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对方,希望将彼此的恋爱关系延续下去的话,就要拥有原谅对方的胸怀。假如凡事都抱着眼里容不得沙子的态度,锱铢必较,双方都会因此而窒息,彼此之间的关系很快就会土崩瓦解。
小小的背叛
喜欢对方,希望将彼此的恋爱关系延续下去的话,就要拥有原谅对方的胸怀。
假如凡事都抱着眼里容不得沙子的态度,锱铢必较,双方都会因此而窒息,彼此之间的关系很快就会土崩瓦解。
如果希望两个人永远相爱、幸福美满,在某种程度上就要能够原谅对方,钝感一些。
这种钝感力,正是让恋爱关系长久维系的能力。如果我说对相爱的男女来说,最需要的就是钝感力,恐怕多数人都会感到惊讶。相反,许多人认为敏感才能使男女之间的关系得到发展。然而,这种情况只限于恋爱的初期阶段。而在男女恋爱之后,要想长期维持双方的良好关系,不仅需要敏感,同时也更需要有益的、能够原谅对方的钝感。
恋爱初期,两个彼此不太了解的男女逐渐走到一起,这时男女双方都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对方身上,在这个阶段,对于对方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会十分敏感。
这种现象在动物世界里也是同样,雄性动物一边侦查雌性动物的反应,一边用自己的姿势、举动拼命吸引对方。
在这个阶段,钝感的确不足以形成恋爱关系。
但是,问题在于恋爱之后。一对男女幸运地成为情侣后,双方会开始犹豫,是迈入婚姻的圣堂呢,还是再享受一阵恋爱的甜蜜呢。
从这个时期开始,敏感和钝感这两种能力就需要同时兼备了。
首先,需要敏锐的感性。不言而喻,就是需要具有尽早了解对方眼下想些什么、要求什么,以及如何应对的敏感。
恋爱的男女,把对方的敏感当作是给予自己的温柔和关怀,双方的关系因此朝甜蜜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然而,总是优先对方并不能保证两个人的关系一定能够顺利发展。在长时间的恋爱中,因一些琐碎的小事受到伤害、情绪不快的情况时有发生。
还有,从恋爱的过程来看,相恋时间超过一年之后,男女双方之间便会慢慢地开始出现一些小的摩擦。
当然,彼此的恋爱关系不会因此结束,只是两个人会觉得有些没趣。
比如,女方提出这个周末想去看电影,男朋友却告诉她有事不能去。于是女方放弃了看电影的要求,可男朋友却跟自己的伙伴打高尔夫球去了。
女方知道后,肯定会问:“我和你的伙伴,谁更重要?”
相反,男方想约自己的女朋友,对方却说没时间拒绝了,事后男方仔细一问,女朋友见自己的朋友去了。男方当然也会有同样的抱怨。
在这种时刻,若反应过于敏感,事情就容易变得不可收拾。说不定还会以此为导火索,把平日里积攒下来的不满一下子爆发出来,两人大吵一架。
与其那样,不如先把自己的火气压一压,宽容对方一次。
“我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所以算了吧。”用这样的想法和态度去原谅对方。
这时,钝感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变为西餐派
男女双方在保持恋爱关系的过程中,其实自身都在不断发生变化。
比如,我的一个熟人K先生,今年四十五岁。大概由于他从小就是在海边的一个小镇长大的,所以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日餐派。
主食当然是米饭,其他的K先生也就吃些荞麦面和乌冬面,面包几乎不沾。他最喜欢的料理是蔬菜和鱼类,而且鱼还偏好白色、口味清淡的。生鱼片和烤鱼他都中意,还时常感叹没有一家好吃的日本料理店。
他的酒量相当不错,无论去什么地方,都是啤酒和清酒两样,威士忌、烧酒几乎不喝,红酒就不用说了。虽说不是一点也不吃肉,但他顶多也就是去烤鸡肉串的小店吃些鸡肉,最怕吃猪肉、牛肉。
因此,偶尔被我们带到意大利餐厅或法国餐厅,他也是一副这种东西怎么能够下咽的表情,除了蔬菜沙拉和少许汤外,其余的东西他几乎不碰。
自然他也主动对外宣称自己是日餐派,一直坚持日本料理最好。
就是这么一个男人,不知何时起居然变成了一个西餐派。
那次我们一起去意大利餐厅,起先我还以为他肯定又是特别不情愿,然而开始用餐以后,却没见他露出什么不满的表情。即便如此,我仍觉得他大概是为了迎合大家才这样的,可很快我发现他居然是一副手拿刀叉、兴致勃勃的神情。
“你不要紧吗?”我问。
“嗯,还行……”他已几乎把面前的意大利菜吃得一干二净。
一起用餐的朋友也都呆呆地望着他。
接着他又拿起红酒喝了起来。
于是我问:“你的饮食习惯好像变了好多,怎么了?”
