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赵贵存票上的那个“四位数”,说起来还是相当有来历的。至于“四位数”的概念,说明白一些,就是一千块钱。在当时,这可是个不小的数目。而对于一个擦皮鞋的,光靠擦皮鞋,就能赚这么多钱,那简直就是做梦。显然,那个“四位数”应该是从别的地方“冒”出来的。

  这事还是得从1983年说起,也就是赵贵跟赵黑土一起到城里擦皮鞋的那一年。

  那年春节刚过,正好是冷天,一个外地人到赵庄来收古董。外地人穿着一双发亮发亮的牛皮鞋,背着个帆布袋,看上去就像是刚从国外回国,很有钱。外地人一边摇着“拨浪鼓”,一边吆喝着:古碗古瓢古铜钱,你肯出货我出钱。

  听见鼓声和吆喝声,喜欢凑热闹的人都从屋里走出来看热闹。看不明白的人继续围着外地人在赵庄来回转,看明白的人就跑回家里翻箱倒柜寻找“宝贝”。赵庄有户人家的一只洗脸盆被外地人相中后,一番讨价还价,最后外地人出六十块钱的高价把洗脸盆买了去。这事让全赵庄的人都看在眼里,觉得这真是一条发家致富的“捷径”。一时,全赵庄的人都回家里翻箱倒柜,把碗啊瓢啊洗脸盆啊,甚至有人把马桶都当“宝贝”似的拿了出来。

  在家烤着火,正一起讨论如何赚到很多的钱,然后用赚来的钱买牛皮鞋的赵贵和赵黑土,也不知什么时候听到了那个一只洗脸盆卖了六十块钱的“发家致富”的消息。于是两个人跑出屋来看,赵贵跟赵黑土一眼就看中了外地人脚上穿的那双发亮发亮的牛皮鞋。赵贵和赵黑土从小就梦想着穿皮鞋,可这种愿望到了他们结婚那天都没有实现。赵贵记得很清楚,他跟他婆娘结婚的那天,穿的还是双黄绿色的解放鞋,现在都还穿在脚上。

  所以,赵贵跟赵黑土同赵庄其他人不一样,冲着的不是外地人口袋里的钱,而是外地人脚上那双发亮发亮的牛皮鞋。为了得到外地人脚上那双发亮发亮的牛皮鞋,赵贵和赵黑土趁自己婆娘都不在家的时候,开始在屋里翻箱倒柜,挖地三尺,把家里所有能搬得动的东西都搬了出来,最后选了几样他们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东西送到外地人所在的地方。赵黑土拿了好几只碗,外地人用放大镜只看了一眼,然后摇着头说,这碗底下都印着“1981年制造”,五分钱就能买一只。

  赵黑土说,那你就帮我看看这只瓢。

  赵黑土说着拿出一只锈迹斑斑的铁瓢。外地人又拿放大镜看了看,笑着说,这瓢都快成废铁了。

  赵黑土就再也不好意思拿东西出来。

  下一位是赵贵,赵贵瞒着自己婆娘把结婚时婆娘家打发的一只“铝合金”洗脸盆拿了出来,外地人看都不看一眼就退了回去。这让赵贵和赵黑土相当失望。回家的路上,赵黑土于是一气,把那些花五分钱一个新买的碗,统统摔得个粉碎。赵贵也把那只“铝合金”洗脸盆往石头上砸,原本是圆的现在变成了扁的了。

  两个人回到家后,可还是有些不“死心”。他们继续在家里翻箱倒柜。可是赵黑土什么也没有再找到,赵贵倒是找到了一样东西,不过他不知道是不是一件“宝贝”,也不知道能不能把外地人脚上那双发亮发亮的牛皮鞋换下来。

  赵贵找到的是一只被她婆娘藏在马桶底下的银镯子,看上去相当有价值。赵贵于是壮壮胆,小心翼翼地从马桶底下把那只银镯子偷了出来。为了不让其他人知道,他和赵黑土悄悄把外地人叫到一边,让外地人用放大镜检查银镯子。这一回没有让赵贵和赵黑土失望。外地人看了有好几分钟,看完了就对赵贵和赵黑土说,这东西还有一点点价值,就换给你们十块钱。

  赵贵和赵黑土听了很高兴。赵贵说,我不要钱,你就把你脚上那双牛皮鞋换给我好了。

  外地人说,你没搞错吧,我这牛皮鞋起码也值三十块,你拿三个银镯子才换得了。

  赵贵说,我靠,要是我家里能拿出三个银镯子,我早就穿上皮鞋了,还用等到今天?

  赵黑土紧跟着补充了一句,婆娘睡过了不好嫁,穿过的鞋子就不再值钱,你不肯换就算了。

  外地人很会做生意,他知道赵贵和赵黑土看中了他脚上穿的牛皮鞋,而不是他的钱,就说,那你再找我十块钱,我就把鞋子换给你。

  赵贵实在是拿不出十块钱。这让赵贵和赵黑土又一次失望了。赵贵就试着对赵黑土说,你要是能拿出十块钱,我们每人换一只。

  赵黑土说,每人一只,那怎么穿?

