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前 言

  在拙著《还吾老子》中,有三条基本的观点:

  一,《老子》为周守藏史老聃所著。守藏史的地位,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社科院院长,是学界泰斗,精神领袖,帝王之师。

  二,因此,《老子》一书是专门写给侯王看的,是中国第一本站在民本立场上的政治哲学书;也是中国第一本以完整、严密的哲学体系为背景来论述具体问题的著作;也是中国第一本个人独立完成的著作。故而,《老子》虽然论述的是政治问题,但其哲学思想体系至今涵盖中国所有的哲学流派,为中国哲学的源头,对中国人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有及其深刻的影响。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就深受老子影响,相传孔子见老子后,思想受到强烈震撼,当不是虚言。

  三,但《老子》既不是《道德经》,也不是《德道经》。《德经》部分是老子从他才能看到的周王室图书馆收藏的文献资料中摘录出来四十四段有关政治的论述,《道经》是老子对其中三十七段所作的注。通过这种当时通行的“述而不作”的学术研究方法,把前人的政治经验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具普世之价值。

  这三条基本观点,是我在研究、对比《老子》各种传世本、注释本,特别是《老子》帛书本以后形成的。在此基础上,发现以前各种注释本错误相当严重,八十一章几乎章章有错,而因为《老子》是经文体,言简意赅,“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往往一个关键字训释错误,就使全章意思颠反。所以撰写《还吾老子》,并在书中推出我编定的《还真本〈老子〉》。

  《还吾老子》出版以来,得到像四川省原道博物馆名誉馆长、原中国道教研究所副所长王家佑先生,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导、老子文化研究会会长胡孚琛先生等热情的支持,与广大读者的欢迎。通过香港青松观道教学院的《弘道》杂志的大力推介(分六期连载《〈还吾老子〉道论》),在国际上也产生一定影响。可见还真的《老子》思想在中国有深厚的人心基础,对人类的未来发展也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但相对于这样优秀的思想来说,我们的普及推广工作还是远远不够的。尽管考虑到向更多人推广,针对不同文化程度、年龄层次的读者,我又撰写了《老子走近青年》、《老子还真注译》、《老子原来这么说》等书,但受众面还是太小太小。因此,这次北京白云观李信军道长要我整理一本简注、意译的《老子还真本》,在道教信众、慕道人士中传播,我欣然答应。在本书中,吸取了一些我最新的研究所得,因此,有些注译与我以往的著述都不同,以此为准。有兴趣进一步探究我这样还真《老子》的理由、根据,请去阅读拙著。

  已故的胡小静先生(道学家胡道静先生之少君),是《还吾老子》的终审编辑。他曾对我说,我要写一篇书评,题目就叫《老子是世界的》。老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愿还真的《老子》思想早日成为普世的福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