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圣经》中的爱

  “林前13:4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 林前13:5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 林前13:6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林前13:7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林前13:8爱是永不止息。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

  

  圣经中十种爱的方式

  1、倾听不打断 Listenwithout Interrupting. 静静的聆听,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内心 谦虚的表现。你若爱他,就多聆听! “心傲是灭亡的前导,心谦是光荣的前 驱。”(箴言 18:12)

  2、说话不指控 Speakwithout Accusing. 不要养成指责他人的习惯,尤其是在尚未 弄清事情原委之前。很多人做错事情后,更渴 望得到接纳,而不是指控。就像你在犯过错误 之后,所渴望的一样。你若爱他,就不要指 控! “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应知道:每个人都 该敏于听教,迟于发言。”(雅各伯书 1:19)

  3、给予不保留 Givewithout Sparing. 面对别人的恳求,不要拒绝。能帮助别人 的时候,不要迟疑。你今天帮了别人,明天别 人也会帮你。即使他们都辜负了你,你在天上 的父,也会给予你百倍的赏报,因为他把一切 都看在了眼里。你若爱他,就不要保留! “正义的人,广施不吝” (箴言 21:26)

  4、祈祷不停止 Praywithout Ceasing. 爱一个人,不仅仅只是给他一点东西。

  爱与不爱,并不是做给外人看的,而是做给自己 的心看。请你常常在心里为他祈祷,不要停 止。因为你真的爱他,就会让他先住在你的心 里。爱他,就时时为他祈祷! “自从我们得到了报告那天起,就不断为你 们祈祷,恳求天主使你们对他的旨意有充分的 认识,充满各种属神的智慧和见识。”(哥罗森 书 1:9)

  5、 回答不争执 Answerwithout Arguing 人与人的相处,在于和睦,而不在于争 执。家庭里面的人们,常常为了证明自己有 理,而不断的为自己辩护,当每个人都在想着 证明自己是正确的时候,争吵就不可避免。到 最后,争论并没有带来和睦,反而是隔膜越来 越大。你若爱他,就不要争执! “干饼一张而平安共食,胜过满屋佳肴而互 相争吵。(箴言17:1)

  6、 分享不假装 Sharewithout Pretending 如果你真的在乎一个人,那么把你真实的 自己与他分享。不要总是带着虚假的面具,装 出一副迎合他的样子。假装,并不会让对方对 你的喜欢增加一层,反而会在时间的流失中, 慢慢失去对你的信任。做最真实的自己,坚守 来自天主的真理。你若爱他,就不要假装! 你要在“爱德中持守真理,在各方面不断长 进”(参阅厄弗所书4:5)

  7、 享受不抱怨 Enjoywithout Complaint. 人在生活中,常常会陷入抱怨的漩涡。

  妻子抱怨丈夫,父母抱怨孩子,学生抱怨老师, 老板抱怨下属。每一个人总觉得对方亏欠了自 己,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受尽了委屈。但很少 有人会在抱怨的同时,扪心自问,我是否也会 成为别人抱怨的对象,我是否也曾亏欠别人, 让别人受尽委屈?抱怨,并不能解决事情,只 会让原本微小的事情越变越大。抱怨可以让你 一时解气,但最终却会使你的气量越变越小, 自己把自己孤立出别人的世界。你若爱他,就 停止抱怨! “你们做一切事,总不可抱怨,也不可争论 ”(斐里伯书2:14)

  8、 相信不动摇 Trust withoutwavering. 很多时候,我们失去一个自己所爱的人, 并不是谁把夺走了,而是我们一步步将他推 走。推走,不是因为我们不珍惜,而是因为我 们太珍惜。太珍惜,就总想把他抓在自己的手 里,慢慢的干涉多了,自由少了;专横多了, 信任少了,隐藏多了,交流少了。爱,是信任 中的责任,而不是猜疑中的束缚。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 耐” (哥林多前书13:7)

  9、 原谅不惩罚 Forgivewithout Punishing. 不是别人做错了事情,就一定要去惩罚。 你是为了他的成长,而不是为了让他难堪。有 时候宽恕的力量胜过惩罚,柔软的力量强过坚 硬。当你年老时,牙齿已经掉落,舌头却依旧 健康。不要把别人的犯错,化为自己内心报复 的机会。爱他,就原谅不要惩罚。 “上主慈悲为怀,宽宏大方,缓于发怒,仁 爱无量。”(咏148:8)

  10、 承诺不忘记 Promisewithout Forgetting. 说过的话,总不要忘记。做不到就不要轻 易承诺,爱你的人,不在乎你给他什么东西, 却在乎你兑现诺言这个行为。爱一个人,就不 要让他对你的盼望落空,多次的等待看不到结 果,会让他以为在你心里已经没有了位置。爱 他,就承诺不要忘记。 “希望迟不兑现,令人心神烦恼;愿望获得 满足,是株生命树。” (箴言 13:12)

  全部聖經既是愛啓示。全部聖經的記載,即是啓示天主的偉大聖愛。無論是創造,無論是救贖,都是出於天主的大愛(智一一25羅五8-10弗二45),天主本身是圓滿的,是完善的不需要創造,更不需要救贖。但是愛是給予愛是向外發展的因而天主按照自己的肖像造 了人,來分享他的大愛(智八29-31弗3-14)。人雖叛了命,犯了罪過,天主還是篤愛人類,親自參與人類的歷史,來拯救人類(創三15)。所以天主的愛並非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落實的、實踐於人類歷史中的。天主參與人類歷史的愛的行動與計劃,就是要人類與天主更加親近,更加愛慕,甚至給合爲一。全部聖經的基礎與一貫,即是基於這一事實。由創一1記述創造宇宙開始,至默二二20:“主,耶穌,你來吧”爲止即記載天主對人類的愛的計劃與逐步實踐。