他面带羞涩地说道:“说实话,我正在和一位女子恋爱,她是一个西餐派。”
我顿时恍然大悟,使劲点头。
原来如此,他从一边倒的日餐派变得西餐也可以吃了,是受他女朋友的影响啊。知道自己的女朋友喜欢西餐,开始K先生是勉为其难地迁就她,慢慢地也就变得习惯吃西餐了。
真是恋爱可以改变一个人。
如果K先生没有和那位女子谈恋爱的话,那么西餐和红酒他恐怕一辈子都不会碰。
如果不把这称为革命,又该叫什么呢。
然而更值得称道的是K先生在恋爱的时候,有决心有能力对自己进行革命。如果换成那种凡事过于敏感,过于固守成规,拒绝改变的男人,就不可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了。
K先生能在不惑之年出色地改变了自己。这种能够令人改变的力量,正是他所拥有的出色的钝感力。
在K先生的味觉中,其实一直潜藏着一种左转右换的灵活性。这正是钝感力的表现,正因如此,他才能改变自己,也才能和女朋友更顺利和谐地发展恋爱关系。
原谅对方的爱情
我再介绍一个发生在一对恋人身上的事情。
男主人公是一位四十岁的已婚男子,名字叫T;女主人公三十二岁,叫做S子。
两个人因工作关系相识的时候,T先生已有太太,S子小姐独身,他们逐渐亲密起来,发展成所谓的婚外情。
S子小姐喜欢T先生自不待言,可有时她还是会因为T先生已婚一事,陷入烦闷和不快之中。其实S子小姐从和T先生交往时开始,就已知道他有家庭的情况,即使这样,她仍会因为嫉妒而饱受折磨。
比方深夜时分,T先生从S子小姐那儿回家。望着T先生离去的背影,S子小姐就会变得坐立不安。一想到T先生回到家中,他妻子也会偎依在他身边,S子小姐就觉得头脑发胀,仿佛快要发疯了似的。
还有放假的时候,S子小姐提出想和T先生见面,而对方却以“今天我有事要跟孩子一起出去”为由回绝,她觉得T先生完全不在乎自己。
另外,眼前一旦浮现出T先生和妻子拉着孩子的手,开开心心地走在一起的情景,S子小姐就会变得十分生气。
想来想去,还是跟这个人分手吧。这样的想法虽然有过多次,可是没过多久,S子小姐又在为与T先生的约会而心情激动了。
“真是的,我这个人真没用啊。”
S子小姐有一次不自觉地向我吐露了实情。
“要想把爱情进行到底,没有钝感力的话,根本行不通啊。”
“钝感?”我追问了一句,随后慢慢地点了点头。
的确,两个人相亲相爱的时候,一方对另一方的言行过于敏感的话,恐怕双方的关系就很难长久持续下去。尤其是S子小姐这种情况,假若对T先生的言行都过于敏感,时常因嫉妒而发火、哭泣的话,两个人的关系很快就会走向崩溃。
当然,这种婚外恋我并不赞成,我想说的是,双方一旦相恋,要想将彼此的爱情持续下去,在某种程度上没有那种不拘小节的钝感力,是难以做到的。
S子小姐感触颇深地喃喃自语道:“所谓爱情,就是宽容和原谅对方吧。”
这句话真是含义深刻啊。喜欢对方,希望将彼此的恋爱关系延续下去,就要在某些方面拥有原谅对方的胸怀。假如对任何事情都抱着眼里容不得沙子的态度,锱铢必较,双方都会因此而窒息,彼此之间的关系很快就会土崩瓦解。
如前所述,男人和女人是不一样的。不要说感情,就是在身体和生理方面也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如果两个人希望永远相爱,幸福美满,在某种程度上就要能够原谅对方,钝感一些。
这种钝感力,正是一种让恋爱关系长久维系的恋爱能力。
第十四部分 为了更好的生存
面对芸芸众生各式各样的毛病,有些人耿耿于怀,有些人不太在乎,有些人视若无睹。在这方面人们的感觉各自不同,但有一点非常明确,就是只有对各种令人不快的毛病忽略不计,才能开朗、大度地生活下去。
