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山海经卷十六

  大荒西经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

  之。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

  【译文】在西北海以外,大荒的一个角落,有座山断裂而合不拢,名叫

  不周山,有两头黄色的野兽守护着它。有一条水流名叫寒暑水。寒暑水的西

  面有座湿山,寒暑水的东面有座幕山。还有一座禹攻共工国山。

  有国名曰淑士,颛(zhu1n)顼(x&)之子。

  【译文】有个国家名叫淑士国,这里的人是帝颛顼的子孙后代。

  有神十人,名曰女娲(w3)之肠①,化为神,处栗(l@)广之野;横道

  而处。

  【注释】①女蜗:神话传说女娲是一位以神女的身份做帝王的女神人,是人的脸面蛇的身子,

  一天内有七十次变化,她的肠子就化成这十位神人。

  【译文】有十个神人,名叫女娲肠,就是女娲的肠子变化而成神的,在

  称作栗广的原野上;他们拦断道路而居住。

  有人名曰石夷,[西方曰夷],来风曰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

  【译文】有位神人名叫石夷,西方人单称他为夷,从北方吹来的风称作

  韦,他处在大地的西北角掌管太阳和月亮升起落下时间的长短。

  有五采之鸟,有冠,名曰狂鸟。

  【译文】有一种长着五彩羽毛的鸟,头上有冠,名叫狂鸟。

  有大泽之长山。有白氏之国。

  【译文】有一座大泽长山。有一个白氏国。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东,有长胫之国。

  【译文】在西北海以外,赤水的东岸,有个长胫国。

  有西周之国,姬(j9)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①,

  稷降以百谷。稷之弟曰台(t2i)玺(t1i),生叔均②。叔均是代其父及稷

  播百谷,始作耕。有赤国妻氏。有双山。

  【注释】①帝俊:这里指帝喾(k)),名叫俊。传说他的第二个妃子生了后稷。后稷:古史

  传说他是周朝王室的祖先,姓姬氏,号后稷,善于种庄稼,死后被奉祀为农神。 ②叔均:上文曾说

  叔均是后稷的孙子,又说是帝舜的儿子,这里却说是后稷之弟台玺的儿子,诸说不同,乃属神话传说

  分歧。

  【译文】有个西周国,这里的人姓姬,吃谷米。有个人正在耕田,名叫

  叔均。帝俊生了后稷,后稷把各种谷物的种子从天上带到下界。后稷的弟弟

  叫台玺,台玺生了叔均。叔均于是代替父亲和后稷播种各种谷物,开始创造

  耕田的方法。有个赤国妻氏。有座双山。

  西海之外,大荒之中,有方山者,上有青树,名曰柜(j))格之松,日

  月所出入也。

  【译文】在西海以外,大荒的当中,有座山叫方山,山上有棵青色大树,

  名叫柜格松,是太阳和月亮出入的地方。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西,有(先)[天]民之国,食谷,使四鸟。

  【译文】在西北海以外,赤水的西岸,有个天民国,这里的人吃谷米,

  能驯化驱使四种野兽。

  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

  【译文】有个北狄国。黄帝的孙子叫始均,始均的后代子孙,就是北狄

  国人。

  有芒山。有桂山。有榣山,其上有人,号曰太子长琴。颛(zhu1n)顼

  (x&)生老童①,老童生祝融②,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榣山,始作乐风。

  【注释】①老童:即上文所说的神人耆童。传说帝颛顼娶于滕■氏,叫女禄,生下老童。 ②

  祝融:传说是高辛氏火正,名叫吴回,号称祝融,死后为火官之神。

  【译文】有座芒山。有座桂山。有座榣山,山上有一个人,号称太子长

  琴。颛琐生了老童,老童生了祝融,祝融生了太子长琴,于是太子长琴住在

  榣山上,开始创作乐而风行世间。

  有五采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

  【译文】有三种长着彩色羽毛的鸟:一种叫凰鸟,一种叫鸾鸟,一种叫

  凤鸟。

  有虫状如菟(t))①,胸以后者裸(lu%)不见,青如猿状②。

  【注释】①虫:古人把人及鸟兽等动物通称为虫,如鸟类称为羽虫,兽类称为毛虫,龟类称

  为甲虫,鱼类称鳞虫,人类称为裸虫。这里指野兽。菟:通“兔”。②状:这里不是指具体形状,而

  是指颜色的深浅达到某程度的样子。

  【译文】有一种野兽的形状与普通的兔子相似,胸脯以后部分全露着而

  又分不出来,这是因为它的皮毛青得像猿猴而把裸露的部分遮住了。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j()玉门,日月所入。

  【译文】在大荒的当中,有座山名叫丰沮玉门山,是太阳和月亮降落的

  地方。

  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朌(f6n)、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

  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译文】有座灵山,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

