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塔记
南方的春来得早,再加之雨水丰沛,春风呼啦啦一吹,那平溪江畔洋溢着春天气息的柳叶、柳芽、柳絮,沿街一排排含苞的紫叶李,盛放的白玉兰,恰似一幅19世纪印象派大师莫奈的杰作竟现眼前,亲切而迷人。有这样的画境在这里等着,洞口,这座小小的县城可以说春意盎然,美不胜收。
文昌塔,巍然屹立在洞口县粮食局机关大院内,人们远远地就能望到它那挺拔的雄姿了,塔附近原有文昌阁,因而得名,是洞口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始建于何时己无法考证,地方志记载:咸丰十年(1860年)重修,从此作为洞口的文昌塔便成为洞口的象征,加上它又位于平溪江东岸洞口县城中心,登之可览全镇风光,因此,倍引人注目。进门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碧水环流地疑蓬岛,青云直上人在琼霄。横批:依日月光。
塔门内墙壁石碑上刻有文昌塔记:“自古氏族之盛,类由山水效灵,盖扶舆菁华之气,磅礴郁积,必得其地以培之。斯锺奇毓异不责效於一旦,而其效之浸炽浸昌,卒历千百年而不可易。英杰多产名区,培风聿关人力,理固然也。吾族卜居洞口,地西南皆山,而东北势平,虽长林古树环拥一带,尚嫌稍陷。前人於祠之艮方建阁,祀“文昌”魁星,岁久而栋宇倾颓,咸丰庚申,族绅澍昌、任香、同瑞慨焉。思复其旧,乃谋於高翔、任顺、显忠、显珩、馥兰、良筹、蕊兰、昌善、显豪、任麟诸老,佥以为宜。又谓建阁易圮,不若改造浮图较为巩固。且增崇其巅,形势尤伟,爰因旧址为基,醵赀合作。经始於壬戌春孟,落成於丁卯秋季,擎以金鳌,覆以铁瓮。顶高丈八寸,围八尺有八,重六百余筋。身七级八方,高十二丈八尺,围十一丈二尺。脚深丈八尺。用砖六十万有奇,凡费白金万六千四百两,每级立神以镇之,仍名之曰。文昌荩将上应斗筐六星,以厚扶舆之积,启来秀而蔚人文也。吾尝追随诸老螺旋而登。仰瞩群峰,俯眄清流,飘飘如凌云吞梦,不知九万里扶摇之在下也。嗟乎!方初之未始有塔,培嵝焉尔,墟阜焉尔,籍非首事之矢,念坚督理勤,而吾族之一,乃心力不因艰大而自阻,岂有是巍焕巨观哉,今而层累直上,阳开阴阖,极於清气之所穷,殆将上宾太虚,挥斥六合之卓乎!与天地参,而屹然与河山寿。从此,锺奇毓异必有因。是塔而蔚起,蜚腾以绵子姓之盛者,谨记此以俟之。”《增生:虎臣、文炳谨识。大清光绪四年岁次戊寅阳月吉旦立。廪生:卿阶、锦云敬书》
塔为七级八面,古朴庄严、巍峨壮丽,其建筑艺术精美绝伦,俗称七级浮屠:第一层为初地坚固;第二层为二谛俱融;第三层为三明净域;第四层为四天宝纲;第五层为五云扶盖;第六层为六鳌负载;第七层为七宝庄严。这足以说明佛理的精僻和文学修养的高深层次。塔从外到内分为外墙、回廊、内墙、小室等四个部分;每层均有门窗、飞檐、挑角、挂铃。每当风儿吹刮时,丁当作响,奏出一种雅致的音乐,清脆悦耳,给人一种如入仙境,飘飘成仙的感觉。塔高43米,围37米,脚深6米,基脚及底层为石灰岩条石砌成,二级以上由青砖石灰浆砌。宏伟壮丽,结构严谨,内设螺旋形阶梯,回旋而上,直达顶点,穹庐式圈顶。檐由下而上,层层向上递减,使其檐上“明亮”,檐下暗淡,在外观上整个塔身明暗间隔收分合度,一明一暗,衬托分明,远眺时不受亮光反射的影响。登高远眺,全城景色一览无余,在晴朗的天气里,登至七层,遥望往东而去的平溪江,宛如一条玉带,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足见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卓越和高超。笫一层和第二层塔内四壁饰刻有诗文,美妙绝佳,录下以备。(注1见附录)
