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青少年的话 (代序) 二十世纪只剩下最后这不多的几年,二十一世纪正在向我们走来。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的重担,已历史地落在你们这些跨世纪的一代青 年肩上。祖国的未来与命运将同你们相连,中华民族历史新的一页也将由你 们用自己的劳动与智慧去谱写。 历史和实践已无数次表明,像人类的一切进步、壮丽和伟大的创举一样,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不可能越过世界文明大道而另辟蹊径。为了 担当这一无比光荣而又极为艰巨的历史使命,为了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巨大机 遇与挑战,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和确切了解人类在过去 和现在所积累的一切知识和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把自己的头脑武装起 来。 人类的文学成果是人类的文明成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每一时代的重 大文学现象和优秀文学作品,并不会随着这个时代的过去而成为过去。它们 蕴含着客观的真理和历史的启迪、永恒的价值和永久的魅力。歌德说: “道 不尽的莎士比亚”。别林斯基也说:普希金是要在社会的自觉中继续发展下 去的那些永远活着和运动着的现象之一。这无异于说,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的 生命总是处在历史的永久运动之中,并且总是和世世代代人们的生活密不可 分。因此,培养自己对世界文学的爱好和关注,了解世界文学的主要内涵, 提高文学修养,应当是每个青少年的必修课。 这套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集各国家、各地区、各语种文学内容于一身, 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套大规模、多层次、多角度的世界文学博览丛书。共 6 辑85册,依类别分为:(一)国别、地区文学史,(二)分体文学史,(三) 文学运动、流派、思潮, (四)文学比较、交流,(五)作家作品(上), (六)作家作品(下),这套丛书全面、系统、多角度地评述了世界文学。 既载录了世界文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又揭示了其现状和最新发展动态; 既阐述了各主要文学运动、流派和思潮的兴衰及其主要内容,又介绍了世界 文学与其它学科交错纵横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既论述了世界文学与中国文 学的相互交流、吸收和借鉴,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了重点的评析、 介绍。丛书作者绝大多数是从事世界文学研究和教学的专家,他们用通俗明 快的语言,将学术性、知识性的内容,通过浅显易懂的形式表达出来。不仅 参考了世界各国学者的最新学术观点,而且融进了潜心研究多年得出的独 到、精辟的见解。论述科学,史料翔实,知识准确。 开放的中国正走向世界。走向世界的中国需要继承人类文化的全部优秀 遗产,需要具有世界意识的建设者。青少年朋友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够成为 你们奔向二十一世纪的一份宝贵的精神食粮。 吴元迈 3年国庆节于北京

  

  现代文学之父 ──卡夫卡评传

  

  ABC 他在一个 “孤岛”上树起 了 “非文学’的大纛 在现代西方文坛上,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是本世纪最大的事件,它领导 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文学潮流,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文学的面貌,而且在世界 范围内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当它刚露头角的时候,是以 “非文学”的 “怪脸”出现的,除了很少的同调者以外,人们都不把它放在眼里,曾几何 时,它成了气候,掀起轩然大波……。 比这股大潮本身更令人瞩目的也许是,它的先后出现的一批弄潮儿中, 一位举大旗的人物不是来自文艺复兴的故乡,不是来自新思潮最活跃的法兰 西,也不是来自德意志文化的本土,而是来自欧美几个公认的文学大国以外 的东欧一隅——波希米亚,准确地说来自波希米亚所在的捷克首府布拉格。 但也不是来自布拉格讲捷克语的民族中,而是来自只占这个城市十五分之一 人口的少数讲德语的居民中。这群居民中的一个犹太商人的儿子弗茨茨·卡 夫卡 (1883—1924)就把现代主义文学插在这个东欧名都的德语孤岛上!这 可谓 “咄咄怪事”。 然而,比这更令人惊异的是,在布拉格这个德语孤岛上,前无古人,后 无来者,恰恰在卡夫卡这一茬上,出了一批造气候的弄潮儿,一起作浪兴波, 其影响波及全世界。除卡氏外,有本世纪德语诗坛最杰出的诗人里尔克,德 国表现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人物、诗人、小说家弗茨·韦尔弗、杰出小说家 梅林克、被誉为无产阶级报告文学开拓者基希、社会主义诗歌奠基者福克 斯……。这使得当时布拉格德语文学活动十分活跃,卡夫卡从大学年代起就 有可能参加他们的活动,并同其中的好些人结下了友谊,这使卡夫卡成为时 代巨匠并开一代新风的大家。现在,经过时间的考验,他和法国的马采尔·普 鲁斯特 (1871—1922)和爱尔兰的詹姆斯·乔埃斯 (1882—1941)等,被认 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祖师。但卡夫卡本人并没有倡导过什么学说,建立过 什么流派,或组织过什么文学团体,他的 “祖师爷”地位,是他的作品本身 带来的,是时间考验出来的。作者生前并没有享受到这个荣誉,因为他生前 只发表过少量的短篇小说,它们在马克斯·勃罗德于1950年编纂的卡夫卡九 卷集中,只占一卷的篇幅,而且在作者生前并没有引起多大反响。卡夫卡的 影响是在他死后,是在他的这位挚友勃罗德陆续整理出版了他的三部长篇小 说,特别是1935年第一次出版了他的六卷本的文集以后,先在法国,经过加 缪等人的宣传,很快扩大到英美,形成一股 “卡夫卡热”。各种有影响的流 派都向他攀亲结缘:从他的作品中,存在主义文学看到了追求自由存在的痛 苦;荒诞派看到自己所需要的 “反英雄”;黑色幽默派看到了讥讽意味和含 泪的笑;超现实主义看到了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和 “超肉体感觉”;表现 主义看到了梦幻幻想和直觉……等等,不一而足。到了五十年代后半,这股 热潮涌进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同时引起西方某些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文艺 评论家的重视,他们纷纷发表评论。1963年,当卡夫卡八十周年诞辰的时候, 他的故乡布拉格举行了国际性的卡夫卡讨论会,与会者主要是东欧各社会主 义国家文学界代表和西欧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家。尽管会上存在着激烈的 争论,但它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没有人能提出全盘否定卡夫卡的理由了。