  抵、巫谢、巫罗等十个巫师,从这座山升到天上和下到世间,各种各样的药

  物就生长在这里。

  (西)有[西]王母之山、壑(h6)山、海山。有沃[民]之国,沃民是处。

  沃之野,凤鸟之卵是食,甘露是饮。凡其所欲,其味尽存。爰有甘华、甘柤

  (zh1)、白柳、视肉、三骓(zhu9)、璇(xu2n)瑰(gu9)、瑶碧、白木、

  琅(l2ng)玕、白丹、青丹①,多银、铁。鸾(凤)[鸟]自歌,凤鸟自舞,

  爰有百兽,相群是处,是谓沃之野。

  【注释】①三骓:皮毛杂色的马。璇:美玉。瑰:似玉的美石。白木:一种纯白色的树木。

  琅玕:传说中的一种结满珠子的树。白丹:一种可作白色染料的自然矿物。青丹:一种可作青色染料

  的自然矿物。

  【译文】有西王母山、壑山、海山。有个沃民国,沃民便居住在这里。

  生活在沃野的人,吃的是凤鸟产的蛋,喝的是天降的甘露。凡是他们心里想

  要的美味,都能在凤鸟蛋和甘露中尝到。这里还有甘华树、甘柤树、白柳树,

  视肉怪兽、三骓马、璇玉瑰石、瑶玉碧玉、白木树、琅玕树、白丹、青丹,

  多出产银、铁。鸾鸟自由自在地歌唱,凤鸟自由自在地舞蹈,还有各种野兽,

  群居相处,所以称作沃野。

  有三青鸟,赤首黑目,一名曰大■(l@),一名少■,一名曰青鸟。

  【译文】有三只青色大鸟、红红的脑袋黑黑的眼睛,一只叫做大■,一

  只叫做少■,一只叫做青鸟。

  有轩辕之台①,射者不敢西向(射),畏轩辕之台。

  【注释】①轩辕之台:即上文所说的轩辕之丘,为传说中的上古帝王黄帝所居之地,故号轩

  辕氏。

  【译文】有座轩辕台,射箭的人都不敢向西射,因为敬畏轩辕台上黄帝

  的威灵。

  大荒之中,有龙山,日月所入。有三泽水①,名曰三淖(n4o),昆吾

  之所食也②。

  【注释】①泽:聚水的洼地。这里作动词用,汇聚的意思。②昆吾:相传是上古时的一个部

  落。食:食邑,即古时做为专门供应某人或某部分人生活物资的一块地方。

  【译文】大荒当中,有座龙山,是太阳和月亮降落的地方。有三个汇聚

  成的大水地,名叫三淖,是昆吾族人取得食物的地方。

  有人衣青,以袂(m6i)蔽面①,名曰女丑之尸②。

  【注释】①袂:衣服的袖子。②女丑之尸:上文说女丑尸用右手遮住脸面,这里说是用衣袖

  遮住脸面,大概因原图上的画像就不一样。

  【译文】有个人穿着青色衣服,用袖子遮住脸面,名叫女丑尸。

  有女子之国。

  【译文】有个女子国。

  有桃山。有■(m2ng)山①。有桂山。有于土山。

  【注释】①■山:即上文所说的芒山。

  【译文】有座桃山。还有座■山。又有座桂山。又有座于土山。

  有丈夫之国。

  【译文】有个丈夫国。

  有弇(y1n)州之山,五采之鸟仰天,名曰鸣鸟。爰有百乐歌儛之风。

  【译文】有座弇州山,山上有一种长着五彩羽毛的鸟正仰头向天而嘘,

  名叫鸣鸟。因而这里有各种各样乐曲歌舞的风行。

  有轩辕之国。江山之南栖为吉,不寿者乃八百岁。

  【译文】有个轩辕国。这里的人把居住在江河山岭的南边当作吉利,就

  是寿命不长的人也活到了八百岁。

  西海陼(zh()中①,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弇

  (y1n)兹。

  【注释】①陼:同“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译文】在西海的岛屿上,有一个神人,长着人的面孔鸟的身子,耳朵

  上穿挂着两条青色蛇,脚底下踩踏着两条红色蛇,名叫弇兹。

  大荒之中,有山名日月山,天枢(sh&)也。吴姖天门,日月所入。有

  神,人面无臂,两足反属(zh()于头(山)[上]①,名曰嘘。颛(zhu1n)

  顼(x&)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②,帝令重献上天③,令黎(邛)[印]下地

  ④。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

  【注释】①属:接连。②重:神话传说中掌管天上事物的官员南正。黎:神话传说中管理地

  下人类的官员火正。③献:用手捧着东西给人。这里是举起的意思。④印:痕迹着于其它物件上。如

  在信件上加盖印章就要把印章朝下按压。所以,印可通“抑”,即抑压,按下之意。

  【译文】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日月山,是天的枢纽。这座山的主峰叫

  吴姖天门山,是太阳和月亮降落的地方。有一个神人,形状像人而没有臂膀,

  两只脚反转着连在头上,名叫嘘。帝颛顼生了老童,老童生了重和黎,帝颛

  顼命令重托着天用力往上举,又命令黎撑着地使劲朝下按。于是黎来到地下

  并生了噎,他就处在大地的最西端,主管着太阳、月亮和星辰运行的先后次

  序。

  有人反臂,名曰天虞。

  【译文】有个神人反长着臂膀,名叫天虞。

  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x9),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译文】有个女子正在替月亮洗澡。帝俊的妻子常羲,生了十二个月亮,

  这才开始给月亮洗澡。

  有玄丹之山。有五色之鸟,人面有发。爰有青雘(w6n)、黄■(2o),

  青鸟、黄鸟,其所集者其国亡。

  【译文】有座玄丹山。在玄丹山上有一种长着五彩羽毛的鸟,一副人的

  面孔而且有头发。这里还有青雘、黄■,这种 青色的鸟、黄色的鸟,它们

  在哪个国家聚集栖息那个国家就会灭亡。

  有池,名孟翼之攻颛(zhu1n)顼(x&)之池。

  【译文】有个水池,名叫孟翼攻颛顼池。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鏖(2o)鏊(2o)鉅,日月所入者。

  【译文】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鏖鏊鉅山,是太阳和月亮降落的地方。

  有兽,左右有首,名曰屏(p0ng)蓬。

  【译文】有一种野兽,左边和右边各长着一个头,名叫屏蓬。

  有巫山者。有壑(h6)山者。有金门之山,有人名曰黄姖之尸。有比翼

  之鸟。有白鸟,青翼,黄尾,玄喙(hu9)。有赤犬,名曰天犬,其所下者

  有兵。

  【译文】有座叫做巫山的山。又有座叫做壑山的山。还有座金门山,山

  上有个人名叫黄姖尸。有比翼鸟。有一种白鸟,长着青色的翅膀,黄色的尾

  巴,黑色的嘴壳。有一种红颜色的狗,名叫天犬,它所降临的地方都会发生

  战争。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

  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①,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

  ②,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zh6)然③。有人戴胜④,虎齿,有豹尾,

  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注释】①白:指尾巴上点缀着白色斑点。②弱水:相传这种水轻得不能漂浮起鸿雁的羽毛。

