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导,咱回吧 ——戏说冯小刚电影题材流变及其成效

  

  取了这样一个极其戏谑的题目,就注定这是一篇非专业影评。当然,非专业影迷也写不出专业影评,无非是评评主题,扯扯故事,自诩比豆瓣上的伪文青们多一点学院派的操守。这样戏谑的口吻,针对这样一部试图严肃的电影,还是调戏曾经最会玩戏谑的冯小刚,似乎有点文不应时且班门弄斧,但我还是忍不住说一句:冯导,咱回吧!

  对于冯氏喜剧,我一直保持着强烈的喜爱,不论是《甲方乙方》《手机》还是《大碗》《天下无贼》,冯氏喜剧精神从葛优们的嘴里轻描淡写的说出却表现得淋漓尽致。冯小刚也正是因贺岁喜剧扬名立万,功成名就之后,冯导也想做些更严肃更有意义的事——由市民喜剧题材向严肃历史题材转变。这是每一个精英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冯小刚也不能免俗。同为第五代导演,张艺谋有《活着》,陈凯歌有《霸王别姬》,田壮壮有《蓝风筝》,虽然冯小刚拍的烂片相对于这些人来说较少,但真正能拿得出手的力透纸背的严肃题材,冯小刚至今未有。作为一个颇具神话色彩喜剧片商业导演,冯小刚似乎已经被标签化,在名利双收之后,他想挑战一下自我,也想以有担当的精英知识分子而非成功商业导演留名。

  关于冯小刚的有意识转变从2006年的《夜宴》就开始了,虽然与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陈凯歌的《无极》一同被批的体无完肤,但冯导依旧坚持走了下去。紧接着2007年的《集结号》有所好转,可以说的上是叫好叫座,但在电影本身所承担的深层次探讨上依然有所欠缺。《非诚勿扰1》之后的《唐山大地震》赢来一片眼泪与票房,我也正是从这里开始失望的。影片《唐山大地震》在剧情上显得做作,煽情戏份太多,完全沦为一部为赚眼泪和票房的应景之作。继《非诚勿扰2》之后,冯导又打出历史题材《一九四二》。早先看过刘震云的原本《温故1942》,在这篇报告文学里,刘震云怀着崇高的历史使命感,用并不严肃的口吻讲述了一个极其严肃的历史事件——1942年河南大饥荒。有这样一部优秀文学范本,冯小刚又自言为它等了十八年,可电影还是没有拍好。

  影片《一九四二》讲述了蒋介石主持的国民政府统治下,日本侵华的二战大背景下,河南因蝗灾饿死三百万人的故事。题材是好题材,故事也是好故事,关键就看什么样的导演怎么来拍了。冯小刚在《一九四二》中的败笔诸多,那些有学究气、考据癖的影迷所指出的关于国军军装是否开襟、是否收腰之类的问题无意义深究,此处就导演对故事的展开推进及主题的表达和深化进行浅议。

  首先,影片在节奏的掌控上没有做好。在我看来,全片大致可以分为五条线:国民政府、逃荒灾民、基督教会、美国记者、侵华日军。虽然这五条线彼此交汇,但各有独立意义。冯小刚对着五条线的戏份安排和贯穿作用没有做好,弄成了面面俱到的流水账。片中的两条主线,逃荒灾民和国民政府作为受灾主体和正统意义上的救灾主体,戏份较多,两条线间的叙事切换也较为频繁,但两主线间频繁切换所带来的刻意反差表达并没有契合观众的心里期许,在节奏拿捏和剧情转场上有所欠缺。基督教会、美国记者、侵华日军这三条副线穿插虽然在剧情意义上必不可少,但在影片中却显得画蛇添足,极不自然。

