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对甘茂说:"我想出兵向东进攻三川,取周王而代之,你如果能为我实现这一夙愿,我将至死不忘。"甘茂说:"我要求去魏国与他们相约,共同攻打韩国。"于是,武王派亲信向寿做甘茂的副使出使魏国。
甘茂来到魏国,已与魏国相约,便对向寿说:"您回去告诉武王,说:'魏王已同意我的约定。但希望大王不要进攻韩国。'当大事成功之后,一切功劳全归于您。"向寿回到秦国,把这话告诉了武王,武王便在秦邑息壤迎接甘茂。
甘茂到了息壤,武王问他为什么不进攻韩国?甘茂回答说:"宜阳是韩国的大县,是上党和南阳两郡间的贸易要道,长期以来,在宜阳积聚了两郡的人力和财物,它名义上是县,实际上相当一个郡。现在大王面临重重险阻,要跋涉千里去进攻韩国,实在太难了啊!我听说,张仪西并巴、蜀,北取河西,南占上庸,诸侯并不因此就赞扬张仪的能耐,却称颂先王的贤明。魏文侯派乐羊为将,进攻中山,三年就灭掉了中山。乐羊返回魏国,称道自己的战功。文侯拿出一箱群臣批评乐羊进攻中山的意见书给他看,乐羊接受了文侯的批评,心悦诚服地拜谢说:'这不是我的功劳,完全是主君的功劳啊!'我现在只不过是寄居在秦国的人,樗里疾、公孙衍他们都是韩国的近亲,倚仗和韩国的关系来进行非议,从中作梗,大王必会听从。如果这样,大王岂不落个'欺魏'之名,而我又要受韩相国公仲侈的怨恨吗?从前,曾子在费地,费地有个与曾子同姓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子的母亲,说:'曾子杀了人。'曾子的母亲说:'我的儿子不会杀人。'她照样织布。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说:'曾子杀了人。'曾子的母亲仍然照样织布。又过了一会儿,一个人跑来说:'曾子杀了人。'曾子的母亲便惊恐万状,扔掉梭子,翻过垣墙,逃跑了。曾参这样贤德的人, 而曾参的母亲又对他那样信任,可是三个人猜疑他,就使曾参的母亲产生了疑惑,也不能信任他。现在我不如曾参贤能,大王相信我又不如曾子的母亲相信曾参那样,猜疑我的人更不止三人,我恐怕大王是会像曾参的母亲那样扔掉梭子逃跑的。"武王说:"我不听信别人的议论,让我们订立盟约吧。"于是武王和甘茂在息壤订立盟约。
后来甘茂攻打宜阳,五个月还不能攻下,于是樗里疾和公孙衍二人就在武王面前大进甘茂的谗言,武王几乎就要听信了,因而特别召回甘茂进行警告,甘茂对武王说:"息壤就在那里!"武王也说:"是啊!"这时武王才又坚定信心,动用了全部兵力,继续让甘茂指挥作战,最后终于攻下了宜阳。
甘茂攻宜阳
甘茂攻打韩国的宜阳,连续三次擂鼓进军,但士兵不前时。秦国右将军的属官军尉雯:"您如果不严明赏罚,论功行赏,以鼓励士气,就会陷入绝大的困境。甘茂说:"我是一个寄居在秦国而现在当上了秦国左丞相的人。我要以进攻宜阳为诱饵,来讨好武王。
现在宜阳攻不下,在国内又有公孙衍、樗里疾百般阻挠,国外有韩相国公仲朋大力抵抗,陷我于困境。此刻是我穷途未路的日子到了。明天让我再击鼓进军,如果还攻不下来,我就以死殉职,你们就在宜阳城郊累起我的坟墓吧!"于是,甘茂拿出自己的钱来添补公家的偿金。第二天击鼓进军,宜阳便攻下了。