  ③辄:即,就。然:“燃”的本字。燃烧。④胜:古时妇女的首饰。

  【译文】在西海的南面,流沙的边沿,赤水的后面,黑水的前面,屹立

  着一座大山,就是昆仑山。有一个神人,长着人的面孔、老虎的身子,尾巴

  有花纹,而尾巴上尽是白色斑点,住在这座昆仑山上。昆仑山下有条弱水汇

  聚的深渊环绕着它,深渊的外边有座炎火山,一投进东西就燃烧起来。有人

  头上戴着玉制首饰,满口的老虎牙齿,有一条豹子似的尾巴,在洞穴中居住,

  名叫西王母。这座山拥有世上的各种东西。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常阳之山,日月所入。

  【译文】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常阳山,是太阳和月亮降落的地方。

  有寒荒之国。有二人女祭、女薎(mi6)。

  【译文】有个寒荒国。这里有两个神人分别叫女祭、女薎。

  有寿麻之国。南岳娶州山女,名曰女虔(qi2n)。女虔生季格,季格生

  寿麻。寿麻正立无景(y!ng)①,疾呼无响。爰有大暑,不可以往。

  【注释】①景:“影”的本字。

  【译文】有个国家叫寿麻国。南岳娶了州山的女子为妻,她的名字叫女

  虔。女虔生了季格,季格生了寿麻。寿麻端端正正站在太阳下不见任何影子,

  高声疾呼而四面八方没有一点回响。这里异常炎热,人不可以前往。

  有人无首,操戈盾立,名曰夏耕之尸。故成汤伐夏桀(ji6)于章山①,

  克之,斩耕厥(ju6)前②。耕既立,无首,■厥咎(ji))③,乃降于巫山。

  【注释】①成汤:即商汤王,商朝的开国国王。夏桀:即夏桀王,夏朝的最后一位国王。②

  厥:代词,这里指代成汤。③■:“走”的本字。这里是逃避的意思。厥:这里指代夏耕尸。咎:罪

  责。

  【译文】有个人没了脑袋,手拿一把戈和一面盾牌立着,名叫夏耕尸。

  从前成汤在章山讨伐夏桀,打败了夏桀,斩杀夏耕尸于他的面前。夏耕尸站

  立起来后,发觉没了脑袋,为逃避他的罪咎,于是窜到巫山去了。

  有人名曰吴回①,奇(j9)左②,是无右臂。

  【注释】①吴回:即上文所说的火神祝融。也有说是祝融的弟弟,亦为火正之官。属于神话

  传说分歧。②奇:单数。这里指与配偶事物相对而言的单个事物。

  【译文】有个人名叫吴回,只剩下左臂膀,而没了右臂膀。

  有盖山之国。有树,赤皮支干①,青叶,名曰朱木。

  【注释】①支:通“枝”。

  【译文】有个盖山国。这里有一种树木,树皮树枝树干都是红色的,叶

  子是青色的,名叫朱木。

  有一臂民。

  【译文】有一种只长一条臂膀的一臂民。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山,日月所入。有人焉三面,是颛(zhu1n)

  顼(x&)之子,三面一臂,三面之人不死。是谓大荒之野。

  【译文】大荒当中,有一座山,名叫大荒山,是太阳和月亮降落的地方。

  这里有一种人的头上的前边和左边、右边各长着一张面孔,是颛顼的子孙后

  代,三张面孔一只胳膊,这种三张面孔的人永远不死。这里就是所谓的大荒

  野。

  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

  开①。开上三嫔(b9n)于天②,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

  高二千仞③,开焉得始歌《九招(sh1o)》。

  【注释】①夏后开:即上文所说的夏后启。因为汉朝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就改“启”为

  “开”。②嫔:嫔、宾在古字中通用。这里作为动词,意思是做客。③仞:古代的八尺为一仞。

  【译文】在西南海以外,赤水的南岸,流沙的西面,有个人耳朵上穿挂

  着两条青色蛇,乘驾着两条龙,名叫夏后启。夏后启曾三次到天帝那里做客,

  得到天帝的乐曲《九辩》和《九歌》而下到人间。这里就是所谓的天穆野,

  高达二千仞,夏后启在此开始演奏《九招》乐曲。

  有(互)[氐]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q@)①,灵恝生(互)[氐]

  人,是能上下于天。

  【注释】①炎帝:即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神农氏。因为以火德为王,所以号称炎帝,又因创造

  农具教人们种庄稼,所以叫做神农氏。

  【译文】有个氐人国。炎帝的孙子名叫灵恝,灵恝生了氐人,这里的人

  能乘云驾雾上下于天。

  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zhu1n)顼(x&)死即复苏。风道北来①,

  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②。颛顼死即复苏。

  【注释】①道:从,由。②为:谓,以为。

  【译文】有一种鱼的身子半边干枯,名叫鱼妇,是帝颛顼死了又立即苏

  醒而变化的。风从北方吹来,天于是涌出大水如泉,蛇于是变化成为鱼,这

  便是所谓的鱼妇。而死去的颛顼就是趁蛇鱼变化未定之机托体鱼躯并重新复

  苏的。

  有青鸟,身黄,赤足,六首,名曰■(zhu^)鸟。

  【译文】有一种青鸟,身子是黄色的,爪子是红色的,长有六个头,名

  叫■鸟。

  有大巫山。有金之山。西南,大荒之(中)隅,有偏句、常羊之山。

  【译文】有座大巫山。又有座金山。在西南方,大荒的一个角落,有偏

  句山、常羊山。

  按:夏后开即启,避汉景帝讳云①。

  【注释】①这两句按语不是《山海经》原文,也不知是谁题写的,但为底本所有,今仍存其

  旧。

  【译文】按语:夏后开就是夏后启,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而改的。

  山海经卷十七

  大荒北经

  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①,帝颛(zhu1n)顼(x&)

  与九嫔葬焉。爰有(■)[鸱(ch9)]久、文贝、离俞、鸾鸟、(皇)[凤]

  鸟、大物、小物②。有青鸟、琅(l2ng)鸟、玄鸟、黄鸟、虎、豹、熊、罴

  (p0)、黄蛇、视肉、璿(xu2n)瑰(gu9)、瑶碧③,皆出(卫)于山。[卫]

