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机器人(二)

  一、 机器人的功能

  1.操作功能

  研制机器人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摆脱繁重劳动和简单的重复劳动,以及替代人到有辐射等危险环境中进行作业,因此机器人最早在汽车制造业和核工业领域得以应用。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领域的焊接、喷漆、搬运、装配等场合,已经开始大量使用机器人。另外,在军事、海洋探测、航天、医疗、农业、林业甚至服务娱乐行业,也都开始使用机器人。

  2.移动功能

  工厂常用的移动式搬运机器人、无人搬运车、自主小车,一般由电池供电并由橡胶轮胎传动,通过路径引导(多数为电磁引导,部分使用光带引导)的方式在无人驾驶的状态下,装载工件或其他物品,自动移动于工厂装配工位和加工工位之间,送达目的位置。

  3.控制功能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机器人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可以预料,今后将研发更多的机器人控制功能和开拓更多的机器人应用领域,机器人将会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二、人类与机器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分工越来越明细,尤其是在现代化的大产业中,有的人每天就只管拧一批产品的同一个部位上的一个螺母,有的人整天就是接一个线头,就像电影《摩登时代》中演示的那样,人们感到自己在不断异化,各种职业病逐渐产生,于是人们强烈希望用某种机器代替自己工作,因此人们研制出了机器人,用以代替人们去完成那些单调、枯燥或是危险的工作。由于机器人的问世,使一部分工人失去了原来的工作,于是有人对机器人产生了敌意。“机器人上岗,人将下岗。”不仅在中国,即使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也有人持这种观念。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任何先进的机器设备,都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也就必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已被人类生产发展史所证明。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有利有弊,只不过利大于弊,很快就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比如汽车的出现,它不仅夺了一部分人力车夫、挑夫的生意,还常常出车祸,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威胁。虽然人们都看到了汽车的这些弊端,但它还是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英国一位著名的政治家针对关于工业机器人的这一问题说过这样一段话:“日本机器人的数量居世界首位,而失业人口最少,英国机器人数量在发达国家中最少,而失业人口居高不下”,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机器人是不会抢人饭碗的。

  美国是机器人的发源地,机器人的拥有量远远少于日本,其中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美国有些工人不欢迎机器人,从而抑制了机器人的发展。日本之所以能迅速成为机器人大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当时日本劳动力短缺,政府和企业都希望发展机器人,国民也都欢迎使用机器人。由于使用了机器人,日本也尝到了甜头,它的汽车、电子工业迅速崛起,很快占领了世界市场。从世界工业发展的潮流看,发展机器人是一条必由之路。没有机器人,人将变为机器;有了机器人,人仍然是主人。

  三、关于机器人,你该知道的

  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卡佩克发表了科幻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在剧本中,卡佩克把捷克语“Robota”写成了“Robot”,“Robota”是奴隶的意思。该剧预告了机器人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悲剧性影响,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被当成了机器人一词的起源。在该剧中,机器人按照其主人的命令默默地工作,没有感觉和感情,以呆板的方式从事繁重的劳动。后来,罗萨姆公司取得了成功,使机器人具有了感情,导致机器人的应用部门迅速增加。在工厂和家务劳动中,机器人成了必不可少的成员。机器人发觉人类十分自私和不公正,终于造反了,机器人的体能和智能都非常优异,因此消灭了人类。

  但是机器人不知道如何制造它们自己,认为它们自己很快就会灭绝,所以它们开始寻找人类的幸存者,但没有结果。最后,一对感知能力优于其它机器人的男女机器人相爱了。这时机器人进化为人类,世界又起死回生了。

  卡佩克提出的是机器人的安全、感知和自我繁殖问题。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可能引发人类不希望出现的问题。虽然科幻世界只是一种想象,但人类社会将可能面临这种现实。

  为了防止机器人伤害人类,科幻作家阿西莫夫(Isaac.Asimov)于1940年提出了“机器人三原则”:

  1.机器人不应伤害人类;

  2.机器人应遵守人类的命令,与第一条违背的命令除外;

  3.机器人应能保护自己,与第一条相抵触者除外。

  这是给机器人赋予的伦理性纲领。机器人学术界一直将这三原则作为机器人开发的准则。

  在1967年日本召开的第一届机器人学术会议上,就提出了两个有代表性的定义。一是森政弘与合田周平提出的:“机器人是一种具有移动性、个体性、智能性、通用性、半机械半人性、自动性、奴隶性等7个特征的柔性机器”。从这一定义出发,森政弘又提出了用自动性、智能性、个体性、半机械半人性、作业性、通用性、信息性、柔性、有限性、移动性等10个特性来表示机器人的形象。另一个是加藤一郎提出的具有如下3个条件的机器称为机器人:

  1.具有脑、手、脚等三要素的个体;

  2.具有非接触传感器(用眼、耳接受远方信息)和接触传感器;

  3.具有平衡觉和固有觉的传感器。

  四、机器人的电影、电视剧与小说

  1、小说

  艾萨克·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钢穴》、《裸阳》、《曙光中的机器人》、《机器人与帝国》、《正子人》

  基地系列:《基地》、《基地与帝国》、《第二基地》

  《我,机器人》

  基地系列绝对不是关于机器人的科幻小说,而是一种宇宙史诗型的科幻小说,与之类似的有《银河英雄传说》。

  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确为机器人科幻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其中提出的“机器人三原则”更是广为人知。

  菲利普·K·迪克有一些比较出名的

  如《机器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后来被改编成电影《银翼杀手》。

  还有《第二代》,都是比较经典的短篇小说。

  2、电影

  《超能查派》、《超能陆战队》、《机器纪元》、《人类灭亡报告书》、《机器人的崛起》、《机械公敌》、《机械战警》。

  3、电视剧

  《我的女友是机器人》、《绝对彼氏》

评论
  • 佳作!已赞!我的《同行》,欢迎支持!


  • 准备很扎实啊


  • 正发愁怎么编辑一本知识书,刚好看到了这个,好东西。


  • 有意思


  • 小胖熊 作者

    我之后将会写一本关于机器,机器人等方面的软科幻小说,这是我为之收集编辑的一本知识资料书,里面会包括科幻小说、机器人、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知识。内容收集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