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乡间小道
外 乡间小道 雨后
雨后,田真的妹妹田杏,约了孟兰,两个人挎着篮子,走出村外,来到树林边停下。孟兰低着头,只见草丛中散落着一簇又一簇密密麻麻的黑色的、褐色的东西,当地人叫“地皮”。
“地皮”微微发绿,颜色像紫菜。有些地方挤挤挨挨的,一片黑色遮住了绿草,有些地方稍微稀疏,捡起来一长串一长串的,薄而透明,又有点像海带。孟兰拈起一朵来,滑滑的腻腻的,形状颇似木耳。她小心翼翼轻轻地放进了篮子里。 两个人又说说笑笑地蹲在草地上捡地皮,一会儿的功夫便捡了一大篮子。
杏,你看这里!孟兰喊着女伴。
她们捡了一会,又走到一片荒地里,看到一片片蒲公英、苦菜,灰灰菜(野笕菜)、野小蒜------
这时田真从县城回来,走在了田埂上,一副学生打扮。
田杏凑上前去喊:哥,你看我们在这捡了多少地皮?你先帮我们拿回去这个篮子吧!
田真惊奇地凑上来询问:这东西也能吃?
田杏:你就是个书呆子,上周你从学校回来,妈妈给你吃的包子不就是地皮韭菜馅儿吗?还是我跟孟兰姐一起捡的呢。
孟兰对着田杏说:别求他,咱们自己拿回去。
又对着田真说:你走吧,我们自己拿。
田真也不勉强,就一个人回到家里。
田家的院子坐落在村中央。临街五间砖瓦房,据说是清末民初,田真爷爷辈盖下的。到现在,已有150年的历史。那时的田家,可谓富甲一方,开着当铺,顾着长工,到了田真的父亲这一辈,抗日战争爆发,生意萧条,家道衰落。在1945年上党解放土改时,被划定为中农成分。仅这个砖瓦砌成的四合小院,就可见证昔日田家曾经的辉煌。
刚进门就听到:要娶就娶西头那个孟家的闺女。你看人家多能干,一个人种地,打下粮食,还把她妈从大同接回来。手一份,脚一份,是个过日子的好媳妇。一个媒婆样的女人,在对田真妈说着。
田真妈50多岁,看得出年轻时的美丽,人长得漂亮,十分精致干练。她被娶进田家,该是千挑百拣。有着一双非常规范的三寸金莲小脚,是典型的封建传统熏陶下的老太太。
这时,田真推开门(生气的)说:别给我找,我还在外头念书呢!
田真妈仿佛没有听到田真说的话。(态度坚定地)对媒婆说:我就是想找一个咱村的,能守住我的媳妇。她又回过头去,对着田真说:你念书也不能不娶媳妇呀!
田真不啃气了,回到堂屋,关上了们。
媒婆又去了孟兰家。
院子围墙上,爬着几颗瓢葫芦,她对孟兰妈说:你看人家田家,过去有钱有势,现在虽说解放了,可人家定的是中农。再说,田珍这孩子是个念书人,你去哪里找这好女婿,孟兰嫁过去保管受不了罪。
孟兰妈:我看田真这孩子不错,有文化,就是这个闺女有些犟,谁知道她愿意不愿意?媒婆赶紧说: 兰兰这闺女孝顺,还不是你的一句话。再说了,你也是外乡人,可别再把闺女嫁远了不是?
两人正说的起劲,孟兰回来了。
写得很棒,好评,欢迎回访我的《她叫青春》,好评支持哈。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
已好评哟,望回访《灵风不满旗》😉
文笔很好,棒棒哒!希望回访,共同交流!
迁客骚人,笔尖泼墨,必成大作,文笔很好,挺你,希望你走的更远,已为你点赞,期待更新,会一直关注,也希望你能回访《抽象战争》
潘老师,继续加油哟,期待着你的下一佳作!!!
书写的很好,很真实,值得一读
回复 @一笑: 谢鼓励!以文会友,期望拜读你的大作!共勉!
作品很棒,已好评,请帮忙回访一下《白衣飘飘的年代》并赠个好评,谢谢!
新人!已好评!求支持
我的作品《海东青之翼》已全新集录发布,希望得到各位前辈的提点支持,多谢!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