  丘方员三百里,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为舟。竹南有赤泽水,名曰封渊④。

  有三桑无枝,[皆高百仞]。丘西有沈渊⑤,颛顼所浴。

  【注释】①附禺之山:上文所说的务禺山、鲋鱼山与此同为一山。附、务、鲋,皆古字通用。

  ②大物、小物:指殉葬的大小用具物品。

  ③琅鸟:白鸟。琅:洁白。玄鸟:燕子的别称。因它的羽毛黑色,所以

  称为玄鸟。玄:黑色。璿:美玉。④封:大。⑤沈:深。

  【译文】在东北海以外,大荒的当中,黄河水流经的地方,有座附禺山,

  帝颛顼与他的九个妃嫔葬在这座山。这里有鹞鹰、花斑贝、离朱鸟、鸾鸟、

  凤鸟、大物、小物。还有青鸟、琅鸟、燕子、黄鸟、老虎、豹子、熊、罴、

  黄蛇、视肉怪兽、璿玉瑰石、瑶玉碧玉,都出产于这座山。卫丘方圆三百里,

  卫丘的南面有帝俊的竹林,竹子大得可以做成船。竹林的南面有红色的湖

  水,名叫封渊。有三棵不生长枝条的桑树,都高达一百仞。卫丘的西面有个

  沈渊,是帝颛顼洗澡的地方。

  有胡不与之国,烈姓,黍(sh()食。

  【译文】有个胡不与国,这里的人姓烈,吃黄米。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有蜚(f5i)蛭(zh@)①,

  四翼。有虫②,兽首蛇身,名曰琴虫。

  【注释】①蜚:通“飞”。蛭:环节动物,有好几种,如水蛭、鱼蛭、山蛭等。②虫:这里

  指蛇。

  【译文】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不咸山。有个肃慎氏国。有一种能飞的

  蛭,长着四只翅膀。有一种蛇,是野兽的脑袋蛇的身子,名叫琴虫。

  有人名曰大人。有大人之国,厘(x9)姓,黍(sh()食。有大青蛇,

  黄头,食麈(zh()。

  【译文】有一种人名叫大人。有个大人国,这里的人姓厘,吃黄米。有

  一种大青蛇,黄色的脑袋,能吞食大鹿。

  有榆山。有鲧(g(n)攻程州之山。

  【译文】有座榆山。又有座鲧攻程州山。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衡天。有先民之山。有槃(p2n)木千里。

  【译文】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衡天。又有座先民山。有一棵盘旋弯曲

  一千里的大树。

  有叔歜(ch))国,颛(zhu1n)顼(x&)之子,黍(sh()食,使四鸟:

  虎、豹、熊、罴(p0)。有黑虫如熊状,名曰猎猎(x@x@)。

  【译文】有个叔歜国,这里的人都是颛顼的子孙后代,吃黄米,能驯化

  驱使四种野兽:老虎、豹子、熊和罴。有一种形状与熊相似的黑虫,名叫猎

  猎。

  有北齐之国,姜姓,使虎、豹、熊、罴(p0)。

  【译文】有个北齐国,这里的人姓姜,能驯化驱使老虎、豹子、熊和罴。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槛大逢之山,河济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

  名曰禹所积石。

  【译文】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先槛大逢山,是黄河水和济水流入的地

  方,海水从北面灌注到这里。它的西边也有座山,名叫禹所积石山。

  有阳山者。有顺山者,顺水出焉。有始州之国,有丹山。

  【译文】有座阳山。又有座顺山,顺水从这座山发源。有个始州国,国

  中有座丹山。

  有大泽方千里,群鸟所解。

  【译文】有一大泽方圆千里,是各种禽鸟脱去旧羽毛再生新羽毛的地

  方。

  有毛民之国,依姓,食黍(sh(),使四鸟。禹生均国,均国生役采,

  役采生修鞈(ji2),修鞈杀绰人。帝念之,潜为之国,是此毛民。

  【译文】有个毛民国,这里的人姓依,吃黄米,能驯化驱使四种野兽。

  大禹生了均国,均国生了役采,役采生了修鞈,修鞈杀了绰人。大禹哀念绰

  人被杀,暗地里帮绰人的子孙后代建成国家,就是这个毛民国。

  有儋(d1n)耳之国,任姓,禺号子,食谷。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

  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禺强。

  【译文】有个儋耳国,这里的人姓任,是神人禺号的子孙后代,吃谷米。

  在北海的岛屿上,有一个神人,长着人的面孔鸟的身子,耳朵上穿挂着两条

  青色蛇,脚底下踩踏着两条红色蛇,名叫禺强。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

  曰九凤。又有神,衔蛇操蛇,其状虎首人身,四蹄长肘,名曰强良。

  【译文】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北极天柜山,海水从北面灌注到这里。

  有一个神人,长着九个脑袋和人的面孔鸟的身子,名叫九凤。又有一个神人,

  嘴里衔着蛇手中握着蛇,他的形貌是老虎的脑袋人的身子,有四只蹄子和长

  长的臂肘,这名叫强良。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

  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y!ng)①,逮之于禺谷②。

  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③,

  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注释】①景:“影”的本字。②逮:到,及。③又杀夸父:先说夸父因追太阳而死,后又

