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莘莘学子 第两百零四章 寻秦记 一

  长安,人类文明古都,自周朝以降,两千年的都城,缔造了古代最为璀璨辉煌的华夏历史,在它成为都城的时间里,是古代华夏最为强盛的时期。

  延绵两千年的建都期,无可比拟的地下遗存,恐怕也只有卢克索才能与之相提并论。

  唐太宗昭陵地宫早已被他探查过,和史书记载的没有太多出入,昭陵地宫内部一片狼藉,早已被温韬所盗,一代明君和他的文德皇后只剩下一副枯骨躺在几近朽塌的棺椁里,地面上还有一些残余的碳化纸屑,很显然是一些书画作品。

  遍察大唐诸帝陵,除了众所周知的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历经一千五百余年的风雨却仍然得以幸免外,他们的儿子唐睿宗李旦的桥陵也同样因为地宫入口隐藏得极好而奇迹般的逃过了一次次劫难。

  这两座格局皆为三进式的帝陵都是在大唐最为鼎盛的时期建造而成。

  地宫环境保持得极为理想,各种反盗掘措施做得异常精妙;保护措施也做得非常好,常见的积水现象得益于完善的排水系统,并未出现在地宫内。

  整个地宫内富丽堂皇,各种精美的壁画保存完好,文物品类之多、数量之丰富、质量之高,前所未有。

  什么钟繇真迹、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真迹、李治和武则天的诗文手稿、各种道家典籍和佛经、精美绝伦的丝织品、瓷器、陶器、金银器、以及各国敬献的宝物等等,琳琅满目、堆积如山,代表了有唐一代的最高艺术成就。

  慕容轩相信,他们当中的任何一座一旦发掘,绝对都是惊世级的考古大发现!

  只是国家何时对它们进行发掘,却不得而知了,连夏伯驹也无法给出一个哪怕一个含糊的答案。

  除此之外,首屈一指的自然是秦皇汉武这两位强势的铁血帝王陵寝。

  可惜,那位在未央宫剑指漠北、发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咆哮声的汉武大帝,他苦心营造的、规模宏大的陵寝就像是一座巨大的指明灯,告诉世人在他的地宫里埋藏着无尽的宝藏。

  不出所料,茂陵在历史上被盗掘多次,整个地宫内已经被盗一空,除了残破的地宫本身,几乎没有多少有价值的东西留下。

  倒是阳陵给他带来了诸多惊喜,事实证明,阳陵的发掘的确可以跻身华国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列。

  早先在对秦始皇陵的仔细探查后,却是让慕容轩大为惊奇,巨大的封土堆下面竟然没有葬入秦始皇的遗体!

  也就是说,秦始皇花费无数人力物力营造出这么一座规模巨大的皇陵竟然只是一座疑冢!

  这是一个颠覆性的发现,千古一帝竟然跟世人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封土堆下的巨大地宫完全是按照帝陵的形制营造的,整个地宫都被泥土所覆盖,大多数地方都是按照极其严苛的建造要求去完成的,只是越接近地表、回填的土显得越是匆忙和凌乱,显然与皇陵建造后期的政局动荡有关。

  探查发现,地宫内亦有大量的水银成分存在,各种防盗、反盗措施也做得非常充足,为何秦始皇会放弃将自己的真身埋在此处呢?

  想来想去,只有四个字可以解释:祭台、成仙!

  迷恋长生的秦始皇之所以不惜耗费巨大国力来营造这样的一座前无古人后可能无来者的惊世大墓,绝对不仅仅只是是为了向后人彰显自己的丰功伟绩。

  聪明如他,熟读经史,怎么会不知道“自古至今,未有不亡之国也;无有不亡之国,是无不扬之墓也”的训示?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沉迷于长生不死之术,追求得道成仙,巨大的封土堆不仅仅作为他的一个疑冢,而且更重要的功能是用来作为祭祀台,结合一种神秘的地势,最终成仙。

  只是,气吞山河的秦始皇就算是要成仙,也要做仙中的帝和王,因此有了巨大的封土堆、宏大的地宫、万千兵马俑,足以让他在仙之国度也占据统治地位。

  封土堆下是地宫,地宫里埋葬着秦始皇,这几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共识,就算慕容轩当时将自己的发现说出去,也不会有人相信。

  有人可能会说,可以派出微型机器人进入地宫啊,这不很快就能真相大白吗?