宜阳未得
宜阳没有攻下,秦兵死伤甚众,甘茂准备停战。秦臣左成对甘茂说:"您在国内受到樗里疾、公孙衍二人的攻击,在国外又与韩相公仲朋结怨,如果宜阳攻不下,不能建立战功,您就会走投无路了。您不如仍然攻打宜阳,攻下了宜阳,那就建立了大功。樗里疾、公孙二人即使是攻击您,也无济于事,不能得逞。从而秦国众人就会对樗里疾、公孙衍二人深恶痛绝。"
宜阳之役楚畔秦而合于韩
当秦、韩在宜阳交战之时,楚国背叛与秦国的结约,而与韩国联合。秦武王甚为害怕。甘茂说:"楚国虽然与韩国联合,但它不会为韩国打头阵;韩国也担心秦、韩开战后,楚国会在他的后面发生变故。楚、韩两国必然各存戒心,互相防备。由于楚国虽然声称与韩国联合,但又不愿与秦国结怨,所以我知道他们会各存戒心,互相防备的。"
秦王谓甘茂
秦武王对甘茂说:"楚国派来使臣,多是强者,他们和我争论,我常常被搞得很窘。这该怎么办呢?"甘茂说:"大王不要发愁,如果强者出使我国,大王就不要让他们履行职责,顺利开展工作;弱者出使我国,就让他履行职责,顺利开展工作。这样,楚国就会任用弱者,而不任用强者,大王也就可以对付他们了。"
甘茂亡秦
甘茂自秦国逃出后,准备到齐国去。出了函谷关,遇见苏秦,说:"您听说江上的女子吗?"苏秦说:"没听说。"甘茂说:"在江上的女子中,有一个家贫无烛的,女子们在一起商量,要把家贫无烛的赶走。家贫无烛的女子准备离去了,她对女子们说:"我因为没烛,所以常常先到,一到便打扫屋子,铺席子。你们何必爱惜照在四壁上的那一点馀光呢?如果赐一点馀光给我,对你们又有什么妨碍呢?我自认为对你们还是用的,为什么一定要赶走我呢?女子们商量以后,认为她说得对,就把她留下了。现在我没有才能,被秦国赶走,出了函谷关,愿意为您打扫屋子,铺席子,希望不要把我赶走。"苏秦说:"好,我将设法让齐国尊重您。"
于是,苏秦到西边去游说秦王,说:"甘茂是个贤能的人,并不是一般人;他在秦国,在惠王、武王、昭王当政时,世代都被重用。自殽塞至槐谷一带,他对地势的险要或平坦全都了解,他如果通过齐国,联合韩、魏,反过来图谋秦国,这就对秦国不利了。"秦王说:"那可怎么办呢?"苏秦说:"您不如多给他一些聘礼,提高他的地位,并去迎接他。他要来了,把他安置在槐谷,终 身不让他出来,诸侯又怎能图谋秦国呢?"秦王说:"好。"于是,给了他上卿的高位,拿了相印到齐国去迎接他。甘茂推辞不去。
苏秦为甘茂对齐王说:"甘茂是个贤能的人,现在秦王给他上卿的高位,拿了相印去迎接他;甘茂感激您齐王的恩赐,所以不去,愿意做大王的臣子。现在大王打算用怎样的礼遇来对待他呢?大王如果不留住他,他一定不会感激大王。象甘茂那样贤能,他又能够统帅强秦的军队,秦国可就难以对付了。"齐王说:"好。"于是,赐给甘茂封为上卿的君令,让他留在齐国。
甘茂相秦
甘茂出任秦国的相国,而秦王心爱公孙衍,和他有私房话要谈,于是亲自对公孙衍说:"我将要让您出任相国。"甘茂的家臣从孔隙中听到这番话,把它告诉了甘茂。甘茂就去拜见秦王,说:"大王得到了贤相,我深为大王庆贺。"秦王说:"我把国家大事委托给你,怎么说又得到了贤相呢?"甘茂说:"大王将要任命犀首公孙衍为相国。"秦王说:"你从哪儿听来这话的呢?"甘茂回答说:"犀首对我说的。"秦王因为犀首泄露了秘密,大为恼怒,就把他赶出了秦国。