  说夸父被应龙杀死,这是神话传说中的分歧。

  【译文】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成都载天山。有一个人的耳上穿挂着两

  条黄色蛇,手上握着两条黄色蛇,名叫夸父。后土生了信,信生了夸父。而

  夸父不衡量自己的体力,想要追赶太阳的光影,直追到禺谷。夸父想喝了黄

  河水解渴,却不够喝,准备跑到北方去喝大泽的水,还未到,便渴死在这里

  了。应龙在杀了蚩尤以后,又杀了夸父,因他的神力耗尽上不了天就去南方

  居住,所以南方的雨水很多。

  又有无肠之国,是任姓。无继子①,食鱼。

  【注释】①无继:即上文所说的无启国。无启就是无嗣、没有子孙后代。但这里却说无肠国

  人是无启国人的子孙,显然是有继,而非无继。这正合乎神话传说的神奇诡怪的性质。

  【译文】又有个无肠国,这里的人姓任。他们是无继国人的子孙后代,

  吃鱼类。

  共工之臣名曰相繇(y2o)①,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山]。

  其所■(w&)所尼②,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y1n)洪

  水③,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

  (r6n)三沮(j()④,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

  【注释】①相繇:即上文所说的相柳。②■:呕吐。尼:止。③湮:阻塞。④三:表示多数,

  不是实指。仞:通“■”。充满。沮:败坏。这里指塌陷、陷落。

  【译文】共工有一位臣子名叫相繇,长了九个头而是蛇的身子,盘旋自

  绕成一团,贪婪地霸占九座神山而索取食物。他所喷吐停留过的地方,立即

  变成大沼泽,而气味不是辛辣就是很苦,百兽中没有能居住这里的。大禹堵

  塞洪水,杀死了相繇,而相繇的血又腥又臭,使谷物不能生长;那地方又水

  涝成灾,使人不能居住。大禹填塞它,屡次填塞而屡次塌陷,于是把它挖成

  大池子,诸帝就利用挖出的泥土建造了几座高台。诸帝台位于昆仑山的北

  面。

  有岳之山,寻竹生焉。

  【译文】有座岳山,一种高大的竹子生长在这座山上。

  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句,海水[北]入焉。

  【译文】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不句山,海水从北面灌注到这里。

  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xi4ng)①。有人衣青衣

  ②,名曰黄帝女(魃),[妭(b2)]③。蚩尤作兵伐黄帝④,黄帝乃令应龙

  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⑤,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

  (魃)[妭],雨止,遂杀蚩尤。(魃)[妭]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

  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⑥。(魃)[妭]时亡之,所欲逐之者,

  令曰:“神北行⑦!”先除水道,决通沟渎(d*)⑧。

  【注释】①乡:通“向”。方向。②衣:穿。这里是动词。③女妭:相传是不长一根头发的

  光秃女神,她所居住的地方,天不下雨。④兵:这里指兵器、武器。⑤风伯:神话传说中的风神。雨

  师:神话传说中掌管雨水的神。⑥田祖:主管田地之神。⑦北行:指回到赤水之北。⑧渎:小沟渠。

  【译文】有座山叫系昆山,上面有共工台,射箭的人因敬畏共工的威灵

  而不敢朝北方拉弓射箭。有一个人穿着青色衣服,名叫黄帝女妭。蚩尤制造

  了多种兵器用来攻击黄帝,黄帝便派应龙到冀州的原野去攻打蚩尤。应龙积

  蓄了很多水,而蚩尤请来风伯和雨师,纵起一场大风雨。黄帝就降下名叫妭

  的天女助战,雨被止住,于是杀死蚩尤。女妭因神力耗尽而不能再回到天上,

  她居住的地方没有一点雨水。叔均将此事禀报给黄帝,后来黄帝就把女妭安

  置在赤水的北面。叔均便做了田神。女妭常常逃亡而出现旱情,要想驱逐她,

  便祷告说:“神啊请向北去吧!”事先清除水道,疏通大小沟渠。

  有人方食鱼,名曰深目民之国,朌(f5n)姓,食鱼。

  【译文】有一群人正在吃鱼,名叫深目民国,这里的人姓朌,吃鱼类。

  有钟山者。有女子衣青衣,名曰赤水女子(献)[魃(b2)]①。

  【注释】①赤水女子魃:即上文所说的被黄帝安置在赤水之北的女妭。妭,同“魃”。魃:

  旱神。

  【译文】有座钟山。有一个穿青色衣服的女子,名叫赤水女子魃。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顺水入焉。有人名曰犬戎。黄帝生苗龙,

  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p@n)牡(m(),是为

  犬戎,肉食。有赤兽,马状无首,名曰戎宣王尸①。

  【注释】①戎宣王尸:传说是犬戎族人奉祀的神。

  【译文】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融父山,顺水流入这座山。有一种人名

  叫犬戎。黄帝生了苗龙,苗龙生了融吾,融吾生了弄明,弄明生了白犬,这

  白犬有一公一母而自相配偶,便生成犬戎族人,吃肉类食物。有一种红颜色

  的野兽,形状像普通的马却没有脑袋,名叫戎宣王尸。

  有山名曰齐州之山、君山、■(qi4n)山、鲜野山、鱼山。

  【译文】有几座山分别叫做齐州山、君山、■山、鲜野山、鱼山。

  有人一目,当面中生。一曰是威姓,少昊之子,食黍(sh()。

  【译文】有一种人长着一只眼睛,这只眼睛正长在脸面的中间。一种说

  法认为他们姓威,是少昊的子孙后代,吃黄米。

  有[无]继(无)民,[无]继(无)民任姓,无骨子,食气、鱼。

  【译文】有一种人称作无继民,无继民姓任,是无骨民的子孙后代,吃

  的是空气和鱼类。

  西北海外,流沙之东,有国曰中■(bi3n),颛(zhu1n)顼(x&)之

  子,食黍(sh()。

  【译文】在西北方的海外,流沙的东面,有个国家叫中■国,这里的人

  是颛顼的子孙后代,吃黄米。

  有国名曰赖丘。有犬戎国。有(神)[人],人面兽身,名曰犬戎。

  【译文】有个国家名叫赖丘。还有个犬戎国。有一种人,长着人的面孔

  兽的身子,名叫犬戎。

  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颛顼生驩(hu1n)头,驩

  头生苗民,苗民厘(x9)姓,食肉。有山名曰章山。

  【译文】在西北方的海外,黑水的北岸,有一种人长着翅膀,名叫苗民。

  颛顼生了驩头,驩头生了苗民,苗民人姓厘,吃的是肉类食物。还有一座山

  名叫章山。

  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阴山、泂[灰]野之山,上有赤树,青叶赤华,

  名曰若木。

  【译文】大荒当中,有衡石山,九阴山、灰野山,山上有一种红颜色的

  树木,青色的叶子红色的花朵,名叫若木。

  有牛黎之国。有人无骨,儋耳之子。

  【译文】有个牛黎国。这里的人身上没有骨头,是儋耳国人的子孙后代。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身长千里],

