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节课课堂随笔

  怎么会忘了呢?

  茫然四顾,竟发现自己丢了这等重要的东西。怅然若失——

  突然之间,醍醐灌顶。近日来深陷其中的思考,越成型越痛苦。而此刻终于澄明。

  敬畏生命。

  从口齿之中说出这四字本不是难事,可若是曾陷入思考的泥潭,当知撇开这四个字,将对人思维桎梏甚深。

  上课时,老刘举了一例按学历收取不同等级高额嫁妆的新闻并要求评论。我在笔记本上准备了三个评论点:爱情本质、对旧礼俗的曲解、以及不符合婚姻法的要求。虽然也想到了对女性的侮辱,但依旧是把思维禁锢在性别上,从根本上就丢掉了对人、对生命本身的尊重。

  把曾经放进我脑海中,一度丢掉的思想重新捡回来,当是我本节课最大的收获。

  在此之前,我自己就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默认了社会中,那些似乎是不成文的规矩,以一种卑躬屈膝的姿态去讨好它。

  我一边希望自己能够在这样的标准划分中得到更高的分数,另一面却因为违背自己的本性而感到痛苦。一面觉得“现实就是如此”,一面痛苦的悲鸣“可我就是这样啊”。在矛盾和犹豫中不知所措。

  这些外在的、附加的东西原本就是不安定的,我竟想要用这样的东西去左右我的生命。

  我感觉到一丝愤怒,对我自己的愤怒。我原本很清楚的、很明白;现在,竟把曾经厌恶的东西当成了自己人生的标杆。人世复杂艰辛,唯一能够支撑自己的本不应该是当下社会随时可变的“标准”,而是我自己,是我的生命,是我生来如此的自尊心。

  如果我曾经以为地、一切不可能改变的东西都轰然倒塌了。那我还是谁呢?会不会去接受另一套标准,成为另一个文明的信徒?

  我是一个很容易接受心理暗示的人。也可能跟我的生理性别有关,也可能没关系。在此次评论中,我把对女性的侮辱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

  我最近对女权也有一点兴趣。

  可是我又在想,是不是我对性别太过敏了?是不是因为我自身的经历,是不是源于几千年来的性别自卑感,引起我潜意识里激烈的反抗?

  除了女人,我还是人。把一切社会角色赋予我的东西全部剥除干净,我还是个人。

  我当然知道,我不可能当真撕裂生理,不可能真正脱离社会。但在反思自我时,我希望能用一种理想的状态,去审视自己。把自己剥干净了,成一个透明体。

  可如果这个透明体,本身就脆弱不堪、一团混沌呢?

  呜呼!这才是最大的痛苦。

评论