甘茂约秦魏而攻楚
甘茂联合秦、魏攻打楚国,楚国抗秦将领屈盖主张与秦国议和,秦国打开了关隘来接待楚国议和的使臣。甘茂对秦王说:"如果您受楚国的利诱,而不让魏国主断议和之事,那末楚国定会扬言'秦国出卖了魏国'。魏国不高兴,就会与楚国联合。楚、魏一联合,秦国恐怕就要受害了。大王不如让魏国主断议和之事,秦国恐怕就要受害了。大王不如让魏国主断议和之事,魏国主断议和之事后,必定会高兴。大王能不使魏国怨恨您,那末'寄地'就一定会很多。"言外之意是,楚、魏两国一定会多割让土地给秦国。
陉山之事
在陉山的战役中,赵国将和秦国一道攻打齐国,齐国害怕起来,便派田章到赵国,以割让阳武为条件,希望和赵国和好,并以齐公子顺子作为人质,赵王很高兴,于是停止了对齐国的进攻,并告诉秦王说:"齐国割让阳武给我,又以顺子作为人质,希望我们不要进攻。所以,我特将这个情况告诉阁下。"
秦王便派公子到赵国,对赵王说:"从前,齐国和贵国援救魏国,却违背了盟约,齐国是不可信赖的。依靠大国不是个正当的办法。您把这个情况告诉我们,可是,以前您给秦国两社之地,以供祭祀,并与我结盟,现在又按兵不动,打算与齐国联合,还想接受他们割地的条件。这是我们所不能理解的。我们就给您增加四万兵力,请贵国决定吧!"
苏代为齐国给秦国相穰侯写信说:"我听最近往来我国的人说:'秦国准备给赵国增加四万兵,来进攻齐国。'我一定会对齐王说:'秦王明察秋毫,而又善于谋略,穰侯才智过人,而又善于军事,他们一定不会给赵国增加四万兵力,去进攻齐国的。'何以见得呢?赵、魏、韩三国彼此联合,这乃是秦国的大敌。赵、魏、韩屡次背叛秦国,屡次欺侮秦国,秦国却认为他们不讲信用,不认为他们行为恶劣。现在贵国帮助赵国打败齐国,以增强赵国的国力,而赵国乃是秦国的大敌,这对秦国并不利。此其一。秦国的谋士们一定会说:"打败了齐国,三晋和楚国也会因此疲惫不堪,随后可以一举而战胜三晋,楚国'齐国疲弱,三晋和楚国攻打齐国,就好象用千钧重力的弓弩去穿透脓疮那样容易,秦王又怎么能战胜三晋、楚国呢?此其二,秦国帮助三晋和楚国进攻齐国,少出兵,则不会取信于三晋和楚国,多出兵,消耗了兵力,则会被三晋和楚国所击败。齐国如果害怕,就一定不会投靠秦国,而去投靠三晋、楚国。此其三。齐国割地给三晋和楚国,三晋、楚国就会停兵不进攻齐国,齐国举兵与秦国拼一死战,秦国就反会受到进攻。此其四。这样,三晋,楚国借秦国之力打败齐国,又借齐国之力打败秦国。为什么三晋,楚国就这样聪明,而齐,秦却那样愚蠢呢?此其五。秦国如果夺得安邑,与齐国和好,安定齐国,这将会平安无事。秦国据有安邑,韩国的上党就必不可保。占据三晋要害之地上党和安邑,这与出兵助赵攻齐,明知出兵不利而担心有来无返,两相比较,哪个有利呢?所以,我一定会对齐王说:"秦王明察秋毫,而又善于谋略,穰侯才智过人,而又善于军事,他们一定不会给赵国增加四万兵力,去进攻齐国的。"
【对内要上主信任,同仁谗言不惧,对外要和战有据!】
找到这里了
厉害,加油!zp
踩踩踩
材料收集工作做得很好呀!(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