  

  如今,卡夫卡的热潮仍在继续扩大,不仅卡夫卡和他的为数不多的作品成了 一门新的学科的对象,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文章和专著数以万计,而且在西方 的大学课堂里,卡夫卡也是最热门的选修课之一。现在有人认为,当代美国 文学 “没有卡夫卡是不可想象的”,卡夫卡对于二十世纪“英国浪漫派作家 起了最强烈的影响”;他是 “法国存在主义的先声”;“今天几乎没有一篇 德语的小说散文不曾以不同方式或多或少地受到过他的影响”。我们今天来 介绍卡夫卡,不是为了要赶这股 “热”,而是基于这样两个理由:首先,既 然卡夫卡与西方现代文学的关系这样密切,既然那么多的流派都与卡夫卡的 思想和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那么,不了解卡夫卡而要读懂现代的 西方文学,恐怕是有一定困难的,其次,卡夫卡是个在艺术上具有借鉴价值, 而且也有认识意义的杰出作家。因此也可以说,卡夫卡是通向西方现代文学 的 “入门书”,或者说是西方现代文学的ABC。

  

  他从文学 “外”走来 今天的卡夫卡在西方简直成了传奇式的英雄,然而在近代文学史上,恐 怕很难找得出第二个有世界声誉的作家,象卡夫卡在生前那样默默无闻。他 为人温和友善,内心却十分孤独。他把他的烦恼、抑郁、不平、痛苦……一 切的生活感受都埋藏在心底,通过认真的思考,然后用他的笔不倦地表达着。 他除了短期的养病生活,几乎一生都没有能够离开过阻碍着他的创作的普通 公务员的职务。他在私生活上也是不幸的:有过多次恋爱,甚至三次订婚, 但都因事业心的要求或家庭的阻挠而没有成婚。他在父母的家庭里也没有得 到过温暖。在大学里学了短期的语言文学后,就迫于父命转修法律,毕业后, 从1908年起,他带着博士学位在一家工伤事故保险公司供职,直到1922年 因病辞去。因为他是犹太血统,在社会上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卡夫卡是用德 语写作的作家,但他从出生到死的绝大部分年月都在布拉格度过 (最后几个 月去维也纳附近的基尔林疗养院,并在那里病殁),这个地方当时属于奥匈 帝国,它的统治者在欧洲的专制反动是很有名的,富有正义感的卡夫卡深深 感到压抑。 卡夫卡这种无权、无势的社会地位和精神上的压抑感,决定了他的基本 政治态度和思想倾向:他反对压迫和剥削,反对社会的不公,而同情下层的 劳动人民,认为“富人的奢侈是以穷人的贫困为代价的”。他同情工人运动, 同情社会主义,甚至同布拉格的某些有影响的共产党人有接触。他反对民族 沙文主义,对奥匈帝国参与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持消极态度。 卡夫卡从小爱好文学,中学年代就开始钻研戏剧,喜欢阅读易卜生、尼 采、达尔文、斯宾诺莎等人的著作。大学时期开始创作,与马克斯·勃罗德 结为知交,常参加布拉格的一些文学活动。这时期他最感兴趣的是法国小说 家福楼拜和德国戏剧家赫贝尔。就业以后他对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存在 主义哲学产生强烈共鸣,也对中国的老、庄哲学发生浓厚兴趣,这对他的思 想和创作都产生影响。 卡夫卡的创作生活是极为勤奋的。在他创作旺盛期的十二年内,其中七 年被病魔纠缠着,尽管如此,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写了不下三百万字的东西, 包括书信、日记在内。同时他的创作态度也十分严肃,他对自己的绝大多数 作品都不满意,在他晚年不止一次写信给勃罗德,带遗嘱性地要求对方把他 的所有著作“尽行焚毁”。富有眼力的作家勃罗德,早在1916年就发现了卡 夫卡作品的不寻常意义,他当然没有照他的遗愿去做,他把卡夫卡的手稿一 一加以整理出版,先后两次负责主编了卡夫卡的全集。卡夫卡的三部长篇小 说得以保存下来,首先应归功于他的这位诤友。此外,勃罗德还写了卡夫卡 传记和专论,提供了关于卡夫卡的第一手宝贵资料。 德国著名文艺批评家和文学史家汉斯·马耶尔曾与笔者谈到,在德国文 学史上, “一再冒出那么个别的人,他看起来好象与文学毫不相干。但是他 在写。他写的事物实际为读者打开了一个完全新的世界。” “这是传统中没 有过的”。因此马耶尔始终认为, “卡夫卡可以说是二十世纪德语文学中最 伟大、最独特、最有成就的作家”。

