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红兵:新生代作家,批评家,文学博士,文艺学教授,英国剑桥大学东方所访问学者,上海大学中文系副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中国当代中篇小说经典文库主编,20世纪中国文化散文精选编委。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青年联合会社科界别联谊会理事。
何建明:江苏苏州人。全国劳动模范。现任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2012年6月30日当选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新时期最重要的报告文学作家之一。七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其中三获鲁迅文学奖、三获正泰杯报告文学奖、四获徐迟报告文学奖、五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叶辛:中国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常委、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全国青联常委。1977年发表处女作《高高的苗岭》。此后共出版著作有: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家教》《孽债》等。根据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家教》《孽债》由其本人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均在国内引起轰动。电视剧文学本《风云际会宋耀如》荣获"金狮荣誉奖"。叶辛198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文艺工作者,并荣获全国首届五一劳动奖章;曾任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许道君:许道军,副教授,博士。专业:文学、创意写作;主要研究领域:文学与创意写作、类型小说理论与批评实践、中国现代历史小说。在研课题:中国现代小说类型理论与批评实践(参与);历史小说类型研究(主持)、网络历史小说类型研究(主持)。出版有专著《创意写作:基础理论与训练》等。开课:《创意写作:理论与实践》《创意写作:虚构与非虚构》等。代表作:《中国创意写作学科建构论纲》《论当代历史小说演进中子类型的消溃与激活现象》《叙事模式?价值取向?历史传承--"架空历史小说"研究论纲》《论网络历史小说的架空叙事》《小说类型:分类原则与方法》等。
陈鸣:1984年毕业于上海文学院中文系。1984年至1987年,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工作。1987年至1995年,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学研究所工作。1995年至今,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任教,文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大学文学与创意写作研究中心副主任。近些年发表的著述:《西方文化管理概论》、《艺术传播原理》、《艺术传播教程》、《创意写作:虚构与叙事》等。主要从事创意写作、艺术传播、视觉文化、文化管理等领域的教研。
吕永林: 内蒙古五原人,1975年生于河套平原,文学博士,副教授,先后师从张兴成、李永健、徐岱、江弱水、蔡翔诸先生。曾任教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01-2012年),并获2003、2006、2008年度校政治部“教书育人”奖,2008年度校“A级教员”,2009年度全校“最受学员喜爱老师”奖,2010年度全校“最受学员喜爱老师”提名奖。已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专著一部(《个人化及其反动——穿刺“个人化写作”与1990年代》,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并发表散文、随笔若干。曾参加教育部课题两项,主持第二军医大学校级课题一项。代表论文有:《语文突围与人文突围》(《光明日报》“理论版”2004年12月21日)、《我们离苦难很近,离善良很远——温故<温故一九四二>及其他》(《名作欣赏》2007年第15期)、《重温那个“个人”——关于一个久已消散的文学史印迹》(《上海文学》2008年第2期)、《何谓1990年代的“个人化写作”》(《上海文学》2008年第8期)、《事关未来正义的正义——从蔡翔教授之新著<革命/叙述>而来》(《上海文化》2012年第1期)等。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