  赵贵说,一人一只,穿出去更吸引人。

  赵贵的话让赵黑土很快就动心了。他回家里把婆娘卖头发留着买谷种的十块钱偷了出来,跟赵贵一起将外地人脚下那双发亮发亮的牛皮鞋换了下来。那时土地刚分到户还不到两年,墙上到处都写满“分田分地分房子,过上幸福的好日子”的宣传标语。

  赵贵拿了只左脚的,赵黑土拿了只右脚的。两个人把牛皮鞋一左一右穿在脚上,满赵庄来回地炫耀。第一次穿皮鞋的感觉像是讨了个“小婆娘”,乐得两个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婆娘已经回来了,发现他们做了坏事,正拿着扁担一边骂“败家子”,一边朝他们追了过来,要找赵贵和赵黑土“算账”。

  赵贵和赵黑土从来就没有怕过婆娘,闹起架来也从来没有输给过婆娘。可今天他们两个人做了坏事,心虚,再加上第一次穿皮鞋,还没来得及适应,所以走起路来屁颠屁颠的,让婆娘们趁机打了他们好几扁担,还不准他们回家。

  婆娘们不准他们回家的那个晚上,赵贵跟赵黑土没地方睡,两个人只好在赵庄避风的地方,烧稻草烤了一个晚上的火。到了第二天,他们决定回家跟婆娘们认罪。可婆娘们不是那么好惹的。婆娘们联合起来,非让他们把换皮鞋的银镯子和买谷种的十块钱拿回来,才准回家。

  这让赵贵跟赵黑土吃了“闭门羹”。于是赵贵跟赵黑土又在赵庄避风的地方烧稻草烤了一个晚上的火。到了第三个晚上,他们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于是他们一起商量,作出了一个很有“男人气概”的决定。他们决定到城里去闯一闯,干一番事业,让婆娘们对他们“另眼相看”。

  从赵庄上城里,有差不多两百公里。必须先从赵庄走路去十公里以外的火车站,再坐差不多八个钟头的火车,才能到达城里。换了牛皮鞋后,赵贵跟赵黑土已经是身无分文。准备上城里的那天,赵黑土有些担心地对赵贵说,我们身无分文,恐怕上不了城里。

  赵贵也想到了这个很关键的问题,但他没有赵黑土那样担心。他对赵黑土说,当年红军过草地,走长征,那么多困难都经历了,我们就不信走不到才两百公里远的城里。

  因为赵贵的这句话,赵黑土马上就有了信心。他们趁天黑了到人家的红薯地里偷了十几个红薯,揣在衣服里,然后开始上路。就这样,一次很有意思的“旅程”开始了。

  赵贵跟赵黑土走到差不多天黑了才走到火车站。因为没赶上去城里的唯一一趟火车,赵贵跟赵黑土只好在这里等一个晚上,到明天的时候再去城里。天气相当的冷,赵贵跟赵黑土又因为无钱买票,进不了车站,就只能翻过车站的围墙,找了个避风的地方,捡了些废弃物,在铁路边烧起了一堆火。他们把偷来的红薯埋进火堆中,烧熟了用来充饥。他们第一次真正感到了火的温暖,还有红薯的美味。吃饱了,他们背靠着背坐在火堆边打磕睡。

  赵贵跟赵黑土在打磕睡的时候都做了一个梦。天亮了,赵黑土对赵贵说,他梦见自己上了去城里的火车,火车跑得像牛似的,一下子就把他带到了城里。

  然后赵贵对赵黑土说,他梦见自己在城里当了老板,他穿上了比那双用银镯子和十块钱换来的牛皮鞋还要发亮的鞋子。

  他们把梦说得像真的一样,更有点像故事。说完了,赵贵跟赵黑土把打磕睡之前就已经埋好的红薯挖出来当早餐。他们边吃边走,又去了火车站。他们没有再去候车和买票的地方,他们直接去了站台。他们做贼似的在站台上东张西望,没多久就被火车站的工作人员发现了。工作人员把他们带到一间办公室,找他们问了话,还做了笔录。不过,很快又被火车站的工作人员放了出来,只是不让他们再去站台。

  被赶出站台后,赵黑土又开始担心起来,对赵贵说,我看这城里是去不成了,我们还是回去算了。

  赵贵不是这么想的,他不想他晚上打磕睡时做的梦,这么快就破灭了。他于是对赵黑土说,晚上做了个那么好的梦,你舍得回去?就算不做梦,回去了在婆娘和赵庄人的面前也没面子。

  赵黑土想了想觉得也是,就对赵贵说,那你说怎么办?

