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生活是美好的,也是兴奋的。这是林彬一直以来做梦都想来的地方。毕业时班里大部分同学都报了研究生,其中有两个报的就是德国的慕尼黑大学,而且这俩人学习都非常的棒,经常独立发表一些重要的论文,很受老师的爱戴,不光是在班里,就是在系里也是出了名的才子。在林彬看来,只有他俩才有考上这种学校的功底。但是考试的结果出来,却令人大跌眼镜,这二位才子谁都没考上,反倒是误打误撞的林彬考上了。林彬成了杀向德国的一匹黑马。
刚去了德国,还有些不适应,最明显的就是语言上的困难。虽然他修过德语,而且成绩也不低,可是到了当地以后才发现,他那点自认为学的不错的德语,在这儿顶多是个文盲级别,根本没法和人正常交流。怎么办,打手语呗!到餐厅打饭,他干脆不说话,想要哪个菜直接用手一指,这样就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服务员同志也颇为高兴,打完后常常高兴地向他点点头。
这还不算,最麻烦的是上课,那些老师都是标准的元老级的纯正血统的德国人,说的是一口流利的德语,就像上了岁数说的北京人说着纯正的北京方言,不光流利,而且速度。可是外地人听了就不那么好玩了,稍不留神,你就会漏听很多内容,如果你对当地的文化不熟悉的话,有很多词即使你听懂了,也不一定明白是什么意思。
林彬就是那样一个境况,而且远比听北京方言要难的多,老师在上面讲的抑扬顿挫,他在下面听的是油煎火烧。不过从表情上来看,却显得非常认真,头高高的仰起,眼睛大睁,嘴巴也不自主地半开着,像个火山口,那神情不是张飞,胜似张飞。可是一节课下来,大脑晕晕忽忽,一团乱麻,不用说,什么也没听懂。这下可把他给急坏了,怎么办?每节课的内容很多,作业量也不少,要完成这些作业,前提是你需要读完导师提供你的一长列书单,自己连课上的内容还听不懂,要读完这些德文专业书籍,那真的是让孙悟空逃离如来佛的手掌心。
麻烦归麻烦,但生活还得继续,学业还得完成。怎么办,努力呗。于是他开始了在德国的非人生活。首先就是要把德语学好,因为语言是工具,相当于人的手和脚,连语言都不会,那专业课也就没什么希望了。每天早上鸡不叫他就起来了,当然慕尼黑人好像也不喜欢养鸡。把他的那本德语词典拿来,一个人跑到操场的一块绿地上,去背诵单词,他背单词不像李阳那样,狂吼一气,而是嘴唇轻轻搓动,稍微摩擦,声音也不大,但是速度很快的那种,听上去像念经。如果他批上一身宽大的袈裟,双手合什,就这样虔诚而笃定地念下去,中国就又多了一位德道高僧。
当然,他的记忆力是惊人的。这个有据可考,传说他在高二时就过了英语专四,而且口语超棒,后来有一家外企向他发出offer,要聘他当翻译,但是被他的父母回绝了。虽然没去成,但林彬却一度成了大家追捧的对象,仿佛他是周杰伦。
就在林彬奋力学习的时候,家里来了电话,孩子病了。一听到这个消息,林彬马上紧张起来,正当他准备问问情况如何的时候,英子早已在那边哭开了,英子说,孩子现在肚疼,疼的很厉害,而且是一阵一阵的,疼的时候钻心的嚎哭,在床上不停的打滚,抱也抱不住。她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爸妈也没见过这种情况。就在英子说话的中间,孩子又哭开了,撕心裂肺,扯天扯地,不象是一个不满一岁娃娃的哭声,因为嗓音已经变得沙哑。
电话那头的林彬此时早已急的团团转,孩子的哭声像一把锋利的小刀把林彬的心脏一道一道地剌开,血肉模糊,鲜血淋漓。“还不赶快送医院,叫救护车!”林彬失声地在电话那头吼道,像一头受伤的雄狮。听见林彬在吼她,英子哭的更凶了。此时的她早就被眼前的景象吓住了,早已没了主意,一个刚毕业的女孩,哪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再加上林彬的这一声大吼,更是吓的没了胆子了。后来,还是林彬的父亲赶紧叫了救护车,才把这尴尬却混乱的场面控制住。送到医院,一检查,是肠痉挛,一种急性肠炎。得马上打点滴,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可能有后遗症。
于是医生兑上药水,在孩子的脑袋上生生了把一个钢铁材质的输液针头扎了进去,液输上了,宝宝还是不停地喊叫,所以得家人把它牢牢的按住,以免针头错位。孩子早已哭的虚脱了,挣扎了几下,觉得力不从心,干脆就那样无助地看着母亲。我想此时的他肯定非常想见他的父亲,而此时的父亲也非常的想见孩子,可事实却是这个愿望双方都不能实现,所以只能互相叹息。
林彬听到孩子输上了液,那颗吊在嗓子眼的心才慢慢的放回肚里。可是刚放回去,却又吊了上来。为什么?他在想,如果孩子输液也输不好怎么办,是不是会发高烧,如果烧得厉害那是不是会留下后遗症,那到底会留下什么样的后遗症,是脑膜炎,肠炎,还是其它什么可恶的疾病呢?