  直目正乘①,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y6)②。是

  烛九阴③,是谓烛龙。

  【注释】①乘:据学者研究,“乘”可能是“朕”字的假借音。朕:缝隙。②谒:据学者研

  究,“谒”是“噎”的假借音。噎:吃饭太快而食物堵塞咽喉。这里是吞食、吞咽的意思。③九阴:

  阴暗之地。

  【译文】在西北方的海外,赤水的北岸,有座章尾山。有一个神人,长

  着人的面孔蛇的身子而全身是红色,身子长达一千里,竖立生长的眼睛正中

  合成一条缝,他闭上眼睛就是黑夜、睁开眼睛就是白昼,不吃饭不睡觉不呼

  吸,只以风雨为食物。他能照耀阴暗的地方,所以称作烛龙。

  山海经卷十八

  海内经

  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曰朝鲜①。天毒②,其人水居,偎人爱(之)

  [人]。

  【注释】①朝鲜:就是现在朝鲜半岛上的朝鲜和韩国。②天毒:据古人解说,即天竺国,有

  文字,有商业,佛教起源于此国中。而天竺国就是现在的印度。但印度在南,朝鲜在北,一南一北,

  相距很远,记在一处,不合情理,则文字上似有讹误或脱遗。

  【译文】在东海以内,北海的一个角落,有个国家名叫朝鲜。还有一个

  国家叫天毒,天毒国的人傍水而居,怜悯人慈爱人。

  西海之内,流沙之中,有国名曰壑(h6)市。

  【译文】在西海以内,流沙的中央,有个国家名叫壑市国。

  西海之内,流沙之西,有国名曰氾(f4n)叶。

  【译文】在西海以内,流沙的西边,有个国家名叫氾叶国。

  流沙之西,有鸟山者,三水出焉。爰有黄金、璿(xu2n)瑰(gu9)、

  丹货、银铁①,皆流于此中②。又有淮山,好水出焉。

  【注释】①丹货:不详何物。②流:淌出。这里是出产、产生的意思。

  【译文】流沙西面,有座山叫鸟山,三条河流共同发源于这座山。这里

  所有的黄金、璿玉瑰石、丹货、银铁,全都产于这些水中。又有座大山叫淮

  山,好水就是从这座山发源的。

  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zh1o)云之国、司彘(zh@)之国。黄帝

  妻雷祖①,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zhu$)首、谨耳、人

  面、豕(sh!)喙(hu@)、麟身、渠股、豚(t*n)止②,取淖(n4o)子曰

  阿女③,生帝颛(zhu1n)顼(x&)。

  【注释】①雷祖:即嫘祖,相传是教人们养蚕的始祖。②擢:引拔,耸起。这里指物体因吊

  拉变成长竖形的样子。谨:慎重小心,谨慎细心。这里是细小的意思。渠股:即今天所说的罗圈腿。

  ③取:通“娶”。

  【译文】在流沙的东面,黑水的西岸,有朝云国、司彘国。黄帝的妻子

  雷祖生下昌意。昌意自天上降到若水居住,生下韩流。韩流长着长长的脑袋、

  小小的耳、人的面孔、猪的长嘴、麒麟的身子、罗圈着双腿、小猪的蹄子,

  娶淖子族人中叫阿女的为妻,生下帝颛顼。

  流沙之东,黑水之间,有山名不死之山。

  【译文】在流沙的东面,黑水流经的地方,有座山名叫不死山。

  华山青水之东,有山名曰肇(zh4o)山。有人名曰柏[子]高,柏[子]高

  上下于此,至于天。

  【译文】在华山青水的东面,有座山名叫肇山。有个仙人名叫柏子高,

  柏子高由这里上去下来的,直至到达天上。

  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g1o)菽(sh&)、膏

  稻、膏黍(sh()、膏稷①,百谷自生,冬夏播琴②。鸾鸟自歌,凤鸟自儛,

  灵寿实华③,草木所聚。爰有百兽,相群爰处。此草也,冬夏不死。

  【注释】①膏:这里是味道美好而光滑如膏的意思。菽:豆类植物的总称。稷:谷子。②播

  琴:即播种。这是古时楚地人的方言。③灵寿:即上文所说的椐树,所生枝节像竹节,粗细长短都正

  好合于拐杖,不必人工制做,所以古代老人常利用这种天然拐杖。也有一种说法,认为灵寿是一种生

  长在昆仑山及其附近地方的特殊树木,人吃了它结的果实就会长生不死,所以叫灵寿树。

  【译文】在西南方黑水流经的地方,有一处叫都广野,后稷就埋葬在这

  里。这里出产膏菽、膏稻、膏黍、膏稷,各种谷物自然成长,冬夏都能播种。

  鸾鸟自由自在地歌唱,凤鸟自由自在地舞蹈,灵寿树开花结果,丛草树林茂

  盛。这里还有各种禽鸟野兽,群居相处。在这个地方生长的草,无论寒冬炎

  夏都不会枯死。

  南海之(外)[内],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

  【译文】在南海以内,黑水青水流经的地方,有一种树木名叫若木,而

  若水就从若木生长的地底下发源。

  有禺中之国。有列襄之国。有灵山,有赤蛇在木上,名曰蝡(ru3n)蛇,

  木食。

  【译文】有个禺中国。又有个列襄国。有一座灵山,山中的树上有一种

  红颜色的蛇,叫做耎蛇,以树木为食物。

  有盐长之国。有人焉鸟首,名曰鸟(氏)[民]。

  【译文】有个盐长国。这里的人长着鸟一样的脑袋,称作鸟民。

  有九丘,以水络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

  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参卫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有木,青叶

  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①,[上]有九■(zh()②,下有九

  枸(j()③,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t4i)皞(h4o)爰过④,黄帝所为。

  【注释】①仞:古时以八尺为一仞。②■:树枝弯曲。③枸:树根盘错。④大皞:又叫太昊、

  太皓,即伏羲氏,古史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姓风。他开始画八卦,教人们捕鱼放牧,用来充作食物。

