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村公路旁边黑压压地积了一堆人。

  几个穿着警察制服的人处在人群中央,但并不拥挤,村民们都毕恭毕敬地给他们让出一块空地来,但又忍不住好奇心,拼命踮起脚尖往里挤,里面的人由于占据了优越的位置而洋洋得意,双手交叉高高地抱在胸前,一只脚突兀地伸出来,卷起的裤腿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耕地时溅上的泥巴。

  “你,刚才在现场吗?”一位胖胖的警察指着一个身材矮小的村民。

  “在,一直看着呢!”中年男人不免有些惊喜。

  “你说说情况。”

  这位村民仿佛得了圣旨一般,“哎,说来话长,村里的人谁不知道他们两家有矛盾,都几十年了,谁看谁不顺眼,也不知道个什么缘故。平时不过是小吵小闹,今天突然就动家伙了。我大叔大爷地哭着喊着拦他们,也没拦住。”说罢眼睛瞟了一眼众人,又偷偷地看了一眼胖警察,之间他正在一个本子上做着笔录。

  警察又问了身边的几个人,无非是些无关紧要的话,做了些笔录,“散了吧”,不知是谁说了一声,大家躲闪不及地一齐往外涌。本来以为惊动警察,人人心里都有点惶然,谁知问几句话就完了,没意思,渐渐地人群就散了。

  地上横七竖八地摆着铁锄和铲,几个好心人把他们拾掇起来,归还到主人家。只有那坑坑洼洼的地面,以及路边那几片被碾压过的杂草,才让人意识到这里刚刚发生过一场打斗。

  冬天总是暗得特别早,不到五点太阳就昏惨惨地趴在山尖上,傍晚的寒气已经把太阳最后一丝温暖都吞噬殆尽。袅袅的炊烟从烟囱升起,又慢慢地向天空飘去,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片村子的人都姓李,在中国的众多乡村里,有南至北,一条村子里的人基本都是一个祖宗的亲戚,经过一代代的繁衍,村子越来越大,有些孩子大了,要成家立业,就会搬出去,在田边或者公路边另谋家业。这片村子坐落于华南地区广阔无垠的丘陵之中,镶嵌在深绿色的山边,和其他村子紧密地连在一起,一条蜿蜒的公路盘旋在这些村子旁边,公路是最近几年才修好的。说起修公路这件事颇有曲折,早在十多年前政府就有修路的政策,却一直不见动静,以至于每年过年外面打工返乡的人都对这条路怨声载道。晴天时大货车经过会掀起漫天灰尘,雨天又会留下一个坑坑洼洼的大水坑。村民们刚开始听到修路的喜悦都在漫长而无变化的等待中被消耗殆尽,所以到大家真正看到几辆混凝土搅拌机器出现在马路上时,早已是没有了当初的热情。

  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村子,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日复一日地做着农村中最平淡无奇的工作,一大早就忙着生火,喂鸡喂鸭,然后到田里地里干活,除草,浇水,种种当个季节的蔬菜,一天在琐碎的而看来又无休止的生活细务中结束。有时你不得不惊异于这种一成不变的生活,以及生活在这其中的人群,他们看来是如此无所事事,毫无追求,这是城市里面的人们难以想象的。

  如果你像一个城市人一样,对乡村抱着“小桥流水人家”这样纯真的幻想,那真是大错特错了,至少在这些在乡村生活了世世代代的人们来说,他们住的地方一点也不漂亮,更谈不上诗意,城市里的高楼对他们来说更有吸引力。实在要说它的美,也只有站在山头上,你才会领略到这片村子的美,看不到那些破烂瓦房的残垣断壁,而只看到各色房子错落有致地散落于田野间,公路旁,山脚下,竹林边。一条白色的公路向远处伸展,往远眺是连绵的低矮的丘陵,最有趣的是在最远的那座山上,有两颗树突兀地长了出来,仿佛整个山头只有这两棵树一般,那里是小镇的方向。

评论
  • 很棒!其实可以继续写下去的~以后有时间可以再完善啦~


    banana 作者

    回复 @许柏厚: 谢谢老师夸奖!最后几章确实写得比较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