为深;修身治国,儒道为切。’”民不教以仁义礼智信,何言和谐社会?
心安理得,缘所言、行、思没有违背伦理道德,没有伤害他人,也没有不敬畏天地鬼神,是以能够心安。违背伦理道德未必触犯世间法律,然触犯法律必定违反伦理道德。不得理,自然悖理,违背自然规律亦是悖理,比如转基因食品。转基因产品首先是违反了自然规律,好比因为马跑的快,就给人腿转基因成为马腿一个道理。所以那些极力推广转基因食品的有情们要么是利益所趋,要么就是存心不良。或许他们暂时因为没有相关法律制约可以心安理得,然最终天律必然予以严重惩处。
功名利禄之争必然导致人心向背,对财色名食睡的追逐分化出多寡、高下、优劣、美丑等等差别,于是不平等的现实导致不平等的思维,也就有了不平等的语言和行为。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社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一个宗教、一个国家如果不平等多了,家庭就会分崩离析,单位就会逐渐衰退,社区日益不睦,地域纷争竞起,民族内讧蔓延,宗教斗争激烈,国家动荡不宁。
同心同德的基础是物质利益的分配与精神利益的共享基本持平,没有明显差别。贫富、夭寿、尊卑、贵贱、順蹇、男女的差别表明同心同德仅仅是一句空话。虽然这些差别是因缘业力与今生的身口意之善恶使然,只要存在利益差别,必然很难同心,惟有于诸佛净土世界才可言同心同德。努力消除不平等不在于财富、权力、名誉平均分享,而是身口意努力做到慈悲、感恩,整个社会能有慈悲心、感恩心,大约也就没有不平等了,其时言同心同德似乎更有意义。而要实现同心同德,首先是让智慧传播弘扬开来,抛弃教条主义的束缚,恢复传统文化,努力降低人们的贪嗔痴,方能达到目的。当富裕者用盈余财富扶助贫困者,当教育者用美德教化人们,当管理者真心为了群体不辞劳苦,当大师真实具备了智慧和福德,当明星们不仅仅在演戏,当司法体系真正发挥其打击违法犯罪之职能,当宪法真正被尊重,当所有的违法犯罪严格依法惩处,当民生高于一切,社会大众才会心悦诚服,和谐安定才能实现。
由于六道轮回习气的潜移默化作用,尽管释道儒的智慧为人们所尊崇,然贪欲心重的有情还是会为了名闻利养而宣传似是而非的所谓理论或者有些小小神通就显摆以蛊惑人心,在佛家谓之曰外道——歪理邪说之人。这些有情拒绝智慧,只接受教条的知识,拒绝精神只承认物质,拒绝美德只贪图私欲,诸如科学原教旨主义者、鼓吹转基因食品无害者、不信释道儒等所谓“无神论”者等等。其实他们是别有用心的,或许他们打着光明磊落的旗号,其实内心非常龌龊。社会需要和谐就必须抛弃教条主义垃圾,让真正智慧的理念帮助人们修心养性,从而提高社会的整体精神水平和个人素质,如此社会人群才能心平气和地生活学习工作,是时方可言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人们内心真实地祝福他人吉祥如意时,也就是社会风气良性恢复时,这一切基于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基于健全的民主法治,基于官吏们的清廉奉公,基于专家们的实事求是,基于教授们的认真钻研,基于大师们的智慧引领,基于全社会的道德伦理强化,基于老有所养的福利制度,基于人们都能敬畏天地君亲师守护身口意!彼时,春晚不再是作秀,新闻不再是掩饰,舆论不再是偏袒,潜规则不再流行,歪风邪气不再滋长……
人们相互祝福时总言万事如意,现实生活十有八九却不如人意。很多时候遭遇不顺心、疾病、挫折、失意等问题时人们会怪罪他人而没从自身寻找原因,或许表象上看确实和别人有直接或者间接关系,然深层因果却是往昔善恶因缘际会导致的,所谓“瓜熟蒂落”,即各种因缘此时聚齐而产生如此结果以便对往昔的恶业有个了结。人们看不清往昔因业,只在乎目下结果,于是怪罪怨恨之情油然而生,这样往昔因业不仅未了结,还种下了新的恶因,彼时因缘成熟又将再次出现障碍。我们与精神生命相处同一虚实时空体系,由于物质与精神的区别,于“一合相”中互不干涉,精神生命穿越物质之体无碍,物质生命穿越精神之体亦无碍。只有曾经于六道中有渊源,才会相涉有碍,表现出疾病、精神问题、挫折、非横等等。设若真要一切如意,就必须消除我们与精神生命、物质生命曾经的过节,达成互相谅解方可。这就是全息养生的重点——身口意行于十善道上!
