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望七:出息

  姥姥的儿女们因为都出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所以没有一个能够走出农村的,姥姥对这件事情一直耿耿于怀,她期冀着能够在孙儿辈们当中出息几个。

  还真是不负她的厚望,在她的孙儿辈们当中,二舅家的二儿子考进了上海交通大学,我的妹妹考进了吉林工业大学。尽管只有两个,但姥姥还是很高兴,尤其是她的亲孙子考进上海交大这样的国家重点大学,让她觉得很是光彩。

  只是,她对于我们哥儿几个很是犯愁,因为那个时候大舅家的孩子都还小,她也就格外的关注我们。

  “可怎么整啊,恁说说?这一个个的,都搁家里种地也不是个办法啊?”她不住地念叨,可是她知道自己也就只能是跟着发愁,除此之外她没有任何办法能够让我们走出农村去。

  其实,那个时候不但是姥姥发愁,母亲发愁,我们自己也一样发愁。我和二弟读高中的时候,就不被村里的人看好。他们觉得父母太过艰难和辛苦,成年到头的也没件儿新衣服穿,日子总是紧紧巴巴的。他们都觉得看不过眼儿了,就对父亲和母亲说:“别供了,那大煎饼都能堆满三间房了,啥用啊?你俩也该享受享受了。咱这个地方出息不了人啊!”

  父亲和母亲只是笑笑说:“能供到哪儿算哪儿吧!”

  那个时候,我们的成绩真的是很对不起父母的那份儿操劳的,尽管我们一直很努力,可是成绩一直排在中等。所以每每听到这样话,我们心里都很难过,为自己的不争气,也为父母的艰辛付出。但往往越是想学好就越是找不到学习的窍门儿而倍感吃力,而且因为一日三餐只是煎饼就咸菜,没有充足的营养,所以一上课就犯困,这就让原本就跟不上的课程越发的落了下来。

  九七年的时候,我考进了省内的司法警官学校。可是体检的时候,因为脸上有粉瘤而没有通过。于是就按照父亲的意思复读,结果复读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

  回到农村以后,我是很不甘心的。不为别的,就为那些曾经瞧不起我们的人的鄙夷的眼光,也为了父亲和母亲成年累月的穿不上一件儿像样的衣服,更为了母亲每周都要坐在鏊子旁边儿忍受着烟熏火燎为我们烙煎饼,我也得想尽办法走出农村。姥姥话里透出的绝望更加坚定了我要走出农村的决心。

  为了这一梦想,九八年的冬天,我去辽宁朝阳学习了袋料黑木耳栽培技术。回来后,按照学会的技术要求紧张的筹备投产,九九年我栽培的袋料黑木耳长了出来,我觉得我脱离农村有了希望。但那一年的黑木耳价格下滑,出现了销售困难。我不得不向我一直钟爱的《青年月刊》杂志社求助。也真是命里该着,杂志社接到了我的信后,觉得我们家的事迹可以成文刊出,于是就在初冬的时候安排一位姓李的记者找到我进行采访,并打算寻找有能力的人士进行帮扶,供弟弟妹妹上学。

  姥姥知道后很是高兴,觉得我们家终于有了希望,我也感觉家里马上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现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采访之后,报道倒是刊出了,但并没有什么效果,也没有联系到有能力肯帮助我们的人士。

  那位李记者大概感觉到没有帮上忙不太好意思,就问我想不想到省城打工,说那样的话可能会扭转家里的局面。我想了想,觉得目前为止也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试一下了,于是我就在秋收结束后去了省城。

  李记者先安排我到他家里住下,接着给我借了一辆自行车,然后找人把我安排到《新文化报》社下属的一个发行站做投递发行,其实就是送报纸并进行征订。

  刚开始的时候,碍于面子磨不开脸去敲门征订,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收入(投递报纸的工资很低,只有征订才会提高收入)。那个时候,很是艰难。半个冬天了,都没有棉衣服穿,天又很冷。去省城的时候,兜里原本就没有什么钱,因为要在外面吃中午饭,所以兜里的钱很快就花光了。花没了,就只能饿着肚子,晚上回到李记者家里又不敢多吃,害怕被他看出来。