  

  他的作品的不同凡响 卡夫卡最初写了些模仿性的诗歌和短剧,都没有保留下来。他早期的作 品值得一提的是断片小说 《乡村婚事》(一译《乡村婚礼筹备》,1907)和 1912年出版的短篇集 《观察》。卡夫卡的主要成就是1912年以后写的一系 列小说,其中长篇共有三部: 《美国》、《诉讼》、《城堡》;短篇小说共 有七十八篇,其中半数以上为千字以内的“微型小说”或速写,较重要的有: 《判决》、《变形记》、 《在流放地》、《乡村医生》、《为科学院作的报 告》、 《中国长城建造时》、《猎人格拉克斯》、《饥饿艺术家》、《狗的 探索》、 《地洞》等。此外,卡夫卡还写了一篇有名的长信《致父亲》,是 研究卡夫卡的重要文献。 卡夫卡的作品需要用多种方法论,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研究。但是 西方有些学者把卡夫卡渲染得神乎其神,他们或者从宗教立场出发,或者从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着眼,避开卡夫卡作品中的社会批判这最有意义的部 分,断章取义,各取所需,从而把卡夫卡的研究引入唯心主义的迷宫。 其实卡夫卡并不神秘,他的作品既不是宗教式的神谕,也不是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的例证,而是对资本主义制度和现代人类生存境况的抗议书,社 会批判和揭示人类文明的堕落构成他的作品的中心主题。这是毋庸多言的, 卡夫卡的三部长篇小说就是最好的说明。特别是 《诉讼》与《城堡》,显然 提供了更多的让我们窥见卡夫卡的思想、艺术特色的资料。从成书的时间看, 《美国》最早,作者曾拟用《销声匿迹的人》的书名,现在的书名为勃罗德 所加。小说的主人公卡尔·罗斯曼 (卡夫卡笔下的主人公名字里往往都少不 了一个“K”字)是个十六岁的纯朴男孩,由于受一个中年女仆的引诱,被父 母驱逐到遥远的他乡——美国。在纽约码头的轮船上,卡尔为一个受人欺侮 的司炉工打抱不平,反而招来麻烦。这时突然来了一个身份为参议员的百万 富翁,声称是卡尔的舅舅,把他领到家里。但两个月后,这位 “舅舅”就借 口卡尔违犯了自己的家规,把他撵出家门。卡尔在一家客店结识了两个流浪 汉,叫罗宾孙和德拉马什,这两个家伙把卡尔看作是敲榨勒索的对象,对此 卡尔并不在乎,但当他们不尊重他母亲的相片时,他才愤然唾弃了他们。接 着卡尔很快又受到 “西方大旅社”的女总厨师的垂怜,给他找了个在旅社开 电梯的差事,但不久由于偶然擅离职守,被警察追捕,这时德拉马什突然出 现,掩护了他。于是卡尔又落入这个流氓的手里,当了他和他姘妇的仆人…… 小说没有写完。 《美国》是卡夫卡长篇小说最近似传统的现实主义的作品,读者随着主 义公的行踪,可以看到美国社会的贫富悬殊、劳资对立的情景和工人结社、 罢工游行以及资产阶级党派斗争等场面。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资本主义世 界的许多矛盾和弊病是有所认识的,他的同情是在被压迫、被剥削的下层人 民一边。小说的色调不象作者其他作品那么灰暗。作者在日记中说过,他这 部小说是 “对狄更斯的不加掩饰的模仿。”所不同的是卡夫卡对他所描写的 对象只是客观地、冷静地叙述,而不象狄更斯那样具有更鲜明的倾向性。小 说题名为 《美国》,但写的并不是特定的、具体的美国(作者从未到过这个 国家),而是卡夫卡虚构的普遍化了的资本主义世界。

