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班优秀作品选摘

  逆风

  文/小多

  第一场: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某师机场

  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某师10团的30名飞行员,穿着标准制式的训练服装,整齐地站在机场跑道的最外沿。他们的斜后方,是大门紧闭的机库。厚重的铁门,掩盖了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的真面目。但是,在场的人们,已经可以听到门后面飞机的马达声。逐渐清晰的马达声,和机场上忙碌的地勤人员,形成了人声交互的图景画,既生动又神秘。在场的飞行员们,脸上呈现出兴奋和激动的表情,有的人已经情不自禁地看向了机库大门。

  师长陆白,和身旁的女译员交换了一下眼神。之后,女译员便开始用俄语,向前来指导飞行训练的苏联专家谢尔盖介绍今天训练的安排。

  流利和清脆的俄语对白,吸引了飞行员们的目光。飞行员徐海,站在离苏联专家最近的位置,他借位置的便利,微微把头转向对话中的两个人。

  女译员:今天进行两机编队训练。稍后进行示范,长机由10团团长李抗大驾驶,僚机由飞行教员佟云生驾驶。佟教官上周刚刚加入本师,解放前在新疆航空对受训,参加过对日战斗。前一段时间,在东北航校深造。

  苏联教官:参加过战斗?

  女译员:是的。不过,当时他被编入了国民党空军,所以……

  苏联教官:所以,佟,是中国空军为数不多的王牌飞行员!

  陆白想把赞许的目光,投向苏联教官,但最终还是看向了跑道,只是把嘴角轻轻向上翘起。

  第二场:机库 上午

  徐海还在偷瞄着女译员。恰在这时,一阵巨大的逆风,把女译员地头发吹散。伴随着那逆风飘飞地发丝地,是越来越大地马达声。这样的轰鸣,逐渐盖住了对话声音。

  轰鸣声持续着,没有停下来地意思。机库大门,在地勤人员地合力操作下,缓缓打开。

  在场的人们,不约而同地紧盯住机库。而这时,两架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赫然呈现在眼前。机头地螺旋桨高速旋转,带动了强大的气流。愈加强烈地逆风,把飞行员们的衣服,吹得鼓鼓的。

  飞行员的队伍里,开始出现骚乱。年轻战士们的激情,被大飞机的蠢蠢欲动,调动得喷薄而出。

  飞行员甲:米格!米格15!这是现在最先进的!我要开米格了!

  飞行员乙:耶吼!我要上前线!突突突突!巴嘎,美国鬼子,撒哟哪啦!

  飞行员丙:日语!你在说日语!注意素质!

  年轻人体验了在饱满高涨的飞行愿望,和翻滚沸腾的战斗欲望后,暂时安静下来。他们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在同一点上 :第一架飞机已经站在了跑道上。

  启动,滑行,加速。团长李抗大拉起操纵杆,在到达起飞线的一刹那,飞机离开地面,跃向蓝天。

  紧随其后的僚机,也按照同样的线路起

  而僚机的起飞时机更加准确和严密,起飞姿态大气舒展,引得飞行员们一阵欢呼。陆白轻轻除了一口气,此时他才发现自己的两只手,竟然紧紧交握。他如释重负地笑了,作为一名师长,他仿佛太不淡定。但是作为一名飞行员,对于飞行的热爱和渴望,让他身不由己,融入其中。

  两架飞机顺利起飞。它们带起的巨大气流,猛烈吹动着指挥员手中的旗子,也吹动着是师部办公楼和指挥塔上的鲜艳的五星红旗。

  第三场:控制塔台 上午

  陆白站在控制塔台的调度室内,看着调度人员面前的雷达仪表显示器。无线电波中,不断传出穆云生和李抗大的声音,报告位置、飞行状态和各种技术指标。

  陆白对身旁的政委张勇,介绍此次两机飞行编队的演练状况。

  陆白:长机和僚机,间距30米,高度30米。同步飞行,状态稳定。佟云生地操作非常标准,教科书的水平。十几岁的娃娃兵,就在新疆跟着苏联人学飞行。老张,开飞机也需要童子功啊。

  张勇:小佟的家境好,身体素质不错。从小就受又良好的教育,高中肄业。当时在延安,算是咱部队里面的大文化人。从身子骨到脑袋瓜,放在解放前的环境里,就是个空军胚子。又年轻又有理想,难怪老蒋和盛世才那会儿会……

  陆白:老张啊!

  陆白打断了张勇的谈话。他环视了一下调度室,工作人员依然忙碌和专注。他们两人的交谈声,就像是餐厅里的背景音乐,在身边在耳边,但是仿佛听不到也记不住。假以时日,在某个相似的情境下,这些旋律,会突然重现,比以前清晰,充满了挑衅甚至是报复。原来,我们误以为的背景,可以从身边飘过,却要在头脑里扎根。

  张勇:我的意思是,小佟这个教员,你选的好。

  陆白:教员。

  陆白把双臂环抱在胸前,反复重复了几遍“教员”二字。之后扭头看着张勇,哈哈大笑,着走出了调度室。

  张勇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之后又摇了摇头。

评论
  •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