他的脑子在飞速的乱转,像飓风来临时的风车,有时却又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想,什么也想不到,只是呆呆地站着,大脑处于无意识状态,仿佛脑神经的工作一下全部暂停。他随手拿起一个杯子,想喝口水,往嘴里一倒,什么也没有,原来里面是空的。
他真的想孩子了。突然之间,屋子里爆发出一阵男人的那种压抑了许久的痛苦的哭声,声音很难听,没有节奏,没有韵律,只是忽高忽低地嚎叫着,眼泪象成熟的红提葡萄一样,大颗大颗的掉落下来。不一阵,便迷糊了双眼。林彬哭了,哭的很动情,哭的很伤心,哭的却又是那么的无助。
此时的林彬碰到了一些他以前从未碰到过的新问题,他在想他舍弃妻儿父母只身一个来到德国到底值不值,到底是家庭重要还是事业重要。而这些问题在他来德国之有是根本没有考虑过,或者说考虑过,但是答案却毫无疑问是肯定的。想到妻子的无助,听着孩子的哭声,他不得不考虑这一个问题,这是一个关乎家庭幸福的大问题。
这才是一个开始,如果继续下去,他得在德国至少要待四年。如果学的不错,留在德国工作的可能性也非常的大。二者之间该如何权衡,他没了主意,或者用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来说,那就是纠结。二选一,必须有一个是放弃的,那到底林彬会放弃哪一方呢,我们无从知晓,其实林彬也无从知晓,但是现实的情况是他正走在事业第一的这一条路上。
后来,孩子在医院输了三天液好了,回去的时候医生又给配了一些药,说是吃上一个星期就可以痊愈了。一家人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可是英子却无形中对林彬多了一份不满和抱怨。不管怎么说,孩子是两个人的,现在让她一个人来承担,她内心的天平怎么也平衡不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俩人的关系好像也掺入了一些杂质,不再像以前那么纯了。
描写林彬在德国听课的那一段写得挺好的,又有幽默感,我都发笑了。
回复 @拳缱: 呵呵,谢谢你的反馈,我得继续努力!
还不错,已好评,望回访!
作品很不错,已好评,欢迎回访给个好评
前来回访,期待更新,作者加油
迁客骚人,笔尖泼墨,必成大作,文笔很好,挺你,希望你走的更远,已为你点赞,期待更新,会一直关注,也希望你能回访《抽象战争》
已好评,来得有点迟,见谅~加油
已回评.
作品很棒,已好评,请帮忙回访一下《白衣飘飘的年代》并赠个好评,谢谢!
文學不分高低,質量追求第一;寫作不論水平,只要實事求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好作品如畫龍點睛,有生也有活才是生活。
回复 @田爭嗚: 说的好,鼓掌
文學不分高低,質量追求第一;寫作不論水平,只要實事求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好作品如畫龍點睛,有生也有活才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