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土情缘 贰

  《思乡 真 情切?》

  席慕蓉说过:“我们都是戏子,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眼泪。”

  我想说,说到乡,其实我们也都是游子,在围城里外的道路中。踏着所谓路的影子。慢慢的在拉长,从不斑驳。。。

  我的大家乡,在那一年,是令中外情牵的一个小城。“汶川”这个让世人知晓的地方。就是那么不紧不慢,不瘟不火。冷不丁的就喷薄出了惊魂九霄的地魔。那般毫不留情,那般狂风暴雨,那般的令我成长。。。。。

  我已经写过说了太多的地震中伤感催泪的诗歌与故事。有人问过我,你写的那些语言都是你自己写的吗?是真的吗?当一诗终落,我独自些许伤心了。这样的一场大灾难,我讲的这些事实只不过是成千上万个痛彻心扉故事的其中难以细数的之一,由此看来,那更加动人心魄令人情伤的事实就没有再去了解过,观闻过。而如此的发问。着实令我这个大难得生的人心寒!

  如此多的事实,都没有去了解过更不谈对生命陨落的担忧与痛惜了。

  我不知道,是在怀疑我的经历还是质疑我的文字控制力。如今,这一切不再重要了!我渴望,我们面对生命,面对灾难,学会一种深思与历练。不要再做沉溺于享受爱包围的“小人儿”了!

  每每提到这汶川两个字眼,总是有翻江倒海的情愫像即将冲破闸门洪波涌动滚滚而出的滔滔江水般杂陈。经历了地震的重创,它依旧在爱的围城里开始了一场席卷似的艰苦跋涉。抚摸它如今的每一寸肌肤,轻嗅它如今的每一个芳影。都是在凝聚爱的力量!

  不管这样的灾在不在你的家乡,都希望秉承对生命的尊重与默思。

  这,是我的家乡!我更得如此了!

  虽然,我的小家乡是那令我魂牵梦萦的城之古镇。但是,都在我心中扎下了深根。。。。。

  大家乡。有沉重,有震惊,有痛心,有蜕变。

  小家乡。有娟秀,有童年,有裂痕,有成长。

  由大到小,由表及里,由外而内,由雄浑到小雅,由遒劲到风情。

  由世界汶川到水磨古镇,我在情里渐渐沉淀,稳稳眷爱。

  我的思乡,是有惊有爱的绝非涟漪的真情切!

  它们都在伴随我到如今,从来不曾离去。而这一路的人,事,哪怕影都在随同我一路行走。不曾言败过。

  猛然忆起,那一年。我十三岁,一个黄毛小丫头,经历了很多孩子没有经历的磨难,到现在。我感谢我所承受过的生命之重。让我更能够去掂量生命之轻的摩挲。也能在生命及其追梦路上走的更妙不可言!

  不知道你们作何感想?总之,我就是这样的在苦乐与哀喜间迁徙。在流失,在摸索,在归魄。

  红墙黄瓦金碧辉煌,楼台玉宇雕梁画栋。不仅气势雄伟而且更加瑰丽深邃,这里的沧桑神秘,朝暾夕月中仿若人间仙境。

  我很向往,但我很明白。这不是家乡,这更不是我的心乡。

  这里有潺潺流水声万籁虫鸣声如丝竹和旋优美,细水长流满江风月。为何离不开一个水字。我们渴望做人“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霁月光风”回到了这里。我的心灵或许会平坦很多。以前总是有太多的溢美之词,叹为观止。其实我也知道这只不过是我在闲暇之余时兴致索然,是一份不纯粹的追逐与恋想。

  于家乡,它有陌生,有疯狂,有喧嚣。

  于我言,才有悲,才有癫,才有迷。

  当人长大,我们大多数对故乡,是一种依赖,一种寄托,一种回首,一种遥想。

  真正的去寻访一段流芳千古的史迹传奇,一首沁人心脾的山歌小曲,一个见证脱胎换骨蜕变的坚守老者,一种隐晦迷离的文化渊源,一缕幽香静默的风俗性情。

  谁?在去发掘,在去引导,在去传承,扪心自问。我自己作为精神自省者而言。也是不合格的。因为,这种在普世里约定俗成的美好文明,竟然在我们年轻的这次身上。失去了踪迹。这需要勇气,需要魄力,更加需要信念!我自问,现在的我,只有用学习与积累来当做说词了。这样的我,有太多,而又有有太少!因为,这是我的乡情!

  渐渐明了,在浩瀚恢宏的人生画框中。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位登徒子。色彩漫撒,穿梭而来,我们从洪荒时代的动人传说走来,有些古代民族的优美情怀,有些部落冲突的刀光剑影,有着人间情爱的缠绵思念,那牧歌四起的田园时光,那漂泊异乡的艰辛跋涉,那先知圣徒的出类拔萃,那民族蒙难的悲壮惨烈,都构成了一个个娓娓道动听的故事与柱梁。而这一切,都会回归到你从哪里来,将到何处去的哲学命题!

  简单说,我们就是从我们的家乡来。最后归根到乡土去是皆大欢喜的。

  而我的家乡也经历了洪荒到沃土,贫瘠到丰富,热情到泯然。我的如此,你的更如此。似乎,这。这里的一切只是一个落脚点,一个安乐窝,一个栖居地。

  而不是使命,不是人生,不是品行的蔓延。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说我们人生像朝生暮死蜉蝣寄存于天地间,像在苍茫大海上的一颗谷物一样渺小。仔细想想,何尝不是呢?少小离家老大回,这时。我们看到的已经不再是从前,不再熟悉,依旧要清楚自己是一颗谷粒,在天地间来过这么一遭。哪怕是心灵,该回归时,依旧是毫不犹豫,义不容辞的归来。因为,这里拥存了我们的血脉与脊梁。

  望月思乡,在我看来很多人会游离于形式与轮廓中去。而并不是真切的去祭奠先祖,遥想文明,承续风土。如果,你不是抱有天生的情怀,我们就应该感知故土,培养乡情。抛却那薄情寡淡的麻醉剂。打一针自我强心液。

  我特别喜欢莫言的《红高粱》中高密家乡的故土文化与历史缅怀。

  时常思考,这样的作家笔下的家乡。怎么就那么有灵魂有热度。后来,发现其实,并不光是如椽巨笔的鬼斧神工。而是。在骨子里流淌着故乡文明和渊博中华文化血液,在呼吸着清香。

  如果有一天,在这篇略微生涩的文章里。有人读懂了我的一份小小情愫。那就是一滴血液在撼动。

  思乡,从来都是思想扎根着故乡。千万不能只是影子。

  情切,从来都是心情缝纫着土地。千万不能只是步子。

  雪白的鸽子用翠绿的嘴巴啄下来的珍珠般的高粱玉米。

  蔑视着人间的道德和堂皇的说教,表现着人的力量和人的自由,生活的伟大和爱。

  人嘛,鱼贯向东,展翅滑翔,晨光正熹微!

  大小家乡,皆在吾心。

  花溪谷畔 景落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