  尤其折磨人的是李记者家当时住房的面积很小,就是一室一厅的插间儿,而且是租来的房子。为了我,他专门在房间里放了一张折叠床,行李是我自己带过去的。和他们一家三口住在一起,很是不方便。我睡觉的时候都不太敢翻身,生怕吵醒了他们。夜里也不敢上厕所,怕冲水的声音会影响到他们和孩子。他们家冲厕所的水箱是那种高高的需要用绳子拽一下的那种,我也不太会用,经常会出现冲完厕所后绳子还回不去的情形。越回不去我就越想叫它回去,结果怎么弄它也回不去。那个时候,李记者就跑进厕所里教给我使用的方法,要我快速的拽一下再快速的松手。可是我总是掌握不好,于是就接二连三的出现那样的情况,弄得我很不好意思,就尽量不在家里上厕所。

  身上的钱花没了的时候,就厚着脸皮跟母亲打电话。母亲并不知道出来打工的艰难,也不知道出门在外需要动钱的地方太多。那个时候妹妹已经读高中了,二弟和三弟在家里陪着母亲干活儿。我从电话里听出了母亲的犹豫,就说工作挺好的,就是送送报也不累,还建议二弟也过来干。

  母亲听从了我的建议,打发二弟来了省城。我知道,这回我是没有退路了。我找到还在省城大学读书的高中好友,借了三百元钱,先租了一个房子,又置办了一些生活用具。因为在那之前的一个礼拜,李记者的爱人见我来了这么久还迟迟不出去租房子住,就让李记者跟我说要借钱给我租房,还领着我看了一些房源,所以我租起房子来就不再困难。其实,那个时候即便是李记者不说,我也想等发了工资以后搬出去住的。房间那么小,又面对他们一家三口,我也觉得很不方便,更何况还非亲非故的呢?!弟弟这一来,正好就顺理成章的搬了出来。而且钱不用借他的了。

  弟弟来了以后的一个月,我不得不拼了。我知道如果再没有收入,挨饿的不单是我自己了,还有弟弟,所以我必须得拼了!那个时候,姥姥住到了我们家,每次打电话回家,姥姥都很担心的问寒问暖、问长问短的,生怕我们受屈或者学坏。

  不行就回来!这是姥姥在电话里反复说的,她知道在外面闯荡的不容易。可是我们哪里会告诉她我们不但是穿不暖而且还吃不饱也吃不好而让她和母亲为我们担忧呢?!

  那个月,因为我的努力,收入一下子就窜了上来,生活的压力一下子就减轻了许多。只是,春节过后,我觉得我应该自己创业,否则永无出头之日。再者,我得把三弟从农村拽出来,不然他就没有前途可言,那个时候他才十六七岁,我已经二十五岁了。于是,我就在要种地的时候回到了家里,二弟则继续留在了省城。快入冬的时候,二弟来了电话,说给三弟找了适合他的工作,三弟就坐车去了。至此,家里就剩下我、母亲以及伯父还有正读高中的妹妹。

  姥姥也而很为这一结果欣慰。她觉得我这么做是对的,毕竟我是长子,就得做出牺牲,把这个家担起来。我很同意姥姥的观点,我觉得我也必须得那么做,毫无选择!

  那个时候,我要一边种地一边琢磨自己的出路。为了赚钱,跟村里人一起去起参土、打松子、采山菜,什么活儿都干,现在想想就是为了生存!因为不干就没有钱花,妹妹就上不了学。即便是这样,妹妹上学的费用也是家里和二弟一起负担的。

