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反思

  第一章 反思

  人到一定年龄后,应该学会反思。反思自己曾经走过的路,反思自己得到或失去,成功或失败,痛苦抑或欢乐,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然后才能正确认识自己。

  例如,忙碌了一天回到家,看到的只是冰锅冷灶,先别忙着去指责家人,而应该去看看镜中的自己。是不是疲惫又充满怒气,是不是冷漠而毫无笑容?并不是别人对不起你,只是你自己的状态在生活环境中的反射而已。

  我们为什么会愤怒,为什么会嗔恨呢?可以用一首诗来解答:

  万法因缘心中起,

  皓月映泉空万里。

  谁人试燃原上草?

  柴干风高凭汝意。

  只因为你的心是一堆干草,一触即燃;如果你的心冷如磐石,即使怎样风吹草动也无动于衷,即使打雷也燃不起火来。表面上看来是外在的因素点拨了你心中的怒火,其实如果你心中没有相应的温度,怎么会被点燃呢?说到底是你的心不够清静。

  再说演讲,如果你越是要求自己讲好,越是关注听众的反应,就越讲不好。只有放下听众,放下自我,甚至闭上眼睛去讲的时候,心中的话才会如同泉水喷涌一般,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演讲首先要专注,要觉察自己内心的真正状态;其次要真诚,所说的每一句话唯有真实不欺,才能够感动自己,打动观众。

  阿炳的《二泉映月》音谱非常简单,主旋律数次重复出现,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人被这首曲子感动呢?这就是心的力量。阿炳把自己一生的坎坷遭际、困顿苦痛都浓缩在了这首乐曲之中。他的倾诉是如此诚挚而专注,完全是从心里面流出来的,自然而毫不炫技,因此才能够令世人倾心、折服。

  不仅演讲要真诚,音乐要真诚,做企业一样也要真诚。诚信这根准绳放之四海而皆准,带领团队是这样,回到家中是这样,与朋友交往是这样,和客户洽谈也是这样。

  “诚则明也”,明则久,这是天地间的大道。

  一个人、一个企业想要成功,想要长久,就必须使自己的频道处在正心、正念、正行、正为的天地大道上。

  佛家有一个思想,若要让一滴水不干涸,就把它抛入海中。同理,想让自己的事业不倒闭,就要把它融入大众之中。作为佛教徒,一定想让佛教的思想在世间永存,这就是我们的人生使命。这个使命的达成非常困难,如何才能做到呢?唯有将佛教的思想种进每一个人的心田,让人人心中都有一颗慈悲的种子,使慈悲影响身边无量无边的人才有可能使佛的精髓永存。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寺院的十六个短信平台连续三年每天发出七千多条短信。这些不含有宗教色彩的短信,在形而上学的意义上,在一片潜默中给人们指示一条通向正大光明的觉知之路;使人能够及时觉察自己,而不被声色名利所绑缚。这就是香海禅寺的小小心愿。

  有这样一个道理:当你时刻想的是利益别人时,最后一切善行皆得报偿。这就是利他的思想。佛教中无人不知的观音菩萨最核心的理念就是“慈悲”,慈就是“给予快乐”,悲就是“拔除痛苦”。在做企业的过程中可以将这种“慈悲”的思想带到企业文化中,帮助客户、员工“予乐拔苦”。佛教的慈悲是“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相当于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他人的需求看作你自己的需求,把他人的快乐当作你毕生努力的方向。观音菩萨有千百亿化身,每一个具有慈悲精神的人都是她的化身。同理,企业若想让每一个客户、每一位员工都成为自己的化身,也应该参照这样的慈悲精神来完善自己的文化。

  在藏传佛教中,观音的地位非常高。有人说,藏族的同胞不少是观音菩萨的化身。曾经有一个人描述过藏区的安宁,说即使随意将一样东西放在路边,也不会有人擅自拿去。这种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现状,就是观音的理想。

  《佛本身故事》中有这样一个传说:释迦牟尼佛成佛前的某一世是一个王子。有一次,他去山中,见到一只母老虎饿得奄奄一息,五只小老虎尚未断奶,在母亲身边哀告连连,情状甚是可怜。于是佛在那一世舍身饲虎,用自己的性命救回了一窝老虎。佛在无量劫中不断地行菩萨道,甚至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来利益他人,终于在无量世以后证得佛果。我想表达的并不是要大家用性命去喂虎,但这种利他的精神难道不值得学习吗?由此也可见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锲而不舍,累功积德。

  有一位新昌的企业家,工厂经营得非常强大。我问他,你是怎么做到今天这种规模呢?他说,这并不是他自己所设想和刻意营求的。当他从做拖拉机的生意转行做现在的行业时,遇到了许多帮助他、给他方便的人。他对于别人的恩情看得很重,想方设法要回报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以前对他有恩的人如果失业了,或者工作上遇到问题了,他就尽力帮助他们安排工作。这些人来到他的企业以后,又竭尽所能地帮助他成就事业。他说,正是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给他留下的福泽,推动他成就了今天的事业。

  由此可见,清净、真诚、慈悲、利他,这些思想才是人生真正的智慧,会让人受用无穷。

  人的错误知见给人造成巨大的困扰。万事万物无不在变化之中运转。人的悲欢离合都是由于这个规律的作用。因此要学会珍惜每天所得到的物,所遇见的人,更要珍惜与我们共度风雨人生的亲人和伙伴,珍惜始于微时的客户与伴侣。

评论
  • 作品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指点我的作品《小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