笫三层至笫七层塔内四壁及顶端刻有壁画三百余幅,有禽鸟、猿猴、熊、豹、鹿、鹤等许多惹人喜爱的动物;有冰凌花、梅花、桃花、月季花、杜鹃花、山荼花、茉莉花、白兰花、樱花、荷花、水仙花、牡丹花、芙蓉花、迎春花和牧草、水草、蔓草、芳草、野草、绿草等许多令人心动的植物。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满脸痴迷,眼睛里有一种萌动的神采,仿佛踏着一条长满萋萋杂草洒满鲜艳的花朵幽幽的小径,小径尽头的那片天地正年轻,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几个同样清瘦身材的男子,穿着同样的长袍,一脸微笑,一脸慈祥,一脸的智慧,目光炯炯地凝视着我,相互吟着文昌塔壁上的诗词,一一从我身边走过,声音深沉,有些气喘吁吁,我紧跟其后,走进塔顶层时,几只剽悍的白色骏马从远处的空中飘来,在流光溢彩的空中表演着自已的绝技,展示着自已的风姿,辐射着自身的灵光,然后停留在他们几位的跟前蹲下身子,他们一个个跨上了白色骏马,骏马凌空而起。我大呼:别丢下我。
一阵“哗哗”的扑打声从塔顶传来,原来塔顶那数株如冠似盖的胡椒树里,群居着白鹭的家族。是我痴迷中的大呼,引起了生生不息的白鹭家族的恐慌,惊吓了白鹭们的美梦,扰乱了它们安逸的生活。我站在塔的笫七层,临窗俯视,只见市容整洁、街道笔直宽阔,绿树成荫。香樟树、桂花树、苦楝树、玉兰花、木兰花,楼群中绿化区绿草茵茵,奇花异草构成一幅幅美丽多姿的画面。塔下滔滔的平溪江水,横跨江水的雄伟壮观的洞口大桥,更加令人感到心胸的开阔。
文昌塔是有魔力的,到此登游,都会不枉此行。
2008.7.13
(注1)附录文昌塔诗词:
塔词四首《维藩题》
1
七级最峥嵘,人作天成。氤氲佳气遍寰瀛。壁焕光辉奎焕彩,大启文明。
耸拔拟鹏程,忽听铃声。青云妙笔利科名。突兀迥高三百尺,月朗风清。
2
雁塔我先登,秀耸层层。宝瓶照影日初升。俯视红麈千里远,好借栏恁。
有客历阶升,万丈光腾。江山风景尽频仍。足踏恍如穿洞裹,俗染何曾?
3
峻绝斗牛宫,四面迎风。光明常照夜镫红。宝铎清音闻十里,振聩发聋。
危顶扦云中,倒影晴空。一轮皓月色玲珑。忽讶鸟飞霄汉外,气势豪雄。
4
烟锁大江头,多少层楼。群山拱峙水环流。说与游人高著眼,金碧光浮。
壮丽豁双眸。恍忽瀛洲。龙蛇窟裹去还留。丕振文风开甲第,千载扬休。
塔诗七首
1
造物呈奇巧,生成山水研。人巧夺天工,孤塔起云边。文光射日月,宝气动星躔。金碧色照耀,铃铎声接连。我来作胜游,寻梯登其巅。绝顶纳双踵,白日疑升天。清风怀袖里,斗杓探窗前。载酒聊复酌,长歌招醉仙。放怀天下小,好景望中悬。高梧荫古刹,倒影浸晴川。波净鸥浮灭,洲萦水回旋。江船摇矣乃,芦苇媚清涟。岩萼挺奇秀,村市涌炊烟。登临观止矣,俯仰心悠然。愧无作赋才,且吟诗一篇。何当此题名,高结青云缘。人世有代谢,浮屠无变迁。上应文昌星,流辉照万年。《岳藩题》
2
高标文笔扦云端,可壮兰陵一大观。珠纲层层迎月白,钢台面面映霞丹。抗怀今古胸襟豁,旷览江山眼界宽。众峙双流重锁钥,闲游好作画图看。《维藩题昌熙书》
3
科第渐开景运昌,文光直射斗牛光。凌霄鹦鹉形相似,倚汉琉璃色并彰。日月清高恁领略,山川灵异任包藏。翘瞻绝顶云深处,凤翥鸾翔惹兴长。《筠圃埭华书》
4
屈曲龙蛇大窟中,欣瞻佳气自匆匆。江头杨柳环窗绿,洞口桃花夹岸红。欲使人才沾教泽,端资神力植文风。巍峨百尺亭亭立,巧擅良工夺化工。
初步丹梯第一重,声闻晨铎杂晨钟。南维彩焕银函石,北极光腾玉笔峰。拔地应偕红日丽,参天那许白云封。文明气象垂千古,永荷扶舆灵秀钟。《显庆题》
5
塔势矗苍穹,雄踞江东。一枝文笔倒摩空,愿借青天为素稿,浪写云中。高大拟於嵩,巧夺天工,盘桓屈曲路无穷。稳住脚跟连步上,俯瞰鸿蒙云路,孰先登塔峙层层。从知天可阶而升。君子造端由此始,躐等何曾数仞喜,奔腾千里栏凭,少年云路健追鹏。满眼江山看欲醉,不厌频仍。雁塔争题纪胜游,蜿蜒来脉锁江流,云封洞口疑琼岛,月满洲头拟书楼,远浦帆归千叶小,中央寺矗一山浮。啸歌绝顶凭栏久,指顾银河焕斗牛。《缺》
6
云梯一步上青天,斗射光明月窟仙。群雁书名金镂字,文人在古自流传。《傅焕堂书》
7
塔势峥嵘涌上游,登临万象豁双眸。横空日月垂光照,拔地山峰倒影收。铎响晴霄星汉迥,江摇古刹水天和。几回欲奋拿云臂,搔首琼宫探斗牛。俯瞰群山拔地中,披襟游目势凌空。摩天雕鹗搏云疾,舞壑蛟龙得水雄。老树乌啼日月白,禅堂经读夜镫红。愈高愈见文明象,让我先登第一重。《松川题云浦书》
2008.7.13
喜欢这种怀旧,陈酿的酒。互动哦。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