  后来看看这么蛮干不行,就种药材,与人合伙儿办服装厂,结果都一一的失败了,没赚着钱不说,还把二弟辛苦打工赚来的两万块钱都打了水漂。

  “老大不小的了,找个媳妇儿过日子吧,外甥!可别折腾了!”姥姥劝我说。

  我知道,不能再折腾了。我得踏踏实实的过日子了,可是骨子里面那份儿不肯认命的劲头儿总是冲荡在内心,让我不断地寻找下一个突破口。

  这个时候,二弟和三弟已经在省城站稳了脚跟,尽管还是打工,但都稳定了,妹妹也考取了大学,我也一步步的走过了三十岁的门槛儿。只是,别人三十而立立家立业,我却依旧一事无成,两手空空。

  因为那几次所为创业的折腾,母亲已经不再信任我了,我只能自己想办法突破。

  由于自己看不惯村里那些年轻人安于现状的那股懒劲儿,所以绝少出门去跟他们一起闲扯。因为家里穷困,所以也就没有媒婆主动上门给介绍对象,这让母亲很是发慌,也让姥姥很是着急。可谁愿意把闺女嫁给一个看起来“不务实”又“不着边际”的人呢?我也着急,一心想着找一个有共同志向的女子赶紧结了婚干点儿事儿,可这根本就不是着急的事儿!

  这个时候,先前联合办服装厂的那个朋友找到我,让我去学修理电动衣车的技术,回来给他当修理工,我想也没想就答应了。我太需要走出去了,所以这个机会我必须得把握。姥姥看我出去学技术了,也很高兴,觉得这个家有了一线希望。

  学了一个月左右,刚学了点儿皮毛,那个朋友就着急催着我回来帮他了。因为他的厂子已经开了,都是二手的衣车,还总坏!原来聘的师傅又技术不强脾气挺大,所以急需人手,就把我给叫了回来。

  回来以后,一边彻夜的修理机器,一边琢磨着我的下一步出路。刚好那个时候食用菌的液体制种技术开始流行,我马上就意识到这是个很大的商机。于是就一边工作,一边筹备技术引进。后来,终于协调成功,制作了一批鸡腿菇菌种做实验。对于这个项目,母亲极不支持。因为她被之前的失败吓怕了,生怕我再拉饥荒。后来菌种制作成功,但因为母亲的阻拦,出菇所需的一些程序没有搞好,导致产量不高没有效益。

  “外甥,别折腾了。好好的上个班儿不是挺好的么?!”姥姥语重心长地说。我知道,母亲看她说不动我就让姥姥给我讲。没有资金投入,我的计划也只能躺在纸上睡觉。我答应姥姥不折腾了,好好上班。

  可是服装厂因为工人技术良莠不齐,加之管理层内部起了内讧,所以只办了一年就停产了。我又被打回了原形,回家继续做我的农民。

  “嗨,这可怎么整啊,恁说?挺好的个班儿,说没有就没有了呢?!”姥姥叹着气,又开始为我发愁。

  那个时候,不但是姥姥,全家人都在为我发愁。因为年龄已经过了三十,可对象的问题却迟迟得不到解决。伯父是单身了一辈子,难不成我也会步他的后尘?!这个问题也让我很是困扰。母亲逼着我去省城打工,省城里人多,她希望打工的时候可以碰上合适的。可是我怎么能够离开家呢,我走了家里的地谁来种?

  恰好这个时候,高中的一个要好的哥们儿广全找到我,让我陪着他考公务员。

  “什么,考公务员?你不是开玩笑吧?我这样儿的还能考公务员?”我很是怀疑地看着他。

  “能!中专学历就能!考乡镇呗!”广全给我鼓劲儿。

  “可那不是得有人才能考上吗?我这样的也没个背景,就算考上不也得给拿下来?”我疑惑地说。

  “这回是全省统考,考试在市里进行,县区插不上手,谁有本事谁考。不像过去县区自己说了算,可以做些手脚。再说了,万一考上了你可就算跳出来了!你看你现在还有出路么?”广全盯着我说。

  “这----”我无话可说了。的确如广全所言,我现在是一点儿出路也没有了。之前就像个想要突出重围的小鸟,在一个封的严严实实的屋子里四处乱撞着寻找出口,可却始终找不到,弄得身心俱疲。再这样下去,不是撞死就是累死在那里。