  微型机器人可以做很多事,但也不是万能的,毕竟还要受到诸多因素限制,比如说坚实异常的夯土层、严苛的地宫环境、特殊的磁场干扰等等。

  司马迁在《史记》中是这样描述秦始皇陵的:“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古代史官记事是非常严肃和严谨的,慕容轩注意到司马迁这段话里的“穿治骊山”中的“穿”字,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穿透”和“掏空”的意思,也就是说,秦始皇陵真正的地宫应该位于骊山山腹之内,这样也比较容易理解“穿三泉”的意思了。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则充分说明秦始皇陵的地宫是一个密封的超大型空间,上面是天文日月星象、下面是大秦疆域微缩景观。

  而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证明地宫内的水银是以液体形式存在的,而且容量非常庞大,水银的流动靠的是“相机灌输”,水银的密度很大,想要驱动它生生不息的流转,必须要有非常强大的驱动力!

  而要想使得驱动力足够强,就必须得有强大的驱动装置!

  所谓“相机灌输”,指的是某种驱动装置,而在电力尚未出现的古代,通常是以水力作为动力,比如水车和水磨等工具。

  但是,水车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而水磨更是直到东汉末年才出现,修造秦始皇陵的工匠们又是通过什么方法来保持水银的循环流动呢?

  而且,以封土堆下地宫深度,根本不可能具有如此大的落差势能来驱动机械装置,而地宫如果在骊山山腹深处那就另当别论了。

  “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人鱼膏究竟是什么,至今也没有一个定论,不过,它作为一种长明灯的能源却是无疑的。

  如果是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就算空间很大,如果是油脂品或者其他化学燃料,氧气很快就会被消耗一空,而在缺乏氧气的情况下,就算是“人鱼膏为烛”也显然不可能做到“度不灭者久之”。

  除非是生物荧光或者其他的非化学燃烧的照明方式,更干脆,内部拥有类似水力发电装置来提供照明。

  当然,这样的猜测只能在穿越剧中出现。

  从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来看,秦始皇陵地宫拥有一个封闭的空间是确认无疑的,而现今矗立在世人眼中两千多年的封土堆下却没有这样的空间,所以,司马迁所描述的奇景并不在封土堆下。

  《汉旧仪》曾记载了这样一段往事:在皇陵地宫挖到非常深的时候,李斯向始皇帝报告说“凿之不入,烧之不然,叩之空空,如下天状”,而秦始皇则当即表态“旁行三百丈乃止”。

  这充分说明了秦始皇地宫非常深,也非常大,以秦代的一丈约合2.25米计算,“旁行三百丈”就是675米!而这或许还只是半径,远远超出了世人的想象!

  关键是“叩之空空”的记载让慕容轩也很疑惑,李斯描述的显然是一个密封的地下空间。

  关于“凿之不入”,慕容轩的理解是挖到了硬度非常高的岩石矿脉,再也挖不下去了;“烧之不然”中,“然”与“燃”通,就是火把都没有办法燃烧起来。

  问题就来了,究竟要达到怎样的深度才能导致连火把或者油灯都烧不起来?

  要知道,一般的油烛在氧气含量降到5-6%的时候就无法继续燃烧;而木炭在氧气含量降至4%时候也会熄灭。

  正常情形下,要维持地下深处作业安全,在使用人工的情形下,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

  考虑到人工的耐受力,氧气含量降到17%时,人在工作时就会感到剧烈的心跳和喘息;氧气含量降到12-9%时,人很快就会昏迷,当氧气含量降至9%以下时,人很快就会失去知觉并迅速死亡!

  如果达到了烛火都点不着的深度,那修陵工人早都已经死翘翘了,哪里还可以保持继续施工?除非地下深处有特殊鼓风通风设备。

  而《史记》中所记载的人鱼膏又能够在地宫内实现长明,可以推测,所谓的人鱼膏应该是从一种深海荧光生物中获得的,根本不需要氧气;或者干脆就是一种照明设备。

  此外,考古钻探也发现,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只有两条墓道,这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古代礼仪等级制度森严,天子居于天下之中,号令所致,通达四极,陵寝拥有四条墓道是天经地义的,贵为皇帝的秦始皇怎么可能会采取两条墓道的形式?

  这显然不合至高无上的皇帝礼仪,这是对秦始皇的侮辱!不过,作为升仙地势的一部分,就能够说得过去。

  民间曾传说秦陵地宫在骊山里,骊山和秦陵之间还有一条地下通道,每到阴天下雨的时候,地下通道里就过“阴兵”,人欢马叫,非常热闹。也有许多考古学家根据这个传说曾做过很多考察,但却一直找不到这个传说中的地下通道。

  既然封土堆下不是真正的地宫,那它一定隐藏在骊山内,传说或许是对的,否则,以项羽对秦始皇的滔天大恨,就算陵墓营造得再坚固,也要被他挖出来挫骨扬灰的。

  或许项羽那时就已经知道这只不过是秦始皇的虚冢,真正的地宫隐藏在延绵骊山之内,暴怒的项羽只有胡乱破坏一通后将陵园建筑付之一炬,这也是封土堆下的地宫依然完好的原因。

  慕容轩带孟笑笑来,就是为了在骊山寻找蛛丝马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