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华佳公司在内,有投标意向的共有12家公司。
耿嘉明把工作小组收集的有关这12家公司的信息一一仔细看了一遍。他觉得华佳公司有一定实力,可以参加竞标,而且希望很大。可是,为什么一定要走后门呢?
那天阿潘走后不久,老头子就打了一个电话来。问耿嘉明最近项目进展的情况如何。耿嘉明向他汇报说,已有七八家港澳台的房产商表示有投标意向;工作小组正在制定招标书和总体规划。正式招标将在一个月后进行。老头子哦了几声,就把电话挂了。
老头子没有向耿嘉明提及华佳,耿嘉明也没有向他提及阿潘。但耿嘉明下意识地感到,老头子的这个电话明显地是在向他表示什么。耿嘉明明白这件事关乎他的仕途前程,但他实在觉得自己做不到这一点,阿潘那厚厚的信封烫手。他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回到自己原来的科里,或者,辞职,去当一名教师。
事情却出乎耿嘉明的意料,谁也没有再来找他。一个星期后,项目工作小组收到了华佳公司的投标意向书。
恒昌栈地块建设规划的具体方案已经出台。作为招标的主要依据,规划方案目前是机密文件,一份递交局领导审核,一份放在耿嘉明那儿留底。
项目工作小组根据领导小组的意见,将地块项目建设的总体要求制定成文,发放给有投标意向的各家公司。要求这些公司在三星期内递交包括设计草图、投资预算和建设工程大致进度等在内的具体计划投标书。然后由领导小组根据投标书并考察公司的实际运转状况决定中标对象,再报局领导审批。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有条不紊进行着。例行的局办公会议上,讨论到恒昌栈项目时,分管副局长就项目进展作了大致介绍,局长提了几个细节上的小问题,耿嘉明作了解答后,其他人就不再提及,会议马上开始转到其他内容上去。耿嘉明本以为局领导们会对此作一些重要指示或什么规定,局长只是重申了此项目由领导小组具体操作,就这样轻描淡写地过去了。耿嘉明似乎觉着局长在回避着什么,但又觉不着在回避什么。
局办公例行会议,党委书记一般都不参加,有时局长请书记听听,把把关,书记总是客气地说,你们讨论决定吧,我就不掺乎了。但会议上讨论的事情,书记过后总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耿嘉明最近一段时间感觉有点偏头痛。开始时他没怎么在乎,以为昨天晚上没睡好。但接连几天,症状没有消失,反而越来越严重了。他对黎青说起,黎青让他抓紧时间上医院看一下。
他抽了个空去医院。医生检查后,诊断说,是精神长期高度紧张后引起的失眠,导致神经衰弱。开了安神益脑的药,还开了一些安眠镇静的药,嘱咐他放松思想,多休息,少用药,特别是镇静药,能不用尽量不用。
耿嘉明谢过医生,配了药,回去。他知道自己的病主要是工作引起的,恒昌栈项目,加上局办公室平时的日常事务,使他有些身心疲惫。但这些还不是主要的,他觉得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他想摆脱这样的境况,可又感到无所适从。他迷茫恍惚,却又必须保持警醒的头脑,因为稍一疏忽就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耿嘉明到家,闻到一股菜肴香味,却无有食欲。几乎天天的觥筹交错、饕餮狼藉,使得他只想清茶淡饭。
原来这天正是耿嘉明生日,黎青特意做了几个营养可口的菜,一来以示庆贺,二来见耿嘉明近日身体欠佳,想让他滋补一下。那几个菜都是她精心钻研学来的:水煮牛肉,菠萝咕咾虾,清蒸鳊鱼,麻辣鸡翅,素斋鲍鱼,诸如此类。特别是那道“补血养颜汤”,用花生、猪爪、鱿鱼干,配以生姜黄酒调料,大火烧开后文火焖炖至猪爪酥软。那汤色暗红,味道鲜香,肥而不腻,是补脑养心生津益气的佳品。
但见耿嘉明萎靡不振,忙上前询问医院就诊结果。耿嘉明淡淡应答几声,入室倒头便睡。
黎青看着一桌子的菜慢慢冷却,忧心忡忡。
那一年,耿嘉明44岁,黎青39岁。
在今天拜读,更有意义
回复 @心葵: 谢谢心葵!
今日拜读更有意义,期待
情节展开,时光穿插,主人公以课文打开学生的心灵。迟迟交来的作文搅动的是读者殷殷的期盼,而作者却戛然驻笔,好精巧的构思啊!
情节展开,时光穿插,主人公以课文打开学生的心灵。迟迟交来的作文搅动的是读者殷殷的期盼,而作者却戛然驻笔,好精巧的构思啊!
小说描写的故事和细节都是作者自己的生活体验的影子吗?好丰富啊。赞一个。
今天一口气看完九章,文采奕奕!生动感人!怪不得会被首页推荐。期待后续。
很多年不看小说。《七七级》也只看一半。这次一定看下去,看完它。期待。
很多年不看小说。《七七级》也只看一半。这次一定看下去,看完它。期待。
简练的笔法,清晰的思路。确实好文章!赞!
又看到老同学的美文!谢谢你的精神食粮!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