  “天主是愛”(若壹四8、16),唯有聖經爲我們啓示了天主的本性本質就是愛,因而也唯有基督所立的教會,是世界上唯一的宗教對最高的神有如此的表達,由此,愛是基督教會的核心,也是人與天主和人間關係的基本要求(穀十二28-31;若十三34-35)。天主是愛這句話,不但是啓示的頂點,也是啓示的終點,因爲天主向外的一切作爲,不論是創世或贖世,都是起於愛,而終於愛。天主不但愛,而且是愛。若望宗徒告訴我們:“凡有愛的都 是生於天主;那不愛的,也不認識天主,因爲天主不愛。天主對我們的愛,在這事上已顯示出來了:就是天主把自己的獨生子,打發到世界全部聖經既是愛的啓示。全部聖經的記載,既是啓示天主的偉大聖愛。無論是創造,無論是救贖,都是出於天主的大愛(智十一25;羅五8-10弗二45)。天主自身是圓滿的,是完美的,不需要創造,更不需要救贖。但是愛是給予,愛是向外發展的,因而天主按照自己的肖像造 了人(創一26),來分享他的大愛(智八29-31;弗一3-14)。人雖叛了命,犯了罪過,天主還是篤愛人類,親自參與人類的歷史,來拯救人類(創三15)。所以天主的愛並非抽象的, 而是具體的、落實的、實踐於人類歷史中的。天主參與人類歷史的愛的行動與計劃,就是要人類 與天主更爲親近,更加愛慕,甚而合而爲一(若十七21-24)。全部聖經的基礎與一貫,既是基於這一事實。由創一1記述創造宇宙開始,至默二二20:“主,耶穌,你來吧”爲止,即記載天主對人類的愛的計劃與逐步實踐。

  天主是愛,唯有聖經給我們啓示了天主本性本質就是愛,因而也唯有基督所立的教會,是世界上唯一上來,好使我們藉著他得到生命。愛就在於此,不是我們 愛了天主,而是他愛了我們,且打發自己的兒子,爲我們做贖罪祭。可愛的諸位,既然天主這樣愛了我們,我們也應該彼此相愛,天主就存留在我們內,他的愛在我們內才是圓滿的……天主是愛,那存留在愛中的,就存留在天主內,天主也存留在他內”(若壹四7-16)。

  的確,“天主競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至喪亡,反而獲得永生,因爲天主沒有派遣子到世界上來審判世,而是叫世界藉著他得到救 贖(若三16-17)。天主愛人的事實,就是他建立天國使天上和地上的萬有總歸于基督元首的計劃基礎和目的(哥一17-20弗四15-16)。天主的這項計劃,既是拯救人類脫離罪惡、魔鬼和死亡。這計劃的發展過程,既是所謂的“救贖史”或“救恩史”。任誰都知道“救恩史”既是天主憐愛人類的歷史。爲了履行這一計劃,天主利用的方法,主要是揀選、立約和立法;但最偉大的奇妙方法,還是他的聖子降生救世的工程。舊約的“救 贖史”全依賴揀選、盟約和法律。可是‘這三方面只涉及以色列選民,並非實現天主所預許的那普遍性的救恩許諾:“地上萬民都要因你而獲得祝福“(創十二1-3)。事實上天主對亞巴郎所作的許諾,並非藉梅瑟法律和西乃山上結立的盟約而踐行的,而是藉一種新約(耶三一),和另一位遠超梅瑟的中保耶穌基督而實現的(希九15)。”時期一滿,天主就派遣了自己的兒子來,生於女人,生於法律之下,爲把法律之下的人贖出來,使我們獲得義子的地位。爲證實你們確實是天主的子女,天主派遣了自己兒子的聖神,到我們心內喊說:“阿爸,父啊!”所以你們已不再是奴隸,而是兒子;如果是兒子賴天主的恩寵,也成了繼承人。“(迦四4-7)

  天主子一降生成人即將天主與人連合於一身,將愛天主愛人的命令聯合在一起(申六4—6肋十九18):“你應全心、全靈、全意愛上主你的天主。這是最大也第一條誡命,第二條與此相似:你應當愛你的近人,如你自己。全部法律和先知,都系於這兩條誡命”(瑪二二37-38)。

  基督一生的生活和理想,可以用兩句話來表達:一句是他親自說的我愛父(若一四31)屯句是若望說的“他既然愛了世界上屬於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若一三1),或伯多祿關於他所說的:“他巡行各處,施恩行善”(宗十38)。這兩句話很生動地表達出耶穌如何愛天主愛人;但他這兩種愛在十字架上自作犧牲一事上,是達到了至矣盡矣的頂點(若三16十五13 鐸二11-14裴二5-11等)。新約之所以爲新約並不在乎一個有系統的法律,更不在乎外表的禮儀,而是在乎愛,即以“耶穌 所懷的心爲心”(斐二5)愛主愛人(瑪二二34-40)或更具體地說:即由天主父通過天主子所傾注于我們心中的聖神,去愛主愛人。

  因此耶穌的愛徒下結論說“我們應該愛,因爲天主先愛了我們。假使有人說:我愛天主,但他卻惱恨自己的弟兄,便是撒謊的界有罪不愛自己所看見的弟兄的,不不能愛自己看不見的天主。我們從他蒙受了這命令:那愛天主的,也該愛自己的弟兄”(若壹四19-2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