  赵贵说,办法总是有的。

  他说着带赵黑土又一次翻过火车站的围墙。这次他们没有再去站台,他们沿着铁轨往城里的方向走去。

  赵黑土有些疑惑地说,这样走下去,那要走到哪一天。

  赵贵说,打算要去城里,你就不能害怕这个。

  话虽这么说,其实赵贵心里也不怎么踏实,终究去城里有两百公里的路程,天气冷不说,吃的东西也不够。

  走了不远,赵贵又说,边走边想办法。

  赵黑土跟着赵贵就这样沿铁路走了一日一夜。天又黑了,他们又捡了废弃物烧起火堆,烤了红薯,又背靠背坐在火堆边打磕睡,他们又做了和上一次相同的梦。不过,他们的梦还没来得及实现,偷来的红薯很快就被他们吃完了。

  赵黑土于是对赵贵说,我走不动了。

  赵贵抬起头去远远地看看铁路的那头,这时候他才感觉到一种来自于内心的“恐惧”。可他又做了那个在城里当老板,穿上了比脚上的皮鞋还要发亮的牛皮鞋的梦,他就不觉得“恐惧”有什么好害怕的。他继续让赵贵跟着他沿铁路往城里方向走去。

  又走了一个上午,赵贵在铁路边的一个水沟里,意外地发现了一盒差不多只剩下一半的饼干,还有一只上面印着“为人民服务”五个红字的空书包。这种意外的发现,给了赵贵跟赵黑土极大的惊喜,还有去城里的希望。

  那盒饼干已经有些回潮了,但这却是赵贵和赵黑土第一次吃上这种香甜的饼干。赵贵一边吃着饼干一边说,老天爷都想办法帮我们去城里,我们要是不去,会后悔一辈子。

  赵黑土觉得赵贵说了那么多话,就这一句是最让他放得心下的一句。他不再感到原先的那种担心和害怕。他继续跟着赵贵往城里方向前进。

  经过两天一夜的步行,赵贵跟赵黑土的脚都磨出了泡。他们走到了火车要经过的一个小车站。赵贵实在走不动了,就在离车站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赵黑土就对赵贵说,你怎么不走了,是不是不去城里了?

  赵贵懒洋洋地回答赵黑土的话,谁说不去了,我只是想停下来想办法。

  正在这时候,从他们出发的方向开过来一辆火车。赵贵不知道火车是不是开往城里去的,但他发现有人趁火车进站上客的时候,偷偷爬上了火车车厢顶部。赵贵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于是叫上赵黑土,跟着那些爬火车的人,偷偷爬上了火车车厢顶部。火车启动慢慢出站的时候,赵贵和赵黑土又跟着那些人从车厢顶部小心地往开着的车窗里爬,好不容易才安全地爬进了车厢。

  坐车的人不少,但也不见得拥挤。赵贵跟赵黑土在车厢里找了一大圈,终于在第四节车厢找到了两个座位。从旁边人的口中,赵贵打听到了这车正是开往城里去的,所以他放了心。赵贵把那只捡来的书包放到行李架上,然后跟赵黑土一起靠在座位上睡起了懒觉。他们又做了那个相同的梦。

  等他们醒来,已经是晚上了,外面黑得像只铁锅。火车又行驶了差不多半个钟头,终于在一个亮了很多路灯的地方停了下来。坐车的人都拿了自己的行李准备下车,赵贵和赵黑土也跟着准备下车。他们在想,他们应该到了城里。

  下车的时候,赵贵差一点就把那只捡来的书包忘在了车上,还是赵黑土提醒了他,赵贵才没有忘记把那只捡来的书包带下车去。

  城里就是城里,晚上还跟白天一样,到处都亮晶晶的。要是在他们赵庄,早就连手指都看不见了。赵贵心想,他妈的城里就是不同,比赵庄有的是钱。没想到赵黑土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赵贵跟赵黑土偷偷爬围墙出了火车站。站在亮着路灯的街上,赵贵跟赵黑土第一次感觉到了什么是气派,什么又是档次。看得赵贵目不暇接。可赵黑土没这个心情,他对赵贵说,城里这么大,我们去哪?

  赵贵一边看一边回话,先看看城里的夜景再说。

  到了城里,赵贵一点疲劳感都没有了。

  赵黑土跟着赵贵在车站附近转了一圈,赵贵最后在一个装垃圾的围墙下停了下来。他对赵黑土说,只要到了城里就不怕了,我们去找些废弃物烧一堆火,先在这里过一夜,到白天再想办法。

  他们于是在围墙下烧起了火。赵贵把那只捡来的书包当帽子戴到了自己的头上。这时,赵黑土透过火光,突然发现了那个捡来的书包有不对的地方。他便让赵贵将书包从头上取下来检查,一看,赵贵也发现了那个捡来的书包有不对的地方。他明明看到书包上印着的是“为人民服务”五个红字,可突然就变成了五颗五角星。他想,一定是在下火车的时候被人拿错了。赵贵于是打开来看,在书包里面的内袋里,赵贵惊喜地发现了一叠崭新的钞票。赵贵数了一遍,整整一千块。这种意想不到的惊喜,让赵贵在那一瞬间又想起了那个做了三遍的梦,同时想起了他对赵黑土说的一句话:老天爷都想办法帮我们去城里,我们要是不去,会后悔一辈子。赵贵不禁深深地感慨:自己做了三遍的梦就快要实现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