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宋艳(1)
近人陈寅恪著《柳如是别传》,谓明末艳妓柳如是乃“儒士而兼侠女”、“放诞多情”、“罕见之独立女子”,诗词境界“骎骎进入北宋诸贤之范围”。“多愁多病身”、“倾国倾城貌”之黛玉、莺莺并非虚构,柳如是即是一真身。陈氏艳羡陈子龙、钱谦益图书、美人之两得,发“对如花之美女,听论剑之雄词,心已醉而身欲死矣”之长叹。
这种妓的情趣,无独有偶,近代有,明清有,宋亦有之。清人徐士銮写过一本《宋艳》的书,辑宋之韵事作以汇观。而朱彝尊《词综》、徐《词苑丛谈》、张宗《词林纪事》、叶申芗《本事词》、宋人黄昇《花庵词选》、何士信《草堂诗余》、明人陈耀文《花草粹编》、卓人月《古今词统》,也大有记载。失传的宋人《本事曲》、杨湜《古今词话》也是如此。这些书汇集了各种书籍,尤其是野史逸闻中的琐碎材料。其中的故事曲折离奇,缠绵悱恻。后世传奇小说的众多题材均取之于此。
杭州西泠桥边有个苏小小墓,有联云:“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张祜、李贺、温庭筠都为苏小小写过诗。南齐有个苏小小,南宋也有个苏小小。《西湖游览志余》载,南宋的苏小小原名苏小娟,姐姐盼奴与太学生赵不敏相好。赵不敏贫穷,盼奴周济他完成学业,后来他当了襄阳司户。但在任上三年,因想念盼奴而病故。他嘱弟分一半遗产与盼奴,并说:“盼奴有个妹妹小娟,俊雅能诗,可以想法娶来,是个佳偶啊!”赵弟托在钱塘当通判的宗人找盼奴。但是盼奴已死,小娟受姐姐在于潜县的一段官司连累下在狱中。通判召见小娟,诘问她:“你诱骗商人官绢百匹,怎么偿还?”小娟说:“这是死去的姐姐盼奴的事,恳请您周旋解脱,我感激涕零,九泉下的姐姐也会有知的。”通判对她的口齿伶俐很喜欢,便问她:“你认识襄阳赵司户吧?”小娟说:“赵司户从前与姐姐相好,授官后远去外地,姐姐因相思病亡。”通判告诉她:“赵司户也去世了,让人送来遗物,还有他弟弟的一封信,你看看。”小娟打开信一看,是一首诗:“当时名妓镇东吴,不好黄金只好书。借问钱塘苏小小,风流还似大苏无?”通判要她唱和一首,小娟推说不会作诗。通判强迫说:“不和就还官绢。”小娟不得已,信笔写来:“君住襄阳妾住吴,无情人寄有情书。当年若也来相访,还有于潜绢也无?”通判喜而免其罪,赎其妓身,嫁与赵弟偕老。此一种诗词姻缘较之其他更能令夫妻投合。通判可能懂点爱情心理学。
清李逊之《三朝野史》载,有士人越墙偷人室女,知府马光祖勒令当堂面试,出题《逾墙搂处子诗》。士人秉笔写道:“花柳平生债,风流一段愁。逾墙乘兴下,处子有心搂。谢砌应潜越,韩香许暗偷。有情还爱欲,无语强娇羞。不负秦楼约,安知汉狱囚?玉颜丽如此,何用读书求。”光祖大赏,判《减字木兰花》词:“多情多爱,还了平生花柳债。好个檀郎,室女为妻也不妨。 杰才高作,聊赠青蚨三百索。烛影摇红,记取媒人是马公。”马公不以犯奸之事问罪,反配以佳偶,有人评说是以礼待士。
以上所说均以诗词述爱情感动他人、感动“上帝”,而情人对咏各自得惓情自当更多。宋皇都风月主人《绿窗新话》卷上引《丽情集》:陈敏夫随兄任广州参军,其兄无妻,专宠一妾,名越娘,美貌能诗。兄养不起她,便让敏夫带越娘回家。路过洪都时,越娘吟诗:“悠悠江水涨帆渡,叠叠云山缓辔行。”敏夫应声和之:“今夜不知何处宿,清风明月最关情。”这天晚上二人对饮,余兴无尽。越娘问敏夫:“今夜何处睡?”答:“廊下可以看月。”晚上敏夫闻廊下有脚步声。越娘过来与他尽欢,并吟《西江月》:“一自东君去后,几多恩爱睽离。频凝泪眼望乡畿,客路迢迢千里。顾我风情不薄,与君驿邸相随。参军虽死不须悲,幸有连枝同气。”宋张端义《贵耳集》载,周邦彦在李师师家,恰逢徽宗皇帝来,避之不及,藏于床下。徽宗带来一只鲜橙,说是“江南初进来”,与师师谑语。周邦彦在床下赋得《少年游》:“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后来师师把它唱给皇上听,皇上问是谁写的,告以周邦彦,皇上大怒。上朝时责问蔡京:“听说开封府监税周邦彦收税不力,为什么不抓来问罪?”蔡京摸不着头脑,就说:“容臣退朝召京尹是问,再奏请皇上。”