娇声与香水
面对芸芸众生各式各样的毛病,有些人耿耿于怀,有些人不太在乎,有些人视若无睹。
在这方面人们的感觉各自不同,但有一点非常明确,就是只有对各种令人不快的毛病忽略不计,才能开朗、大度地生活下去。
只有拥有这种钝感力的人,才能在团体生活中出人头地。白领们每天工作的地方就是公司。要想在公司里工作并取得好成绩,钝感力是必不可缺的。
为什么钝感力在公司如此重要?可能很多人都会质疑,那是因为我们每天出门之后,公司是我们在外面度过时间最长的地方,自然大家都希望能在那里更好地生存、发展,所以就更加需要钝感力了。
我认识一位叫K的男编辑,有一段时间,每次我们见面,他都会唉声叹气。
原来在他们部门,有一位中年女编辑与他比邻而坐。那个女编辑微微有些发福,总喜欢穿戴一些与其年龄不符的极其艳丽的服装,据说凡事还喜欢插上一嘴。
那位女性我也见过,因为在工作上和她没有直接关系,所以不太了解,仅从外表来看,给人一种举止有些夸张、口才很好的印象。
小K本来和那位女编辑就合不来,好像有些讨厌她,而最令他头痛的就是她打电话的声音。
因为距离很近,所以一切声音都会传到小K耳中,女编辑常以一种尖锐刺耳的声音喋喋不休地说着话。
“真是的,竟发出那种和长相、年龄不般配的娇滴滴的声音……”
小K似乎一想起来就觉得恶心似的咂着嘴说。
小K那么在意那位女编辑的声音,还能安下心来工作吗?说实话,为了使自己听不见女编辑的声音,小K曾经尝试用过耳塞,可还是挡不住那种噪音,弄得他坐立不安。
那个女编辑还喜欢浓妆艳抹,刺鼻的香水味实在让小K无法忍受。一整天都坐在女编辑旁边,他觉得自己身上似乎也染上了香气,回到家里马上就去浴室,而且要洗好几次,连衣服也每天都想换掉。
因为女编辑的影响,小K天天烦躁不已,这样一来,自然就不能安稳地进行工作了。
“你要求换一个座位吧。”我试着建议说。可是以声音和香水为理由吗?小K实在又说不出口。
不是因为工作上的理由而要求调换座位,的确显得过于任性。不过,照这样下去的话,烦躁不安愈演愈烈,说不定会搞垮自己的身体。
因此,小K终于不顾一切地恳求上司准许自己换个座位。
看到上司听完理由后的一脸苦笑,小K觉得上司对女编辑的娇声恐怕也感到难以招架。不管怎么说,小K总算得到了上司的允许,搬到了离女编辑三个办公桌远的座位。
那样一来,女编辑的声音虽然还能听到,但比起以前已不那么刺耳,而且也不会因浓烈的香水味而感到窒息,小K觉得工作环境顿时改善了很多。
顺便提一句,据说女编辑旁边的办公桌,从此之后就一直空在那里。
听了上述故事,多数人肯定同情小K。大概不少男性还会颌首回应,“有,有,是有那种女人。”不仅如此,就是女性也会对这样的同胞敬而远之。
然而问题在于,并不是所有的上司都能像小K的上司那样通情达理体恤下情。可能有的会说:“眼下还做不到,所以你再忍耐一段时间吧。”更有甚者,反而还会遭到上司的斥责:“别提这种任性的要求。”而如果女编辑听到传言,兴许会把小K大大羞辱一番,说不定两个人从此变得不理不睬。
这样一来,事情就越闹越大了。像小K那种神经质的男人,很快就会变得神经衰弱,最后可能还得去看心理医生。
即使事态没有那么严重,但是复杂的工作环境还是时常会遇到的,那么,如何能在其中心情开朗地工作呢?这时十分重要的就是钝感力。
女编辑撒娇的声音和强烈的香水味,其好坏暂且不论,但是如果拥有不太在乎这种事情的坚强钝感力,不就能够战胜干扰、不受影响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了吗?