现代人的思维逻辑由于受到现代物质实证主义还原法的深刻影响,在分析问题时都会将事件孤立而抛弃系统,于是乎便有各种奇谈怪论随之诞生。比如不解宇宙全息观,执着地认定西方过无量微尘数世界有阿弥陀佛净土,东方过无量微尘数世界有药师如来琉璃世界,在一个不断运动的系统中何处是上下?何处是东西南北?全然不知《金刚经》所云”若世界实有,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明白虚实宇宙全息一合相,阴界阳界全息一合相,物质与精神生命全息一合相,许多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哲学逻辑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基础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正是我们自己的身心,外因则是一合相中的有情非情。人们所遭遇的不如意大约只有通过对自身心的提高才可避免。
现代人修行只在“心”上做文章,离开此“身”,心何所属?故而修行必须“身心”同修,心开智慧,身肩福德,才可谓“福慧双修”,否则就会落入之乎者也或者不可知论的误区,无异于外道了。
“鬼上身”、“鬼压床”现象就是在虚实时空体系中,往昔冤亲债主中未能投胎而作为孤魂野鬼者,与债主的“个人恩怨纠纷”。
然现代人的解释所谓“鬼压床,指睡觉的时候突然有了意识但是身体不能动,事实上是罹患了睡眠障碍的疾病。在睡眠神经医学上是属于一种睡眠瘫痪(sleep paralysis)的症状,患者在睡眠当时,呈现半醒半睡的情境,脑波是清醒的波幅,有些人还会合并有影像的幻觉,但全身肌肉张力降至最低。”还有什么“是人死了以后有‘灵魂’又被称做‘鬼’,‘鬼’附着在正常人的身上,就叫做‘鬼上身’。‘鬼’上身当‘独立漂浮于空间的脑电波’强行占据某人的脑部时,其原来的脑电波会暂时处于被覆盖的状态,人暂时失去原有的意识,其行为被强占的脑电波所控制。那人就可以说是被鬼上身’了”等等牵强附会的解释。
现代人的解释由于割裂了物质与精神的逻辑关系所以牵强附会不得要领。如果明白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虚实“一合相”,不仅“鬼上身”、“鬼压床”等道理就明白无误了,其他的一切疾病、灾难、挫折之因果关系也就一清二楚了。现代科学中还原法的逻辑好比并不明白系统是什么样子,只是有一堆材料,在堆积的过程中牵强建立起点、线、面的关系,然后就以为了解整个系统了。即便如此,忽略了精神,还原法永远是有巨大瑕疵的。比如疾病,还原法认为是系统比如肝肾心肺等出现了问题,其实忘记了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共生于我们机体的微生物。离开机体内的微生物,人类不可能生存,且微生物与人体之间有一个生态平衡,一旦这个平衡关系被打破,微生物就会“作乱”就会表现出疾病状态,至于外因只是诱发因素而已。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既然肉体有共生微生物,同理人类的灵魂也应该共生“鬼神”,如果能接受这点,“鬼上身”、“鬼压床”、“噩梦”等问题的答案就迎刃而解了。
一心一意是做事必须的心态,专一精进必能取得成效。心猿意马、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大约什么也干不成。身口意的守护尤其必须一心一意,属于正见、正语、正业、正思,就坚定不移地予以贯彻,世间的身心健康不在话下,出世间转烦恼为菩提亦如囊中取物。然说易行难,往往人们受外环境情境的影响,攀缘心生,欲念就抬头了,欲念生起思维、语言、行为就会表现出“不安静”,就不可能一心一意了。慈悲心、感恩心念念相续落实到生活学习工作中,渐渐便不经意地一心一意了,在修行人此为不住相修行。设若我要专心致志于某事,除非有足够的定力,否则很难持久。故而于养生中,定力换言之毅力就相当重要了。三心二意者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比如求医问病,病急乱投医可能会事与愿违。故而古人曰:“阴阳先生多了埋不下死人”,大约就是不能信一而持之优柔寡断,最后不得如愿也更不能怨天尤人了。
虚情假意,看似对他人曲意奉承实则虚与委蛇,以博得他人好感或者谋取某种利益。因为行为者自己觉得一旦真心实意流露可能事与愿违,故而不得不虚伪地作为。若属于思想则是虚妄的愚痴,若表现在行为即是套近乎,若在语言则属溜须拍马。虚情假意对于别人似乎没有损害,然行为对象可能信以为真而在接下来的交往中误判人事物而导致身口意的损失。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最终受害者必然是被逢迎拍马的。就虚情假意者自身而言其实有害而无益,即便骗得了一时也骗不了一世,最终还是会穿帮,到头来里外不是人,身心受累。故而全息养生,就要求我们真言实语和诚心诚意,若不其然,身心健康免谈。凡事都有个限度,超过限度就是过分了,赞美别人要恰到好处而不能露骨地献媚,批评别人先自省有无同样缺点若无就言辞恳切柔和地教诫,如此这般大约人我两相悦而符合中庸之道的真谛了。若是过度就是肆意妄为了,结果会适得其反,于人于己两厢有害,会遭天怒人怨神憎鬼嫉。最是真心真意为要,这样人际关系总会和谐,人鬼关系也相安无事,鸡犬宁家宅稳,人康泰,何乐而不为?
各位看官有见过下面如此厚颜无耻逢迎拍马的嘛?
