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恒昌栈地块

  恒昌栈是一片居民住宅旧区,紧靠江边,以前是一个船码头,解放后,外来的居民大多在这儿集居,慢慢形成了居民住宅区。最早是所谓的“滚地龙”,即简陋的棚户建筑,后来居民自行改建为平房,以后又在平房上不断翻建加层,成为二层三层的楼房,有的甚至加到四层五层。但由于都为非正规作业,因此有些已经成为危房,前几年政府已经考虑改造这块旧区,但住户们在动迁问题上得陇望蜀,政府承担不起,于是一拖再拖,就此耽搁下来。

  如今随着城市建设高潮的叠起,这块土地业已成为外商竞相争夺的目标,政府也想通过土地置换,一方面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一方面利用外资促进中心城区的建设。恒昌栈地块的招投标已经列入市政府当年的实施计划项目,并责成耿建明所在的局操作完成。

  局长从市里开完会回来马上召开会议,再三强调这一项目的重要性。并建议立刻成立项目专门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实际操作的全过程。会议决定由党委成员常务副局长分管领导小组,局办公室主任耿嘉明兼任领导小组组长,规划处、设计处、财务处、基建处等处长为副组长,下设工作小组,从各科室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全面高效慎重地抓好这一项目的实施。

  恒昌栈地块批租招投标工作开始了。公告还没发布,已有若干消息灵通的港台房产公司来人来电沟通。耿嘉明接到多个电话前来打听。虽说分管项目领导小组的是常务副局长,但基本只是挂个空名,具体事务都由耿嘉明操办。党委书记倒是常常过问,嘱咐耿嘉明在招投标上一定要把好关。

  黎青已经到那家沪港合资的服装外贸公司上班了。说让她等“通机”的男子是港方代表,任公司总经理,中年女子是沪方代表,任副总经理。一段时间下来,公司对黎青很满意。认为她不仅适合目前的销售工作,而且对把握未来的经营方向有一定的潜在能力。公司让她利用业余时间补习外语,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耿枫进入中学,上初中预备班。学校的功课对她而言显得轻松自在,回家几乎不需再花什么时间用在功课上面。于是,听歌曲读小说看电视成了她业余生活的全部。黎青几次下班回家见她不是嘴里哼着歌儿就是手里拿着小说书,问她为什么不做作业,回答早在学校里做完了。黎青奇怪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作业要做到晚上很晚,而耿枫回家却不需要做作业。她跟耿嘉明说了自己的疑惑,耿嘉明笑她杞人忧天。说你不应该看她“有没有做”,而应该看她“做得怎样”。事实上也是这样,每次考试,耿枫的成绩在年级里总是名列前茅。

  耿枫对母亲的唠叨开始厌烦,上次在“随身听”事件的处理上,耿枫已有对母亲心存不满。虽然她表面上没有显露,但却已然在心里埋下了反感的种子,这给以后母女之间的关系带来了难以弥合的阴影。然而此时,她的父母都忙于工作,谁也没有注意到女儿这一心理上的变化。耿嘉明更是早出晚归,无暇顾及家里和自己的宝贝女儿了。

  谁又料到,一个巨大的灾难,将降落到这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头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