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踪》故事大纲
(一)故事说明:
小说讲述一个红二代寻找父辈抗战时期,在太行太岳隐蔽战线上的抗战故事。
小说以揭秘后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情报史为素材,以真实的人物故事为基础,进行再创作。
故事展现血雨腥风的抗日战争年代,隐蔽战线的特工,八路军情报人员,配合太行区“反扫荡”,瓦解日伪军。一次次重大事件的背后,无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今天,依然能穿过岁月的烟尘,寻觅到一段可歌可泣的党史、国史、家族史。
战斗在太行山上的英雄们和无数知名、不知名的先烈们,他们甘洒热血,为新中国的诞生,书写了一段辉煌的历史,留下了可歌可泣故事与足迹。主人公的父辈也曾是我党隐蔽战线的特工,他们用忠诚和智慧与敌人较量,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今郁郁葱葱的老顶上,废弃的旧公路边,高楼林立的街巷,“梅辉坡”、四通八达的“孟家花园”、依旧繁华的“南街新华书店”的旧址------
到处都有他们的活动的足迹,由此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抗战特殊战场上我党一些隐蔽战线的特工。在太行大地上还有多少故事?她会告述人们,这里曾经有过的难忘的岁月,惊心动魄的抗战故事。
(二)故事主题
故事主线:
寻觅秘密中的秘密,和一群不像间谍的间谍。揭示主人公对的党和人民事业的责任与忠诚,诠释共产党人的信仰。
故事副线:从探寻红二代家族抗战人物抗战故事。多侧面,多视角,多渠道开始了艰难波折的寻觅之旅。反映在特殊时代背景下,隐蔽战线的地下工作者们个人曲折的成长经历,以及对太行太岳八路军根据地,几次重大战役胜利产生的积极影响。
(三)主要故事情节
引子:林平在婚礼上,与亲朋好友相聚,外甥王晓明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他们几个14岁的少年,处于青春期的三名同学,在给各自父母留下只言片语后,便相约去广州闯天下,从此便失踪。父母报警,警察接到线索,最终发现三名孩子逃往其中一个孩子的奶奶家。而这个村,恰是当年太岳区韩略战役的发生地(电视剧亮剑中的原型人物,王近山带八路军,消灭“日本战地军官观战团”的故事)。引发了作者对这段历史的兴趣,于是便开始了对这场战役细节的的探寻求证。
从了解这场战役开始,继而引发作者对抗战故事的兴趣,于是便开始了一系列抗战故事的寻踪。
故事一:一个抗战老兵,在去世前,托他的养女寻找他的战友,曾经与主人公的曾祖相识,抗战的岁月中丢失了亲生儿子,而这个孩子,恰与主人公有一段奇遇。
故事二:主人公的曾祖,阎锡山部的一名军官,因在抗战期间去世,去省档案馆查询相关资料,发现了一段揭秘的抗战史史料。
故事三:主人公在旧书摊上淘来一封未曾发出的家信,从而得知了一段被历史淹没的抗战故事。
故事四:主人公的后辈曾经在太行山区一个小村子插队,40年后重返插队乡村,再次听到并追忆了发生在这个村子里的一段抗战历史。而这段历史,与小说中的主人公及二号三号人物有交集。
故事五:小说二号人物,做地下工作,曾被错误羁押,后来给予平反,曾经不被人理解,自己又不愿意诉说这段历史,他抗战期间,曾在共产党、阎锡山晋绥军与国民党之间周旋,演绎了一段隐蔽战线斗争的故事。
(四)结合纪实资料选择如下A故事(部分纪实资料,情节略) 作为构筑大纲的一部分,在写作过程中,逐步调整完善。
(1)八路军前总五级情报网。