  又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类始祖。

  【译文】有九座山丘,都被水环绕着,名称分别是陶唐丘、叔得丘、孟

  盈丘、昆吾丘、黑白丘、赤望丘、参卫丘、武夫丘、神民丘。有一种树木,

  青色的叶子紫色的茎干,黑色的花朵黄色的果实,叫做建木,高达一百仞的

  树干上不生长枝条,而树顶上有九根弯蜒曲折的桠枝,树底下有九条盘旋交

  错的根节,它的果实像麻子,叶子像芒树叶。大皞凭借建木登上天,黄帝栽

  培了建木。

  有窫(zh2)窳(y*),龙首,是食人。有(青)兽,人面,名曰猩猩。

  【译文】有一种窫窳兽,长着龙一样的脑袋,能吃人。还有一种野兽,

  长着人一样的面孔,名叫猩猩。

  西南有巴国。皞(h4o)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

  为巴人。

  【译文】西南方有个巴国。大皞(h4o)生了咸鸟,咸鸟生了乘厘,乘

  厘生了后照,而后照就是巴国人的始祖。

  有国名曰流黄辛氏,其域中方三百里,其出是(尘土)[麈](zh()。

  有巴遂山,渑(sh6ng)水出焉。

  【译文】有个国家名叫流黄辛氏国,它的疆域方圆三百里,这里出产一

  种大鹿。还有一座巴遂山,渑水从这座山发源。

  又有朱卷之国。有黑蛇,青首,食象。

  【译文】又有个朱卷国。这里有一种黑颜色的大蛇,长着青色脑袋,能

  吞食大象。

  南方有赣(g4n)巨人,人面长(臂)[唇],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

  亦)[则]笑,唇蔽其面,因即逃也。

  【译文】南方有一种赣巨人,长着人的面孔而嘴唇长长的,黑黑的身上

  长满了毛,脚尖朝后而脚跟朝前反长着,看见人就发笑,一发笑而嘴唇便会

  遮住他的脸面,人就趁此立即逃走。

  又有黑人,虎首鸟足,两手持蛇,方啖(d4n)之。

  【译文】还有一种黑人,长着老虎一样的脑袋禽鸟一样的爪子,两只手

  握着蛇,正在吞食它。

  有嬴(y0ng)民,鸟足。有封豕(sh!)。

  【译文】有一种人称作嬴民,长着禽鸟一样的爪子。还有大野猪。

  有人曰苗民。有神焉,人首蛇身,长如辕,左右有首,衣紫衣①,冠旃

  (zh1n)冠②,名曰延维③,人主得而飨(xi3ng)食之④,伯(b4)天下

  ⑤。

  【注释】①衣紫衣:前一个“衣”是动词,穿的意思。后一个“衣”是名词,即衣服。②冠

  旃冠:前一个“冠”是动词,戴的意思。后一个“冠”是名词,即帽子。旃:纯红色的曲柄旗。这里

  仅是红色的意思,与上一句的紫色相对。③延维:即上文所说的委蛇,就是双头蛇。④人主:君主,

  一国之主。飨:祭献。⑤伯:通“霸”。

  【译文】有一种人称作苗民。这地方有一个神,长着人的脑袋蛇的身子,

  身躯长长的像车辕,左边右边各长着一个脑袋,穿着紫色衣服,戴着红色帽

  子,名叫延维,人主得到它后加以奉飨祭祀,便可以称霸天下。

  有鸾鸟自歌,凤鸟自舞。凤鸟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膺文曰“仁”,

  背文曰“義”,见(xi4n)则天下和。

  【译文】有鸾鸟自由自在地歌唱,有凤鸟自由自在地舞蹈。凤鸟头上的

  花纹是“德”字,翅膀上的花纹是“顺”字,胸脯上的花纹是“仁”字,脊

  背上的花纹是“義”字,它一出现就会使天下和平。

  又有青兽如菟(t))①,名曰■(j)n)狗。有翠鸟②。有孔鸟③。

  【注释】①菟:通“兔”。②翠鸟:即翡翠鸟,形状像燕子。古人说雄性的叫翡,羽毛是红

  色;雌性的叫翠,羽毛是青色。实际上,翡翠鸟的羽毛有好多种颜色,不止红、青二色,所以自古以

  来就做装饰品用。③孔鸟:即孔雀鸟。

  【译文】又有一种像兔子的青色野兽,名叫■狗。又有翡翠鸟。还有孔

  雀鸟。

  南海之内,有衡山,有菌山,有桂山。有山名三天子之都。

  【译文】在南海以内,有座衡山,又有座菌山,还有座桂山。还有座山

  叫做三天子都山。

  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y0)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