  其次,两位西方影帝和基督教会的介入显得多余。说到冯小刚,难免会想到张艺谋;看完《一九四二》,难免会想到《金陵十三钗》,因为这两部电影在某些部分的处理上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在张艺谋的《十三钗》中,奥斯卡影帝克里斯蒂安.贝尔与西方宗教元素的介入还情有可原,因为张艺谋在成名之初就受到国际影坛的青睐,并一直图谋染指奥斯卡。张艺谋情有可原,那冯小刚就是无理取闹了。《一九四二》中的两位影帝一个是《肖申克救赎》的主角蒂姆.罗宾斯,一位是《钢琴家》的主演艾德里安.布洛迪。在我看来,布洛迪有那双让人一看就像是要哭的忧郁大眼睛,让他来饰演具有悲悯情怀的《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还算合适,但让老影帝罗宾斯来演个可有可无的神父就显得多余和浪费了。再者,《一九四二》中的基督教的出现只是为了反宗教,当张涵予饰演的传教士所持《圣经》被日军炮弹炸的满天飞时,导演宣布“上帝在中国已死”。那冯小刚重资邀请两位影帝加盟并且引入宗教元素究竟是为什么呢,仍旧是走了一套商业片的路数吧!

  再次,冯小刚没有表现出严肃题材一流导演应有的克制。一味的煽情是悲情题材最低级的表现手段,借助音乐和台词煽情则是更低级的表现,《一九四二》就是犯了此等大忌。一流的导演应该懂得如何克制情感,把握节奏,不要制造太多的情绪爆发点而是积攒着使他由量变转化为质的升华。冯小刚的电影是靠耍嘴皮子发家,话痨的毛病改不了就注定严肃不起来。

  最后,冯小刚还是没有下狠心拷问一下历史和人性。如果严肃题材的影片(尤其是严肃的历史题材),导演没有狠下心来深入的拷问揭发一下民族品格和普遍人性,那么这个电影就已经失败了。此处拿侵华日军发粮赈灾一事举例,这一事件在刘震云的原著里是花过较大篇幅描写和讨论过的。日军发粮赈灾当然不完全是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的行为,但日军这一“阴险”行径却轻而易举的拿下河南。求生本能驱使下,到底是活着重要还是民族大义重要?为什么那么多中华儿女、炎黄子孙在“有奶就是娘”的信条趋势下做了“汉奸”?到底是谁辜负了谁,谁背叛了谁?抛却影片其他部分,就单从这一事件为切入点,就能拍出一部经世之作!但我们也不能一味的埋怨导演,我们的民族禁不起这样的拷问,我们的政府就对不会允许这样拍,这也是大陆电影人的集体悲哀。片中蒋介石的几句话在我看来倒像是冯小刚的自嘲“我最羡慕两个人,一个甘地,一个毛泽东,他们可以无所顾忌的和人民站在一起”“多怀念以前北伐的时候,一呼百应,可以无所畏惧的和人民站在一起”。现在的冯导已经更不是那个“光脚不怕穿鞋”的冯小刚了。

  除了诸多的败笔,冯小刚的《一九四二》也有些许成功之处,大致和对毛泽东的评价一致——功过三七开。首先,冯小刚在这样严肃的历史题材中对蒋介石个人做出了极正面的描写,他忧国忧民、心系天下,但无奈许多事已力不从心。其次,冯小刚对这种涉及政治与民族性的严肃题材做出了伟大尝试,并努力让它上映了。虽然自身诚意和揭露深度都不够,但在可上映电影的题材类型扩展上,冯小刚做了一回吃螃蟹的人。至于那些问冯导为何不拍《一九六二》的外星人不值得理会,对于一个导演的突破性贡献我们应当嘉奖。终有一天,不管是一九几二,我们都能去拍,并且要在意识形态之外好好拷问一下人性和民族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种种原因,冯小刚确实不擅触碰严肃的历史题材。人各有志,术业有专攻,谁都有想做而一辈子做不好的事。相对于这些毁誉参半的“后冯小刚时代”的严肃题材,我还是喜欢冯氏喜剧。虽然近来也有像《泰囧》这样叫好又叫座的贺岁档纯爆米花喜剧电影,但它还是对不上我的口味,笑点不在一个系统。虽然,作为一个成功的人承认自己失败很难,但有时去做些无谓的牺牲是没有价值的。

  最后还是诚恳的奉劝一句:冯导,咱回吧!

  2013.1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