如此想来,拥有坚强钝感力的员工对公司来说,可说是宝贵的人才,以这种顽强的精神,今后极有可能担任公司的要职。
各种各样的毛病
像这种惹人讨厌的人当然不仅限于女性,同时在人数众多的公司当中,也一定存在那种招人心烦、使人焦躁的人。
下面,我把从众人口中听到的一些遭人厌恶的毛病列举一下,这都是些在某种程度被大家公认的恶习。
首先,是由女性指出的男性的一些毛病。如身体散发异味;不时抖动双腿;用指肚蘸着唾沫翻看文件;吃饭时咀嚼声音很响;对年轻女性举止轻薄,等等。
另外,男职员对上司最多的不满就是,如果婉言拒绝同上司一起去喝酒的邀请,上司会立刻拉下脸来。而因为害怕屈从的话,酒桌上又要听上司喋喋不休地吹嘘那些自己早已耳熟能详的“丰功伟绩”,有时自吹自擂还会突然转向说教。反正一去酒吧之类的地方,上司总是一派唯我独尊的架势,令人生厌。
相反,从上司的角度看,令人心烦的就是工作磨蹭、能力不强的下级。稍稍提醒一下,对方便会垂头丧气,再说两句的话,就会变得不高兴,等等。
听到这些不满,每一条都让我觉得十分有理,也使我深刻体会到在集体中生存的复杂和艰难。
然而,上司的性骚扰、喜欢自吹自擂、常对部下说教等不良习惯,如果其本人有所注意或有人以适当方式指出的话,其实都能够得到某种程度的改善。
还有工作进展慢,被上司提醒一下就不高兴的部下,只要本人意识到并加以努力,也很有可能得到相当程度的改观。
同样,香水刺鼻、说话装腔作势之类的毛病,若做上司的能够严肃地指正的话,对方总能有所收敛。
和上述这些毛病相比,浑身异味、不时抖动双腿等不良习惯,由于和人的本质相近,改起来大概有些难度。
例如浑身异味的人,不少是由于体质造成的。其本人注意的话,似乎可以消除或减轻一些气味,不过恐怕有人又会在乎那些用来消除体味的气味。如此一来,我们或许也只能说那些“受害者”的嗅觉过于敏锐或者过于敏感了。
还有,不时抖动双腿,当然也是一种不良习惯,其实很多时候本人没有任何恶意。然而,对其他人来说,那就是一种无法原谅的举动。
可是,怎样才能让对方停止这种举动呢?每次看到都提醒对方,大概也不现实;该在那个男人面前悬挂一张“请不要抖腿!”的大纸条,还是只要对方稍有抖动,马上就“啪”地一掌打下去?这些都无法做到。
还有,尽管我们可以要求对方“在翻文件的时候不要用手指蘸唾沫”,可是许多人之所以这样做是有原因的,尤其是上了年纪,手和指肚的脂肪腺已经干涸,为了补救这种缺陷,才会用指肚蘸了唾沫翻页。如果知道了这个原因,我想其他人可能也就少有抱怨了。
再有,对工作不能干的部下感到烦心,若是本人偷懒倒也有情可原,如果其本来就不适合这份工作或没有能力,那就是另外的问题了。如此的话,与其说是职工的责任,不如说是公司人事部门的责任,责备员工本人或许有些苛刻。
综上所述,同样是令人不快的不良习惯,有些是当事人可以改的,但有些即使当事人想改,恐怕也不那么容易。
从以上情况我们可以得知,人们的好恶以及忍受范围各不相近,可谓是千差万别。而公司正是各种好恶之情彼此涌动、互相碰撞的场所。
那么,具备何种才能的人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迅速适应,并如鱼得水地工作,乐观开朗地生存呢?
这就是必不可少的钝感力。
面对他人各式各样的毛病,有些人耿耿于怀,有些人不太在乎,有些人视若无睹。人们的感觉各自不同,但有一点非常明确,就是只有对各种令人不快的毛病忽略不计、泰然处之,才能开朗、大度地生活下去。
只有拥有这种钝感力的人,才能在芸芸众生中出人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