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泉得知耿枫高考失利后去她家劝慰的时候,其实黎青已经离开了这个住所。虽然局里给了她一个月的时间,但她不愿意在这个房子里多待一天。她先住回了自己的娘家,临走时关照邻居,说自己和女儿都外出旅游了。
她请耿嘉明局里领导尽早给她安排新的住处,以免耿枫回来没地方去。
两个星期后,公寓别墅易主。黎青搬到了位于城郊结合处的一个两居室里。
再一个星期后,耿枫旅游结束回来,见状大吃一惊。
耿枫一个劲儿地追问个中缘由,黎青只是默不作声。问急了,黎青说,那本不是我们应该住的地方。
耿枫气急败坏,冷战时期积蓄下来的宿怨终于一下子爆发。她先是指责母亲不该情令智昏,上了健泉的调虎离山之计。黎青对耿枫说,你不要错怪你的老师,是我叫他来的,是我有这个意思。耿枫听了更是怒不可遏,大声斥责母亲这是对父亲的背叛。黎青表面上平静地说,我没有对他背叛,他走了,我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心底里却在暗暗流血:女儿啊,背叛的其实恰恰正是你的父亲呀!
第二天,耿枫收拾行李,去学校报到。因在同一城市,本来她考的是这所学校的走读生,现在她向学校申请住读。
黎青不再干涉耿枫的任何行为,她给了耿枫一笔钱,以保证她交纳学费住宿费以及她的生活学习零用等开销费用。
耿枫走后,黎青静下心来,开始自己的生活。
黎青任职的这家服装外贸公司近两年势头大发,可以说其中黎青功不可没。港方总经理对黎青倍加赞赏,准备派她到香港再去开发一个分公司。
黎青也正想藉此换一个环境给自己放松一下压抑的心情,以前她放心不下耿枫,现在没有这个顾念了。
就这样一拍两合,黎青一个人去了香港,进行先期的考察和筹备工作。
总经理替黎青安排一家酒店住宿,在旺角女人街附近,一则交通便利,二则也便于黎青考察市场需求。
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黎青感受着不同以往的生活感觉。语言交流是社会生存条件的第一要素,亏得小时候跟着母亲学了一点广东话,现在居然派上了用场,黎青基本能听懂这里本地人日常的生活用语,也能用广东话和人对答几句,这使她比其他的大陆客更容易打开局面。
黎青小时候常听母亲讲过去的故事。母亲籍贯广东,但她说,她从来没有去过广东。
母亲说,外公家在广东南海当地一带是较有名气的望族,家里光房产就有十几排。但到了外公一代,他上头的几个兄长都是败家子,只知道整天抽鸦片赌博。外公排行最小,自然管不了自己的哥哥们,眼看阻止不住坐吃山空的颓势,外公知道再留在家中必无好事,于是十六岁的外公就独自一人远离家门,从广东外出北上谋生。
外公来到这所十里洋场的城市发展得很好,后来当上了工部局里专管盐户税收的官员,收入颇丰。但因以事业为重,十几年来未曾婚娶,一晃已30多岁。广东人家乡观念较重,娶妻也要是广东人。而此地圈内广东女子鲜见,眼看老大不小,于是托老家亲友替他物色。
外婆的家在广东乡下一个村庄,名叫卢家村。外婆是卢家村远近几十里闻名的“靓女”。
每次说到这儿,母亲总要加一句,咱家的小青长得就像外婆。
在今天拜读,更有意义
回复 @心葵: 谢谢心葵!
今日拜读更有意义,期待
情节展开,时光穿插,主人公以课文打开学生的心灵。迟迟交来的作文搅动的是读者殷殷的期盼,而作者却戛然驻笔,好精巧的构思啊!
情节展开,时光穿插,主人公以课文打开学生的心灵。迟迟交来的作文搅动的是读者殷殷的期盼,而作者却戛然驻笔,好精巧的构思啊!
小说描写的故事和细节都是作者自己的生活体验的影子吗?好丰富啊。赞一个。
今天一口气看完九章,文采奕奕!生动感人!怪不得会被首页推荐。期待后续。
很多年不看小说。《七七级》也只看一半。这次一定看下去,看完它。期待。
很多年不看小说。《七七级》也只看一半。这次一定看下去,看完它。期待。
简练的笔法,清晰的思路。确实好文章!赞!
又看到老同学的美文!谢谢你的精神食粮!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