  陵界中。

  【译文】南方有一片山丘叫苍梧丘,还有一个深渊叫苍梧渊,在苍梧丘

  和苍梧渊的中间有座九嶷山,帝舜就葬埋在这里。九嶷山位于长沙零陵境

  内。

  北海之内,有蛇山者,蛇水出焉,东入于海。有五采之鸟,飞蔽一乡,

  名曰翳(y@)鸟①。又有不距之山,巧倕(ru@)葬其西②。

  【注释】①翳鸟:传说是凤凰之类的鸟。②巧倕:相传是上古帝尧时代一位灵巧的工匠。

  【译文】在北海以内,有座山叫蛇山,蛇水从蛇山发源,向东流入大海。

  有一种长着五彩羽毛的鸟,成群地飞起而遮蔽一乡的上空,名叫翳鸟。还有

  座不距山,巧倕便葬在不距山的西面。

  北海之内,有反缚盗械、带戈常倍之佐①,名曰相顾之尸②。

  【注释】①盗械:古时,凡因犯罪而被戴上刑具就称作盗械。戈:古代一种兵器。倍:通“背”。

  背弃。佐:辅助帝王的人。②相顾之尸:也是上文所说贰负之臣一类的人。

  【译文】在北海以内,有一个反绑着戴刑具、带着戈而图谋叛逆的臣子,

  名叫相顾尸。

  伯夷父生西岳①,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d!)羌(qi1ng),氐

  羌乞姓。

  【注释】①伯夷父:相传是帝颛(zhu1n)顼(x&)的师傅。

  【译文】伯夷父生了西岳,西岳生了先龙,先龙的后代子孙便是氐羌,

  氐羌人姓乞。

  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鸟、玄蛇、玄豹、

  玄虎、玄狐蓬尾。有大玄之山。有玄丘之民①。有大幽之国。有赤胫之民②。

  【注释】①玄丘之民:古人说是生活在丘上的人物都是黑的。②赤胫之民:古人说是从膝盖

  以下的腿部全为红色的一种人物。

  【译文】北海以内,有一座山,名叫幽都山,黑水从这座山发源。山上

  有黑色鸟、黑色蛇、黑色豹子、黑色老虎,有毛蓬蓬尾巴的黑色狐狸。有座

  大玄山。有一种玄丘民。有个大幽国。有一种赤胫民。

  有钉灵之国,其民从厀(x9)以下有毛①,马蹄善走②。

  【注释】①厀:同“膝”。②走:跑。

  【译文】有个钉灵国,这里的人从膝盖以下的腿部都有毛,长着马的蹄

  子而善于快跑。

  炎帝之孙伯陵①,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②,缘妇孕三年,是生鼓、

  延、殳(sh&)。[殳]始为侯③,鼓、延是始为钟④,为乐风。

  【注释】①炎帝:即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②同:通“通”。通奸。吴权:传说中的

  人物。③侯:练习或比赛射箭时用的箭靶。④钟:古代一种打击乐器

  【译文】炎帝的孙子叫伯陵,伯陵与吴权的妻子阿女缘妇私通,阿女缘

  妇怀孕三年,这才生下鼓、延、殳三个儿子。殳最初发明了箭靶,鼓、延二

  人发明了钟,作了乐曲和音律。

  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g(n)①。

  【注释】①鲧:相传是大禹的父亲。

  【译文】黄帝生了骆明,骆明生了白马,这白马就是鲧。

  帝俊生禺号①,禺号生淫梁②,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

  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

  【注释】①帝俊:这里指黄帝。②淫梁:即上文所说的禺京。

  【译文】帝俊生了禺号,禺号生了淫梁,淫梁生了番禺,这位番禺最初

  发明了船。番禺生了奚仲,奚仲生了吉光,这位吉光最初用木头制做出车子。

  少(sh4o)皞(h4o)生般①,般是始为弓矢。

  【注释】①少皞:即上文所说的少昊号称金天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译文】少皞生了般,这位般最初发明了弓和箭。

  帝俊赐羿彤(t$ng)弓素矰(z5ng)①,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x))

  下地之百艰②。

  【注释】①彤:朱红色。矰:一种用白色羽毛装饰并系着丝绳的箭。②恤:体恤,周济。

  【译文】帝俊赏赐给后羿红色弓和白色矰箭,用他的射箭技艺去扶助下

  界各国,后羿便开始去救济世间人们的各种艰苦。

  帝俊生晏龙,晏龙是[始]为琴瑟(s6)。

  【译文】帝俊生了晏龙,这位晏龙最初发明了琴和瑟两种乐器。

  帝俊有子八人①,是始为歌舞。

  【注释】①帝俊:这里指帝舜。

  【译文】帝俊有八个儿子,他们开始创作出歌曲和舞蹈。

  帝俊生三身①,三身生义均②,义均是始为巧倕(ru@),是始作下民

  百巧。后稷是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③,始作牛耕。大比赤阴④,是始为国。

  禹、鲧(g(n)是始布土⑤,均定九州⑥。

  【注释】①帝俊:这里也是指帝舜。②义均:就是上文所说的叔均,但说是帝舜的儿子,这

  里却说是帝舜的孙子,属于神话传说的不同。③叔均:上文曾说叔均是后稷之弟台玺的儿子,这里又

  说是后稷的孙子,而且和前面说的义均也分成了二人,神话传说分歧,往往有所不同。④大比赤阴:

  意义不明。也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后稷的生母姜嫄。“比”大概为“妣”的讹文。妣:母亲。“赤阴”

  的读音与“姜嫄”相近。据古史传说,后稷被封于邰地而建国,姜嫄即居住在这里,所以下面说“是

  始为国”。⑤布土:传说鲧与大禹父子二人相继治理洪水,鲧使用堵塞的方法,大禹使用疏通的方法,

  都需要挖掘泥土。布即施予,施行。土即土工,治河时填土、挖土工程。⑥均:平均,均匀。引申为

  度量、衡量。九州:相传大禹治理了洪水以后,把中原划分为九个行政区域,就是九州。

  【译文】帝俊生了三身,三身生了义均,这位义均便是所谓的巧倕,从

  此开始发明了世间的各种工艺技巧。后稷开始播种各种农作物。后稷的孙子

  叫叔均,这位叔均最初发明了使用牛耕田。大比赤阴,开始受封而建国。大

  禹和鲧开始挖掘泥土治理洪水,度量划定九州。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y1o)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

  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①,是复

  土(穰)[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y5)鸣,噎鸣生岁十

  有二。

  【注释】①颠:头顶。

  【译文】炎帝的妻子,即赤水氏的女儿听訞生下炎居,炎居生了节并,

  节并生了戏器,戏器生了祝融。祝融降临到江水居住,便生了共工。共工生

  了术器。术器的头是平顶方形,他恢复了祖父祝融的土地,从而又住在江水。

  共工生了后土,后土生了噎鸣,噎鸣生了一年中的十二个月。

  洪水滔天①。鲧(g(n)窃帝之息壤以堙(y9n)洪水②,不待帝命。帝

  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③。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注释】①滔:漫。②息壤: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能够自生自长、永不耗损的土壤。③复生:

  相传鲧死了三年而尸体不腐烂,用刀剖开肚腹,就产生了禹。“复”即“腹”的同声假借字。

  【译文】洪荒时代到处是漫天大水。鲧偷拿天帝的息壤用来堵塞洪水,

  而未等待天帝下令。天帝派遣祝融把鲧杀死在羽山的郊野。禹从鲧的遗体肚

  腹中生出。天帝就命令禹最后再施行土工制住了洪水,从而能划定九州区

  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