(2)粉碎日敌特务队发动了针对太行区的“C号计划”——针对八路军总部和129师的“斩首行动”。
(3)奇袭长治飞机场战役:我情报人员故意将行动泄露给长治的日军------
(4)智取老顶山日军据点:我特工乔装民夫------
(5)一支可疑的“八路军”-----
(6)打掉汉奸土匪——“拨浪队”。
(7)“地下工作站”红色交通线。
(五)故事线(困境):小说中主人公与二号人物共同面临的困境
(1)寻找线索
(2)发现线索
(3)误会(被误会,解放后判刑收监)
(4)在说不清和不想说的纠结中,导致寻觅断线
(5)80年代平反,不久去世,一段历史成了谜
(6)开始寻觅展开故事,终于水落石出,原来是我党隐蔽战线的特工。
解决困境的办法,暂时考虑两种:
1、通过大量纪实、解密后的太行太岳抗战资料资料相互印证
2、进行合理的分析、推理,形成有说服力的故事链。
第一章 韩略伏击
一、大纲
1、 林平参加外甥王晓明结婚婚宴,席间王晓明与同学聊天,沈海鹏讲了一个故事:
讲述三人年少时,一次逃学,离家出走,被警察押解回家的经历。
上世纪90年代末,三个叛逆少年,分别给自己的父母留下条子,相约离家出走。在火车站买票,售票员询问到哪里?一个少年说:“买的越远越好”,正是这一句话,暴露了三少年非正常出行,售票员找来车站派出所警察,三少年被劝返回家。
三人并未回家,沿火车路及方向,向南走去,走到一片玉米地,已近傍晚,他们烧烤老玉米吃,地里睡了一晚,第二天,被庄稼的主人逮住,要拉他们去见其的父母,三人机智逃跑。这时,有人提议到他奶奶家,10公里以外的韩略村。
就在同时,沈亮的父亲沈海鹏,已向公安局报案,公安局已通知北京铁路局,有关车站查堵,并印制1000余份寻人启事,全城张贴,又分别通知了三个孩子的多位亲戚开始查找。
就在三少年洋洋得意的踏进沈亮奶奶家的一刻,即被大家围住,并被锁在了家里。
警车随即赶到,将三个孩子送上警车,警车呼啸而过的路线,恰恰是50年前一场著名战役“韩略村伏击战”遗址。
2、 1943年,奉命率个团赶赴延安,途经太岳区洪洞县东北韩略村时,王云刚(原型王进山)主动捕捉战机对日军实施,一举歼灭日军华北方面军“战地观战团”服部直臣少将旅团长、6名大佐联队长及以下军官120余人,对配合太岳抗日根据地军民粉碎秋季大“扫荡”起了重要作用。
3、林平到实地考察,求正了当年日军遭伏击的一个细节。当年战场地形已有所变化,村民流传下来的顺口溜,印证了当时战场的一个细节。
二、人物小传
核心人物1:王云刚,时年36岁,时任太岳军区第二分区司令员(以王近山将军为原型,人物小传略)
核心人物2: 林平,女,60岁。
家庭情况:与丈夫系中学同学,丈夫系高干子弟。
教育和能力:电大毕业生,新闻专业,在一晚报做记者。职业或生活方式:写新闻报道和纪实文学。
个性特点:认真,执着,勤奋,赋予幻想,能说会道,甚至有点轴。
主要兴趣:想当一名作家。
人物3:沈海鹏,男,50岁。
家庭情况:妻子是律师,事业心强,有一个独子,家庭条件优越。
教育和能力:转业军人,在职大学学历。
职业或生活方式:在县一级法院担任副院长,对儿子疏于管理。
个性特点:性格外向,喜欢社交生活。
主要兴趣:艺术品收藏
人物4:沈亮,14岁。
家庭情况:沈海鹏之子
教育和能力:中学生,胆大,有些江湖义气。
个性特点:正处于叛逆期,热情开朗
主要兴趣:社交,旅游。
人物5:王晓明14岁
家庭情况:父母企业工人,后下岗,做生意。
教育和能力:中学生,不善心机。
个性特点:调皮,不爱学习,正处于叛逆期。
主要兴趣:集邮
我是责编宋碧珺,会帮助你完成作品日更或结稿,帮助你上特荐榜并发行电子书单行本,有事跟我联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