  

  ① 如果说 《美国》还只是部分地具有卡夫卡的艺术特色,那么 《诉讼》 ② 则完全是 “卡夫卡”式的了。 小说的内容不象 《美国》那样具体,而更具抽象化。主人公约瑟夫·K 是一家银行的襄理,在他三十岁生日的那天早晨,突然被秘密法庭逮捕,却 不宣布他的罪状,行动仍然自由 (小说第八章有交代:这是跟刑事案件不同 之处)。法庭设在一个仓库的阁楼上。约瑟夫·K自知无罪,他不想逃路, 而只一心想把案子搞个一清二楚。为此他去向熟悉的几个女人求助,却找律 师申诉。他从律师那里得知:法院是个 “藏污纳垢”的地方,徇私舞弊、贪 污贿赂、官僚主义,种种弊病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他又去找法院的画师打听 自己的罪名。画师告诉他:“法院一经对某某人提出控诉,它就坚信这个被 告有罪,谁要消除这种信念,那真是困难万分。”约瑟夫·K鉴于律师九个 月也写不出申诉状,决定解聘他,因而遇见了律师的一个当事人 (谷物商), 他告诉约瑟夫·K,他为了弄清自己的案子折腾了二十年,不仅弄得倾家荡产, 而且人也搞得精疲力竭,而递上去的所有呈文 “全部变成了废纸”……约瑟 夫·K在一次陪外宾参观大教堂时,那里的牧师对他讲了法典上一个 “门警 的故事”,晓喻他:真理是有,但通往真理的道路障碍重重。小说的结局是, 一天夜里两个穿黑衣服的人把约瑟夫·K架走了,在一个荒废的采石场上拔 刀把他刺死——这是法院对约瑟夫·K的最后审判。 如果说小说的前半部与一般同情弱者、暴露黑暗的资产阶级文学作品区 别不大的话 (当然,艺术表现方法是迥异的),那么,在结尾部分, “卡夫 卡特点”便很明显了。约瑟夫·K作为被告,他是受害者,他被法庭抛到被 压迫的人群中来,开始品尝到那些经常在他所任职的银行大门前哀哀无告者 的酸辛;作为银行襄理,他又是个不大不小的官,是跟法庭以及无数类似的 官僚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利害关系的一员,他也曾象法庭对待他那样对待过 向他求救的人们,因而他渐渐感到自己也是一个有罪的人,理应受到正义法 庭的制裁。因此当最后两个执刑的刽子手拔刀相见时,他束手待毙,丝毫不 加抵抗。 《城堡》篇幅最大,也是未竟之作,但更具卡夫卡的特色。主人公K踏 着雪路,要去城堡——统治阶级的衙门所在地——要求当局批准他在附近村 子里安家落户。城堡就矗立在前面小山上,看起来近在咫尺,向它走去时却 象有千里之遥。他就冒称城堡的土地测量员,先进村子找个暂时落脚的地方。 城堡的长官CC伯爵人人皆知,可谁也没有见过。K就想去找有关当局的负责 人克拉姆,为此他在一家小客店勾引了克拉姆的情妇弗里达,但她也不能帮 助他达到目的。K又把希望寄托给他的房东、克拉姆的通信员巴纳巴斯。一 天巴纳巴斯给他送来克拉姆的两封信,但一看,这是从档案柜里翻出来的多 年前的旧指示。K仍不甘心,继续写信要求克拉姆接见。为了达到目的,他 甚至屈尊去当学校的门房。但后来巴纳巴斯的妹妹奥尔嘉向他透露:哥哥自 己也从未见到过主人。最后克拉姆的秘书索尔梯尼命令K立即把克拉姆的情 妇送回客店。于是K与城堡之间的一切联系的可能性都断绝了……小说写到 二十章为止。据勃罗德说,卡夫卡计划的结局是:K在弥留不,终于接到城 ① 这部小说共十七章,其中完整的有九章,各章顺序为勃罗德所编排,初版于1925 年,一译 《审判》。 ② 小说的内容不象 《美国》那样具体,而更具抽象化。主人公约瑟夫·K 是一家银行的襄理,在他三十岁 生日的那天早晨,突然被秘密法庭宣布逮捕,却不宣布他的,1967 年版,29 页。下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