退朝后即召京尹,京尹说:“只有周邦彦增收许多税。”蔡京说,皇上的意思,只得迁就,便作了个假报告,得旨:“周邦彦玩忽职守,贬出京城。”过了一两天,皇上再幸李师师家,师师不在,一问得知去送周监税。皇上想周邦彦已贬出去,师师碰不到的。但是等到深夜才见她归来,而且愁眉泪眼,憔悴可怜。皇上大怒道:“你到哪里去了?”师师说:“臣妾该死,知道周邦彦得罪离京,跟他喝杯酒道别。不知皇上来了。”皇上问道:“作词了吗?”师师说:“有一首《兰陵王》。”皇上说:“唱一遍看。”师师说:“皇上喝酒,我唱来让你高兴高兴。”于是唱道:“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皇上大喜,复召周邦彦为大晟乐正。后来周邦彦当了大晟乐正、乐府待制。据王国维考证,此条所载失实,当时周邦彦已56岁,宋代也没有大晟乐正、乐府待制这种官。这个公案不好判断。王国维时代对这种风流事不好理解。依我们今日之风习,或由宋人之情调,56岁有韵事也并非不可能。
宋词宋艳(2)
反过来,艳事很容易牵动诗情,《绿窗新话》卷上引《古今词话》:秦观在扬州刘太尉处做客,有一姬佐酒。她有一手绝艺,善玩箜篌。秦观借她的箜篌来看,适逢主人去更衣,又狂风灭烛,姬急与秦观相亲并说:“今日为学士瘦了一半。”秦观得仓促之欢,作《御街行》道一时风景:“银烛生花如红豆,这好事,而今有。夜阑人静曲屏深,借宝瑟、轻轻招手。可怜一阵白风,故灭烛、教相就。 花带雨,冰肌香透。恨啼鸟、辘轳声晓。岸柳微风吹残酒。断肠时、至今依旧。镜中消瘦。那人知后,怕你来僝僽。”宋代诗词中描述的此等妙事数不胜数,为解诗之圭臬。宋陈元靓《事林广记》癸集卷之一三载,灵隐寺有僧名了然,不守戒,常宿娼妓李秀奴家,日久衣钵为之一空。秀奴不接待他,僧迷恋不已,乘醉上门,吃了闭门羹,怒起随手一击,竟打死了她。弄到知州苏轼那里。苏轼大怒,要拿他好好审讯一番,但一看他臂上刺着“但愿同生极乐国,免教今世苦相思”之句,便即兴判成一词:“这个秃奴,修行忒煞。云山顶上持斋戒。一从迷恋玉楼人,鹑衣百结浑无奈。 毒手伤人,花容粉碎。空空色色今何在?臂间刺道苦相思,这回还了相思债。”随即押赴市曹处斩。苏轼此等机灵词,比他的皇皇大作要来得有意思。
还有别一种故事,牵动人之恩恩怨怨。宋庞元英《谈薮》载,谢直在杭州狎妓,他的老师理学大师陆九渊责怪他:“士人君子朝夕与贱娼混在一起,这不坏了名教吗?”谢直不好意思,说今后不敢了。但他后来专为娼妓造了一栋鸳鸯楼,陆九渊又来找他。他说:“不是单单造个楼,还写了个记。”陆九渊喜欢他的文章,便问楼记怎么说。谢直信口说开头一句是“自逊、抗、机、云之死,天地英灵之气,不钟于男子,而钟于夫人”。陆逊等都是陆姓前朝英雄,陆九渊知道他在侮辱自己,气得说不出话。而谢直不知怎么就自行觉悟了,一日在娼妓处遽起归兴,便不告而行。娼妓追到江边,泣涕涟涟,谢直毅然取围巾书一首《卜算子》词给她:“双桨浪花平,夹岸青山锁。你自归家我自归,说着如何过? 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将你从前与我心,付与他人可。”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一引《古今词话》:柳永与孙何是贫贱朋友,后来孙何做了临安知府,门禁甚严。柳永见之不得,便作《望海潮》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柳永拿着这首词去见名妓楚楚,请她在府会上演唱。中秋节,楚楚一歌后,孙何果然接见了他。许多史书夸张地说,经楚楚这一唱,这首词流传到金主完颜亮耳中,完颜亮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南侵之志。
我的作品《海东青之翼》已全新集录发布,希望得到各位前辈的回访支持,多谢!已赞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
佳作!已赞!我的《同行》,欢迎支持!
写的不错,希望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