  考!我下定了决心。开始跟着广全一起复习。为了不被家里的事情打扰,我直接吃住在了广全的家里。因为这些年自己就一直在不间断的看书,再加上一个月的突击复习,最终我以笔试第一面试第一的成绩打败了其余的四十多个对手考进了乡镇政府机关,成为一名国家干部。成功的在三十一岁的那年扭转了自己的人生。

  得到消息的姥姥高兴地逢人就说:“俺那个大外甥真给他爸他妈争气啊!那个时候我就说,他不能就这么窝在这个地垄沟里,谁也不信啊!现在都信了!哎呀,可算是出息了!这回可好了,成了国家干部了!谁还能瞧不起啊?!还大煎饼都瞎喽,这回看看吧,那些个考上大学的没工作的有的是啊,他还没考大学呢,这不也有了工作了?!种了八年多的地,得好九年了,你看看他不一样有出息?!”

  姥姥和母亲的欣喜是溢于言表的。而这个结果也是出乎我的意料的!我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会有坐进政府机关上班的一天!我当时的梦想就是创办一家自己的企业,然后再发展成为企业集团,领着乡亲们一起致富。哪里想过自己会从事和当初梦想大相径庭的工作呢!

  快要报到的时候,姥姥叮嘱我说:“到了单位好好上班,你能有今天不容易,千万得好好的!不该拿的不能拿,不该要的不能要,少说话多干活儿!和谁都得多个心眼儿,不能太实在了,太实在了吃亏啊!一步一个脚印儿的,好好干!别对老百姓吆五喝六的,好好地说,千万别得罪人!……”

  我一个劲儿的点头,认真的在心里记下了姥姥的每一句话。

  工作以后,姥姥会时不时的打个电话来问问我的情况,并一再重复之前她跟我说过的话。我知道,姥姥是怕我犯错误失去工作。我跟她保证说,我这辈子都不会做出格儿的事儿,我知道我是怎么从地垄沟里爬出来的,所以我会努力的走好每一步,绝不会犯错误。我穷,但我有志气,绝不会因为穷就没有了做人的底线!

  尽管姥姥听懂了我的保证,但她还是不断地打电话给我提醒。她生怕我忘记了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她希望我永远都平平安安的,希望我依然保持农民勤劳朴实的本色,不越雷池一步,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

  我知道姥姥的心思,也知道母亲的期待。所以,我一直都保持着骨子里特有的农村人的本分,实实在在的做人做事。我的努力和坚持,我的勤勉和敬业在我入职五年后得到了回报,35周岁的时候组织上提拔我为乡镇副职领导。尽管只是个科级干部,但我又一次实现了自己人生的转变。

  姥姥知道后又一次的叮嘱我:“还得好好的干哪!规规矩矩的,一步一个脚印儿地把工作干好喽,多给老百姓办实事儿!真是不容易啊!恁爸这会儿要是活着得有多高兴啊?!”

  是啊,要是爸爸活着他该有多么高兴啊!尽管他看不到了,但我相信他如果泉下有知的话,一定会为我感到骄傲的,因为我没有给他丢脸,也没有让母亲烙的那些煎饼白瞎!我终于成了爸爸和母亲的骄傲,也成了姥姥的骄傲!

评论
  • 我们没看错。


    老春 作者

    回复 @编辑部: 这部作品我自己不是太满意。如果有时间,我会好好改的。


  • 我买了,销量瞬间88😂


    老春 作者

    回复 @彤云阁阁主: 谢谢支持!


  • 我是责编宋碧珺,会帮助你完成作品日更或结稿,帮助你上特荐榜并发行电子书单行本,有事跟我联系吧!


    老春 作者

    回复 @翼书网编辑部: 好的,谢谢您!


    回复 @老春: 上传一个封面哈she


    老春 作者

    回复 @翼书网编辑部: 好的,正在寻找合适的封面


    回复 @老春: 作品今日上特荐啦,加油创作哦!


    老春 作者

    回复 @编辑部: 看到了,一定会的!保持每日更新呢!


    老春 作者

    回复 @编辑部: 作品能修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