“量子力学的建立与科技创新的评价体系——纪念普朗克创立量子论100周年何祚庥
【摘要】:通过量子力学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原子能、计算机、光纤通讯、激光技术的理论基础,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的科学性。通过量子力学的发展,论证了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理论是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根本性标准。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
这种人居然能够成为共和国的科学院士,借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真是节操掉了一地!
《荀子·致士》云:“得众动天,美意延年。” 得众者得人心,得人心者感动天地,天地人三才“合气”,岂不延年益寿?所以慈悲、知恩报恩最要,慈悲和感恩报恩才能“合气”有情,才能得人心。故而与天合得天时,与地合得地利,与人合得道多助,世间功名利禄易得,出世间福德易积。人天拥戴,岂不延年益寿健康快乐!若不怀好意,则言行思都会损人不利己,得人天之拥戴难于登天,养生也无从谈起了。好心者必怀善意,恶心者必怀歹意;善意人解神会,恶意神愁鬼哭;善意堪安宅舍,恶意夜半鬼临,是以有古训“慈悲安鬼神”。鬼神安则人安,鬼神宁则鸡犬宁。如此养生之外环境可以无忧。故而无论是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应顺天地人三才之势,若孤行己意到头来会头破血流,身心惨不忍睹。
物质与精神乃一对矛盾统一体,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转化,然二者如何转化这一根本问题在唯心与唯物哲学流派都未能从哲学逻辑上予以清楚阐释。假设二者可以互相转化,换言之物质转化为精神抑或精神转化为物质,必须在理论上存在一个“转化系统”,物质进入这个系统后出而成为精神,精神进入此系统出而成为精神。满足这个系统条件的必须是既具备物质性又具备精神性,那么天地间何物适宜?有情是也!人体乃肉体与灵魂一合相之体,换言之物质与精神一合相体,那么从理论上物质和精神的相互转化在人体可以实现,符合“临界系统”这个条件的唯有传统中医的经络理论和古印度瑜伽的三脉七轮,因为此二者满足“临界系统”的物质、精神二相性。故而言天地之间有情最尊,有情之中人身最贵。
关于物质与精神的转化实际上量子力学迟早会予以证明。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英国的希格斯博士,缘其“希格斯色子”理论假设。用最通俗的语言描述就是:没有质量的“基本粒子”经过希格斯色子旁边可以获得“质量”。没有质量的基本粒子是否可以理解为“精神因子”?如果理论上可以如此理解,那么还应该存在一个与希格斯色子对应的“反希格斯色子”,其意义乃是有质量的基本粒子经过“反希格斯色子”旁边会失去“质量”。如果这个假设被量子力学证实,那么物质精神的转化至少从现代科学的顶尖研究领域获得证实,由此佛法的“色空不二”也会得到完美诠释,全息养生的哲学理念就更能令现代人信服。
写到这里关于最近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先生的“黑洞”理论不正确的结论谈点看法,因为霍金先生认为至今未找到“黑洞”的清楚边界,所以黑洞不存在。如果宇宙被吸收进黑洞,那么宇宙中的万有会“全息、等比例地”压缩,换言之度量衡、质量衡全息等比例压缩,那么我们能感知这种压缩吗?如果这样我们究竟是生活在“奇点”中还是“宇宙”中?这个时候再体会“庄周梦蝶”的典故是否会更有意义?再者,所谓黑洞会将物质在分子水平撕裂其实是错误的理论。宇宙与奇点的关系犹如莫比乌斯环,是延续不断地,所以不可能有“清楚的边界”,全息等比例压缩也不会有“撕裂”问题。
现代人动辄引用某某科学家、某某西方名人的语言来为自己的文字增色,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博学。如果深入释道儒哲学的智慧层面,就会发现所引用的言论其实很幼稚。即便是最顶尖的量子力学也是不断在证实佛法的真理性,不可能超越佛法!所以还是深入经藏认真体悟为佳,引用不相干的人对于佛法的评价很多时候会误导信众。
人体的经络系统正是我们身心之精神、物质转化的临界系统,经络的调节对于身心健康就显而易见了。佛乘密法的“三密相应”正是关乎人体经络气血运行的“合气”至道!
在全息养生中心意的守护至关重要,它会决定我们的语言、行为,所以也就成了重中之重。
本书为当今绝少的顶尖高僧大德真圆法师所撰,法师由西方科学出发而入佛门,显密双修而证大智慧,得无上法门,此书是法师修法的重大成果,显示了佛法的无上妙境。同时,法师注重实修,本书的后半部分将连载实修次第的内容,请各位关注!各位也可以直接点击法师名字,关注法师,给法师法站内私信,法师会常常来这里给大家指引。
当代高僧,有幸结缘,阿阇黎吉祥如意。
当代高僧,有幸结缘,阿阇黎吉祥如意。
当代高僧,有幸结缘,阿阇黎吉祥如意。
此生能遇到真圆阿阇梨,能读到阿阇梨的著作,过去世中必定内心种下佛法的种子,这一世得到阿阇梨法灌溉必定生根萌芽。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
佳作!已赞!我的《同行》,欢迎支持!
哇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