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帝出家
咸淳十年(1274年),度宗一病不起,太子赵继位。赵就是恭帝,历史上又称少帝、幼帝、德祐皇帝。恭帝即位时才4岁。他母亲度宗全皇后未擅权干政,而由理宗谢皇后垂帘听政,被尊为太皇太后。此时宋朝已风雨飘摇,危在旦夕。元军水陆并进,长驱直入,宋朝已完全丧失抵抗能力。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正月,元军兵临临安城下,谢太皇太后派大臣杨应奎向元军献上传国玉玺,并以恭帝名义向元军统帅伯颜上降表。降表上说:臣正值幼年,不幸国家多难,权奸贾似道背盟误国,以致贵国兴师问罪。我并非不打算趋吉避凶以求苟全,怎奈天命有归,我又能逃往何处?今谨奉太皇太后之命,削去帝号,以两浙、福建、江东、江西、湖南、两广、四川、两淮等宋朝州郡,悉数献于圣朝,以为宗社生灵乞哀请命。还望可怜宋朝300年江山不致断绝,使赵氏子孙后来有靠,大恩大德永远不忘。这篇降表哀婉凄楚,尽管已经明言拱手以让国家,元朝也并未放过这位小皇帝。
伯颜攻破临安城第二天,传来元世祖的诏书,要宋朝皇帝速往大都(今北京)朝见元朝皇帝。全太后哭着对恭帝说:“承蒙天子仁慈,留你一条性命,还不赶快拜谢!”当时年仅7岁的赵懵懂无知,在别人的搀扶下行了跪拜礼。随后便由全太后和很少几个侍从陪同启程前往大都。谢太皇太后因病暂缓。恭帝一行栖栖惶惶奔走,沿途在瓜州(今江苏扬州东南)、真州(今江苏仪征),不断有宋军前来劫持。但由于兵力不够,均未成功。恭帝一行走了一个多月到达大都。
恭帝到大都不久,南宋又立端宗赵昰,各地宋军又在继续抵抗,元朝要完全控制新征服的土地尚有很大难度。元世祖富有政治经验,他知道,恭帝仍有潜在的号召力,可以用他来制约端宗,也可以招降那些尚未归附的宋将,便封恭帝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大司行政、瀛国公。这当然只是做做表面文章,实际上仍软禁他们母子于深院中。随行的四位宫女不堪凌辱,到大都十天便自缢身亡。其中一位朱氏还留下了一首诗:“既不辱国,幸免辱身。世食宋禄,羞为北臣。妾辈之死,守于一贞。忠臣孝子,期以自新。”元世祖对全太后的屈辱偷生很看不起,便砍下那四人的头悬在她寓所以示羞辱。全太后因儿子年幼不忍弃世。后来她提出不服水土,请求迁到南方居住。元世祖察必皇后也非常同情,为之求情,但元世祖出于政治考虑而未允诺。至元十九年(1282年)年底,忽然命其迁往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
为什么要让恭帝迁往上都呢?原来福建有位僧人夜观星相,发现土星侵犯帝座,便告诉元世祖此事,说可能有人要加害皇帝,应该提防。不久,中山(今河北定县)有狂人,自称宋王,聚众千人,声言要进大都劫取丞相文天祥。京城有个叫薛保柱的上匿名信称有人要为文丞相起兵。虽然后来查明都是谣言,但元世祖却感到了不安。关了四年的文天祥仍不屈服,元世祖终于杀了他。他对恭帝当然更要大加戒备了。第二年又把降元的宋朝官员全部迁往内地。全太后奉命到大都正智寺削发为尼,以后悄然死在那里。
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冬天,元世祖赐19岁的恭帝许多钱财,送他去吐蕃(今西藏)学佛。恭帝到吐蕃,居住于萨迦大寺,改名为合尊法宝,学会了藏语,曾任总持。恭帝灵慧,又有好性情,他不仅在佛学理论上钻研颇深,而且成为出色的翻译大师,深奥的佛教逻辑著作《因明入正理论》即是他的译笔。这段经历只见藏文记载。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年),恭帝突然被诬以煽动天下人心,赐死于河西(今甘肃河西走廊)。原因是他写了一首诗:“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诗中所说黄金台是指战国时燕昭王在大都朝阳门附近筑的土台,燕昭王置千金于上,以招揽天下贤士。林和靖是北宋著名高士,结庐于钱塘孤山。
恭帝的经历极富传奇色彩,广为流传,文人墨客又再加想象,多有发挥。有人甚至说元代最后的皇帝元顺帝妥懽帖睦尔是他的儿子,这当然是离奇故事。这离奇故事寄托着国破家亡的宋朝人的哀思,也把他们的国魂托付给了未来。宋代最后的皇帝端宗赵昰、卫王赵昺都死了,这是人们都知道的事实。然而江山并不能因此而死去,宋朝人在心中总是隐隐地想,有一天恭帝还会回来,因为他只是在某个地方出家。
宋恭帝为大智者,如果他壮年掌政,很可能是个明君,超过南宋所有君主。可惜他生不逢时。当年元世祖不杀恭帝,自然有前述稳定国家的考虑。我猜测,和对待文天祥一样,元世祖一定喜欢上了这位英俊懂事又凄苦不堪的少年。
我的作品《海东青之翼》已全新集录发布,希望得到各位前辈的回访支持,多谢!已赞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
佳作!已赞!我的《同行》,欢迎支持!
写的不错,希望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