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功德与业力的差别

  功德与业力的差别在于,当你获得了功德,就好比将钱存入银行,你能够定期获得利息,每个月都有钱入账,你无须动用母金;当你在消耗业力时,就好比把钱放入银行,没有利息,你一直在动用母金,直到用完为止。当你做事带有良好的动机时,你聚集了功德,这是你下一世可用的利息;要是你积的是业力,你只有母金,当母金用完你也就一无所有了。这就是两者间的差别。

  假如你原本打算每个月捐一千块钱,那你更应该进行一点禅修、做一些祈愿、修习一点宗喀巴大师法、观想你的布施是为了真诚地协助他人、发愿未来可以利益他人,并祈愿能够一直这样做下去。假如你是以这种想法而布施,它会成为功德。如果你的动机只是为了面子和名誉,期望得到更多的生意…这虽然也不坏,只是你却不能得到最高的利益。

  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不都期望得到最高的利益吗?至少我是这么希望着的。这不叫贪心,这是聪明;这不是狡猾,这是智慧;这不是取巧,这是在为来世绸缪,俾能造福众生。

  所以,假如你要布施,那你就尽可能去获取你所需的布施,无论那是珠宝、鲜花、饼乾或钱财等,任何形式的协助都无所谓,你只需转换为纯正的动机即可,不需要更改行动。至于你布施于佛教的机搆则有点不同,当你布施给佛教机搆时,假若他们那些具备资格的人员以正确的祈福及宗教仪式来接受你的布施,在一般情况下,你都可以获得很好的功德,这关键在于你所布施的对象。比方说,无论我们是否了解佛陀的力量,但每当我们捐献一两块钱来供养曼陀罗、供养佛陀时,由于有着佛陀的加持,我们还是可以获得功德。如果能再加上我们了解其好处、具有好的动机,我们所获得的功德也将会加倍。

  反之,如果你所布施的对象是非宗教机搆,所靠的也纯粹是自己的心念力量而已,这也是可行的。我这不是在试图区分宗教与非宗教机搆间的差别,我只是在告诉你事实。当你布施给佛陀,加上动机纯正,你将可得到加倍的功德。但另一方面,如果你布施于宗教机搆,比如说供养佛陀,但是你的动机却很淼小很卑微,你只是为了扬名、为了显示你很虔诚很美好,那么你所得到的也将不是功德,那只是业力。为什么?虽然你布施对象的力量很强,可是你的动机却不好,那么你所得到的功德也就很小,或者是介于业力之间,也可能只是业力,这得视动机而定。

  总的来说,布施的对象、动机以及所布施的东西,这三者对于我们是累积功德或是业力,的确是有很大的差别,也对我们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假如你布施给非宗教机搆,但你有很好的动机,你一样会有很好的效果,很好的功德。如果你布施给宗教机搆,但是动机却很小很卑微,比如说有些人前往寺庙或到金甲衣护法面前去请求:“请杀了我的敌人!”,然后他们供养牛奶与献上供品,这可不是什么功德,这是恶业。当你怀着纯正的动机,布施于正确的对象,功德就可以加倍。因此,布施的行动不是问题,布施的对象也不是问题,数目更不是问题,问题就在于我们的动机。

  要如何生起动机呢?在开始的时候的确需要一些努力去培养心念,然后再付诸于行动。如果我们能不断地修习,能专心地研读佛典、祈愿、转化内心,渐渐的你就会发现心里的动机会油然而生。到时你无须再费任何力气,它每天会自动生起,起初或许每天一次,到了更长时间,会出现五次,甚至十次之多。很快你就会发现,你再也不需要任何动念,就可以自然地生起利益他人的动机,为了利益他人而累积功德。

  累积功德不是自私的行为,这是为了使你得到更好的转世、更高的证悟,使你怀有更高的意愿去帮助别人。比如说,特丽莎修女、班禅喇嘛或台湾的证严法师等伟大人物,他们肯定是在过去世作了许多祈愿,并把大量的功德回向给这一世,因此他们能拥有很多的财富以及崇高的地位,方便他们利用这些财富和地位来利益他人,他们的善业也得以日益成长壮大。为什么伟大人物如班禅喇嘛、证严法师及特丽莎修女只要轻轻的一句话,就能筹获千万捐款?而当我开口,如果要是能得到一个两块钱的红包就已经算是很幸运的了。很显然,这就是因为我在过去世做得不够多,所以,在这一世我决心要去改变它,我要尽最大的力量去做更多的好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